祖在第7個字的詩句
祖在第七個字的詩句
- 默默有句兮祖祖相傳,心心無住兮靈靈自然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
- 正偏之機轉,佛祖之道同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
- 妙明田地傳家祖,參飽叢林委子孫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森禪人持缽求頌
- 后日重來勘諸祖,阿誰鉤上赤梢鱗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送嵩上人住庵
- 力田辛苦遵吾祖,炊飯馨香飽子孫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湛禪人開田求頌
- 窮劫至今佛與祖,樓頭知是幾聲鐘。 -- 出自宋·釋智朋·夢宅
- 妙蘊豈能超佛祖,寸衷端可格天心。 -- 出自宋·釋智愚·偈頌二十一首
- 鄰家有庭柏,諸祖共相知。 -- 出自宋·釋重顯·春日懷古
- 只如百丈被馬祖一喝,因甚三日耳聾。 -- 出自宋·釋子益·偈頌七十六首
- 毒手慣曾烹佛祖,洪爐常用大鉗鎚。 -- 出自宋·釋宗杲·草堂清和尚贊
- 壽考百年作田祖,歲歲田頭管風雨。 -- 出自宋·舒岳祥·田公姥詞
- 大麥炊糍先祭祖,小麥作餅賽田神。 -- 出自宋·舒岳祥·退之謂以鳥鳴春往往為以夏鳴耳古人麥黃韻鸝
- 幼則有造,成則祖述。 -- 出自宋·宋高宗·文宣王及其弟子贊
- 壁觀無言休問祖,坐忘遺照且晞顏。 -- 出自宋·蘇頌·元豐己未三院東閣作·元豐戊午夏予尹京治陳
- 景至履佳辰,朝祖著國令。 -- 出自宋·田況·成都遨樂詩二十一首·冬至進天慶觀會太慈寺
- 即此兒孫作父祖,只應相對猶依然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題長興陳朝檜
- 精意已知通烈祖,儀文元不減圜丘。 -- 出自宋·王志道·和半庵慶成詩韻
- 匪高宗是懷,藝祖之思。 -- 出自宋·王子俊·淳熙內禪頌
- 庸不列五帝,而祖三代。 -- 出自宋·王子俊·淳熙內禪頌
- 仲方主和局忝祖,保蜀功勞不自多。 -- 出自宋·徐木潤·題忠憫公送婿邢得昭歸婺女詩后
- 祲威盛容,昭哉祖述。 -- 出自宋·學士院·紹興二十八年祀圜丘
- 合祀丘澤,登侑祖宗。 -- 出自宋·學士院·寧宗郊祀二十九首
- 敬事天地,升侑祖宗。 -- 出自宋·學士院·寧宗郊祀二十九首
- 所知余百人,宗祖慈湖麓。 -- 出自宋·楊簡·偶書
- 不死曹瞞死黃祖,殺身何補漢興衰。 -- 出自宋·于石·禰衡
- 為言西成祀田祖,飽食不驕民樂聚。 -- 出自宋·員興宗·賀雨
- 擊筑為歌嗤漢祖,舉觴隆禮視周王。 -- 出自宋·袁說友·擬詠宴群臣
- 芹宮地屬淳熙祖,蕓閣功成四世孫。 -- 出自宋·趙必象·賀黎耐交建經史閣
- 天柱直疑為竹祖,仙翁圖作子孫看。 -- 出自宋·趙善漣·仙都石筍
- 丕喃丕承,增光祖宗。 -- 出自宋·真宗·寧宗朝享三十五首
- 于穆清廟,本仁祖閏。 -- 出自宋·真宗·崇恩太后升袝十四首
- 既齊既武,爰假祖廟。 -- 出自宋·真宗·乾道別廟樂歌三首
- 鑲德穹厚,歸功祖彌。 -- 出自宋·真宗·真宗告鄉六首
- 薦號穹冥,登名祖爾。 -- 出自宋·真宗·太極觀奉冊實一首
- 個中便是真宗祖,認著依前又不中。 -- 出自宋·周無所住·玄關一竅頌
- 刀圭欲問吾仙祖,一洗塵勞萬慮空。 -- 出自宋·朱誥·朱子庵
- 龍沙駐蹕地,皇祖紀南征。 -- 出自明·多炡·龍沙
- 兩都并建始文祖,鼎命重為諸孫凝。 -- 出自明·顧清·冬至謁陵次三江送行韻
- 遐攬邊關,洪思祖烈。 -- 出自明·皇甫汸·樂府十二首(嘉靖丙寅作)
- 番陽胡公,字振祖。 -- 出自明·劉炳·義士歌
- 夜來有所夢,吾祖髧髦俱。 -- 出自明·吳鼎芳·唐嘉會妻
- 我皇神威符世祖,距脫大奸俯地取。 -- 出自明·于慎行·雙林寺歌(萬歷初,大珰馮保營葬地,造寺曰
- 正本所自隆,仁祖實啟迪。 -- 出自明·朱瞻基·祖德詩九章
- 八百要有終,彭祖非永年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問淵明
- 為酒為醴,烝畀祖妣。 -- 出自先秦·詩經·豐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