秋在第11個字的詩句
秋在第一十一個字的詩句
- 關城萬井黃河壯,臺閣三秋白露中。 -- 出自明·廖希顏·題南山卷二首
- 倚樓無限西風意,堪與千秋一斷腸。 -- 出自明·林章·登黃鶴樓作(有序)
- 黃花伴客年年雨,短鬢雕秋夜夜霜。 -- 出自明·劉麟·留別孫太初
- 御前隊子小梨園,長奉千秋萬歲歡。 -- 出自明·柳應芳·金陵竹枝詞二首
- 車筒晝夜翻江水,刀具春秋種石田。 -- 出自明·龍瑄·平樂府
- 吳花十月迎黃幄,隋柳千秋映錦帆。 -- 出自明·陸之裘·書事三首
- 似聞橋畔君平卜,漸向晴秋起杖藜。 -- 出自明·馬之駿·伏枕四首
- 俱愿清貧得長壽,萬歲千秋蒙帝恩。 -- 出自明·夢觀法師·贈杜監令安道
- 少年不作長安客,老去逢秋頭雪白。 -- 出自明·錢宰·秦淮晚泊
- 老逢離別倍傷情,一騎臨秋復遠行。 -- 出自明·任原·送舒從事還南海
- 短筇向晚云隨在,小榻逢秋月與同。 -- 出自明·邵寶·寄莊定山
- 《子夜》有情新樂府,傷秋多病送歸辭。 -- 出自明·沈宛君·秋思
- 秦山青截海門斜,萬筏凌秋疊淺沙。 -- 出自明·施漸·海上
- 公庭積夏常虛訟,弱質逢秋已制裘。 -- 出自明·施漸·病臥縣齋呈諸僚長
- 春光搖蕩江南北,淚落長秋月下歌。 -- 出自明·唐時升·和沈石田先生詠落花二首
- 微霜落葉度關河,古寺清秋掩薜蘿。 -- 出自明·唐泰·晚次雪峰寺
- 陳情此日趨靈鷲,萬歲千秋報圣君。 -- 出自明·同庵簡公·鐘山法會詩(八首)
- 蕭蕭木葉下高枝,又是深秋九日期。 -- 出自明·童軒·九日
- 門延宿鷺藤蹊細,園報高秋栗罅粗。 -- 出自明·王跂·絕句六首
- 悲寒荄王孫行未歸,春草秋更綠。 -- 出自明·王嗣經·秋吟八章(錄二)
- 南州初入便神清,步步新秋送水聲。 -- 出自明·文太青妻·初入南國(丙辰秋)
- 蓼花帶雨紅連渚,黍穗迎秋翠委波。 -- 出自明·雪廬新公·赴慧日寺途中寄繆同知(二首)
- 芙蓉花,似人面,柳眉不在秋時見。 -- 出自明·姚綬·折枝芙蓉
- 最憐楚舞情愁絕,遺恨千秋尚不磨。 -- 出自明·葉向高·歌風臺
- 暮雨漁村春溟,曉霜楓葉秋酣。 -- 出自明·葉子奇·岳陽晚興(四首)
- 恒山結秀自吾鄉,祠殿千秋起曲陽。 -- 出自明·尹耕·過曲陽謁岳廟
- 東皋過雨施長屐,南畝逢秋試短鐮。 -- 出自明·張邦奇·夏日村居(二首)
- 金羈白馬誰家醉,桂楫迎秋減芳意。 -- 出自明·張泰·采蓮曲
- 啼螀力盡月初斜,客鬢因秋半欲華。 -- 出自明·止庵法師·與董子章宿江上
- 班生萬里空投筆,漢使三秋獨泛槎。 -- 出自明·朱夢炎·和顏子中韻
- 從古農占重三白,來年有秋預可擬。 -- 出自明·朱瞻基·喜雪歌
- 寒城斂霧山俱出,老句橫秋氣亦豪。 -- 出自明·莊昶·直沽
- 我念撒手歸山去,誰管千秋與萬秋。 -- 出自清·愛新覺羅·福臨·順治歸山詩
- 迷留且作驩糟客,未是千秋冠古才。 -- 出自明·左國璣·別南塘子
- 看君兩眼明如鏡,休把春秋坐素臣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臺頭寺雨中送李邦直赴史館分韻得憶字人字兼
- 楚天千里清秋,水隨天去秋無際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水龍吟 登建康賞心亭
- 黃雞白酒,君去村社一番秋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水調歌頭 送楊民瞻
- 哀笳帶月傳聲切,早雁迎秋度影高。 -- 出自清·納蘭性德·山海關
- 道林真骨葬青霄,窣堵千秋未寂寥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北山三詠其一——寶公塔
- 塵中見月心亦閑,況是清秋仙府間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八月十五日夜桃源玩月
- 宦情羈思共凄凄,春半如秋意轉迷。 -- 出自唐·柳宗元·柳州二月榕葉落盡偶題
- 玉爐香,紅蠟淚,偏照畫堂秋思。 -- 出自唐·溫庭筠·更漏子·玉爐香
- 世事短如春夢,人情薄似秋云。 -- 出自宋·朱敦儒·西江月·世事短如春夢
- 那堪更被明月,隔墻送過秋千影。 -- 出自宋·張先·青門引/青門飲
- 只有一枝梧葉,不知多少秋聲。 -- 出自宋·張炎·清平樂·候蛩凄斷
- 百川赴海返潮易,一葉報秋歸樹難。 -- 出自唐·鮑溶·始見二毛
- 北邙山上列墳塋,萬古千秋對洛城。 -- 出自唐·沈佺期·邙山
- 襄陽古道灞陵橋,詩興與秋高。 -- 出自金·完顏仲實·朝中措·襄陽古道灞陵橋
- 遙聞漁父唱歌來,始覺中秋是今夕。 -- 出自清·查慎行·中秋夜洞庭對月歌
- 一霎荷塘過雨,明朝便是秋聲。 -- 出自清·項鴻祚·清平樂 池上納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