祖在第3個字的詩句
祖在第三個字的詩句
- 鑄佛祖之楷模,活叢林之氣象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禪人寫真求贊
- 塔中祖有相傳事,嶺外人元不會禪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別五祖山悅眾
- 他年祖室爭頭角,云外歸來略借看。 -- 出自宋·釋智愚·送涇禪者
- 當今祖道薄如紙,瓦缶雷鳴鬧人耳。 -- 出自宋·釋智愚·送鄱陽復道者
- 識得祖師端的意,迢迢千里扣知音。 -- 出自宋·釋智愚·送永嘉祖意禪人
- 荷佛祖慧命於將仆之際,轉凡夫於賢圣之域。 -- 出自宋·釋智遇·五祖演和尚贊
- 七佛祖師來,一室且頻掃。 -- 出自宋·釋重顯·頌一百則
- 失卻祖師禪,識得個骨董。 -- 出自宋·釋宗杲·偈頌一百六十首
- 要識祖意西林,看取村歌杜舞。 -- 出自宋·釋宗杲·偈頌一百六十首
- 透過祖師關,瞎卻頂門眼。 -- 出自宋·釋宗杲·鄭學士請贊
- 的的祖師意,明明不覆藏。 -- 出自宋·釋祖欽·偈頌一百二十三首
- 西來祖意,切忌商量。 -- 出自宋·釋祖欽·偈頌一百二十三首
- 西來祖意誰人問,老柏森森翠滿庭。 -- 出自宋·舒坦·題香山湯禪師
- 且與祖龍相頡頏,大施霖雨謾悠揚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允中·千頃云
- 空悲祖龍死,但覺鮑魚腥。 -- 出自宋·宋無·海上自之罘至成山覽秦皇漢武遺跡
- 千官祖{拔扌換車}都門外,駟馬嘶鳴潁水濱。 -- 出自宋·蘇頌·司徒侍中賈魏公挽辭二首
- 更思祖先勛,相傳清白訓。 -- 出自宋·蘇頌·累年告老恩旨未俞詔領祠宮遂還鄉闬燕間無事
- 仰法祖宗尊本始,致隆高厚罄純精。 -- 出自宋·蘇頌·皇帝初郊大禮慶成詩
- 君侯祖烈冠前世,內外貽厥真天資。 -- 出自宋·蘇籀·送滁守蔡瞻明提舉
- 道隱祖風邈,訥齋重葺新。 -- 出自宋·蘇籀·甲子歲七夕與伯業伯衍游龍井聰老出示次韻邊
- 扁舟祖餞出西陵,千里經行小作程。 -- 出自宋·孫應時·恭次家大人初抵海陵官舍元韻
- 況復祖子孫,此道同胚胎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聞劉行簡給事休致作詩寄之
- 詩參祖律品度高,飲遇故人情分久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陳長卿侍郎以玉友末利見餉并示長言已酬再求
- 果有祖師傳印在,為予試爇一爐香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香爐寺
- 英威祖豫州,非心折王敦。 -- 出自宋·許翰·艤舟大藤峽口武陵使至忽奉福唐珍牘附以古風
- 千載祖師無盡意,門前流水綠回環。 -- 出自宋·許應龍·東庵廣福禪院
- 于皇祖宗,既昭格止。 -- 出自宋·學士院·紹興二十八年祀圜丘
- 煌煌祖業,忠臣念之。 -- 出自宋·袁甫·述易述雅二與趙清臣制帥
- 庭前祖來意,誰為相依依。 -- 出自宋·張芻·題招提院靜照堂
- 行承祖宗,恤祀昭孝。 -- 出自宋·真宗·高宗郊祀前廟朝享太廟三十首
- 肅我祖考,祇栗以俟。 -- 出自宋·真宗·高宗郊祀前廟朝享太廟三十首
- 盛蜀祖宗,靈監昭升。 -- 出自宋·真宗·高宗郊祀前廟朝享太廟三十首
- 對越祖宗,式遵成宣。 -- 出自宋·真宗·紹興十四年奉上徽宗冊實三首
- 行我祖宗,既右享之。 -- 出自宋·真宗·熙寧以后享齋五首
- 于皇祖宗,清廟奕奕。 -- 出自宋·真宗·理宗朝享三首
- 未有祖慶厚,而招子孫簿。 -- 出自宋·鄭俠·示潮州吳宅三甥
- 禮罷祖師無有相,遍參老宿悟來機。 -- 出自宋·周暕·聞平湖僧紹義自嶺歸又入浙
- 紹復祖宗全達孝,感通天地契精誠。 -- 出自宋·周麟之·太廟觀之草
- 衎承祖宗,恤祀昭孝。 -- 出自宋·周麟之·太廟樂章·皇帝盥洗乾安之曲
- 從此祖風傳不泯,靈芝到處有奇華。 -- 出自宋·朱敏功·一華亭
- 為訪祖龍鞭石處,拇窠履跡定何如。 -- 出自元·陳基·游狼山寺(三首)
- 若使祖龍知勝概,豈應驅石訪蓬萊。 -- 出自元·丁鶴年·題昌國普陀寺(二首。寺在寧波府東南海島間
- 妾家祖居金華府,海道曾為上千戶。 -- 出自明·金華宋氏·題郵亭壁歌
- 欽哉祖宗業,正擬磐石固。 -- 出自明·劉溥·送駕北征
- 若問祖師意,當下無不了。 -- 出自明·秋潭舷公·簡道可法兄
- 韓信祖逖安在哉,但見長淮搖落日。 -- 出自明·蘇伯衡·送曹叔溫赴淮安幕
- 賴有祖翁家活在,不妨日午打三更。 -- 出自明·愚庵智及·次韻答夢堂法兄
- 閑將祖意問臞僧,擬踏須彌頂上行。 -- 出自明·月潭德公·答蔡五岳見訪
- 恭惟祖宗法,周悉今具存。 -- 出自明·朱瞻基·憫農詩示吏部尚書郭璉
- 或云祖龍識,詭異非偶然。 -- 出自宋·姜夔·昔游詩 其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