碑在第14個(gè)字的詩句
碑在第一十四個(gè)字的詩句
- 巖前風(fēng)葉行人耳,便是襄陽墮淚碑。 -- 出自宋·陳巖·思賢巖
- 君不見征南后來人姓杜,自喜作碑心更苦。 -- 出自宋·戴表元·題峴山圖
- 宮間軍賣偷來果,寺廢僧尋斷去碑。 -- 出自宋·戴表元·金陵贈(zèng)友
- 祖奠兼排遮道帳,影祠別寫憩棠碑。 -- 出自宋·戴栩·挽林知縣朝奉詞
- 何如一挽天河洗,卻為君刊萬古碑。 -- 出自宋·戴栩·祈雨二古跡
- 一瓣心香鄒國(guó)廟,八分手筆嶧山碑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讀太原王氏家記二首
- 堂中授講亡高座,廡下題名剩續(xù)碑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次韻感學(xué)事二首
- 身到黃龍山幾度,卻慚欠讀惠璋碑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鄱陽湯仲材以其家息庵存齋東澗三大老鄂州黃
- 蟬挾晚風(fēng)穿故閣,蝸憑宿雨蛀殘碑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州學(xué)遇劉元煇胡子游二首
- 上梁文記臨邛魏,天目洪家卻立碑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湖山堂再修僅有
- 王會(huì)周篇汲郡冢,儒生秦頌泰山碑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贈(zèng)存古楊茂盛卿
- 授者良難受者易,即此可刊遺愛碑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范文正公楷書昌黎伯夷頌平江李使君信之久藏
- 蟲文鳥篆不可識(shí),如讀岣嶁神禹碑。 -- 出自宋·方翥·仙篆石
- 西風(fēng)吹客過唐棲,袖拂塵埃讀斷碑。 -- 出自宋·傅夢(mèng)得·德清太善寺
- 我來落日在前嶺,摩挲一讀廬肇碑。 -- 出自宋·甘同叔·題昌山圣姥廟
- 至今過者望卷石,森然魄動(dòng)中興碑。 -- 出自宋·高斯得·題浯溪寺
- 自古興衰皆有數(shù),移來舊碣作新碑。 -- 出自宋·顧逢·觀移碑石有感
- 揮毫傳下千年字,貞石曾留幾處碑。 -- 出自宋·郭從義·贈(zèng)夢(mèng)英大師
- 萬折江流魚腹石,千年人立首陽碑。 -- 出自宋·胡斗南·挽文山
- 行人二月登廬嶺,點(diǎn)點(diǎn)驪珠欲灑碑。 -- 出自宋·黃端·詩一首
- □□□平成報(bào)按,重讀磨崖□字碑。 -- 出自宋·黃社庵·題浯溪二首
- 湘江東西中浯溪,云埋雨洗三吾碑。 -- 出自宋·黃彥平·句
- 好山好水占浯溪,中直磨崖一片碑。 -- 出自宋·蔣孝忠·題浯溪二首
- 山陰勝概今何在,卻有人傳定武碑。 -- 出自宋·李大異·跋游本蘭亭序
- 漢庭行曳尚書履,涇谷曾刊隱士碑。 -- 出自宋·李復(fù)·酬汾守鄭大夫
- 我作此詩揭亭上,他年墜淚如羊碑。 -- 出自宋·李覯·甘露亭詩
- 崖邊尚有堪磨處,留刻中興第二碑。 -- 出自宋·李若虛·過浯溪觀中興磨崖因成一絕
- 上起何年無信史,中更鉅變有殘碑。 -- 出自宋·李士會(huì)·長(zhǎng)樂舊縣
- 浯溪崖石與天齊,兩刻中興大業(yè)碑。 -- 出自宋·李祐孫·題浯溪
- 桐棺三寸更何疑,卻取江楓短作碑。 -- 出自宋·林光朝·哭伯兄鵲山處士蒿里曲
- 光陰未老人先老,荒草斜陽泣斷碑。 -- 出自宋·劉應(yīng)鳳·寄青山
- 寺久荒寂無足往,念有子厚彌陀碑。 -- 出自宋·劉贄·游后洞詩
- 山□猶余元氏族,溪痕幾□魯公碑。 -- 出自宋·留筠·題浯溪
- 重來故老休相問,請(qǐng)揭紗籠看舊碑。 -- 出自宋·梅詢·寄呂許公
- 六王失國(guó)四海歸,秦皇東刻南巡碑。 -- 出自宋·莫濟(jì)·次韻梁尉秦碑
- 野匠不知行客意,競(jìng)磨濃墨打頑碑。 -- 出自宋·潘檉·上龜山寺
- 風(fēng)檐落葉仍唐檜,苔壁生塵且宋碑。 -- 出自宋·丘葵·過方廣寺
- 蒼波溜雨岷峨柏,赤石封苔岣嶁碑。 -- 出自宋·丘葵·送千巖摘稿還仲仁
- 卻憐當(dāng)日題名者,不及征南辦兩碑。 -- 出自宋·石余亨·題沃洲山字巖
- 有智不爭(zhēng)三十里,千年黃絹一廳碑。 -- 出自宋·史溫·詩一首
- 一生富貴皆空夢(mèng),千古英雄只斷碑。 -- 出自宋·史文卿·偶成
- 無邊落日丹楓外,有客來看墮淚碑。 -- 出自宋·釋寶曇·題峴山圖三絕
- 兒孫個(gè)個(gè)且如許,路上行人口似碑。 -- 出自宋·釋崇岳·亮典座歸中峰庵
- 勸君不用鐫頑石,路上行人口似碑。 -- 出自宋·釋道寧·偈六十九首
- 名高不用鐫頑石,路上行人口是碑。 -- 出自宋·釋慧開·偈頌八十七首
- 惜燕常年尋故主,笑人荒冢樹穹碑。 -- 出自宋·釋善珍·借甑
- 鳥踏高枝收墜果,人耕古冢得殘碑。 -- 出自宋·釋善珍·採藥
- 渡江亦謁青山不,應(yīng)念曾公為制碑。 -- 出自宋·釋善珍·徐教下第歸
- 五千黃葉止兒啼,不異渝江碧落碑。 -- 出自宋·釋紹曇·偈頌十九首
- 不領(lǐng)韶陽提起處,且從默處認(rèn)殘碑。 -- 出自宋·釋文禮·頌古五十三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