碑在第1個字的詩句
碑在第一個字的詩句
- 碑閱唐隸遒,詩為處士歡。 -- 出自宋·程公許·過堂迂路登三學山李八百仙人道場
- 碑斷文昌須改制,臺高馬援卻逃名。 -- 出自宋·王邁·和趙倅二首
- 碑銘細讀識前人,貽后無非舊典刑。 -- 出自宋·衛宗武·和王總干韻
- 碑斷眠荒草,廓空長綠苔。 -- 出自宋·胡仲弓·廢寺
- 碑語誰非年月誤,神功自托道途傳。 -- 出自宋·董嗣杲·武康邑中劉王廟
- 碑趺蝕翠埋荒土,樓栱涂丹落廢磚。 -- 出自宋·董嗣杲·劉妃墓
- 碑存才記日,藤老豈知春。 -- 出自唐·丘丹·蕭山祗園寺
- 碑殘猶墮淚,城古自歸鴉。 -- 出自唐·羊士諤·題郡南山光福寺,寺即嚴黃門所置,時自給事
- 碑折松枯山火燒,夜臺從閉不曾朝。 -- 出自唐·熊孺登·經古墓
- 碑折誰忘康樂制,山靈表得遠公名。 -- 出自唐·黃滔·游東林寺
- 碑寒樹古神門上,管得無窮空白云。 -- 出自唐·子蘭·寄乾陵楊侍郎
- 碑古苔文疊,山晴鐘韻長。 -- 出自唐·修睦·東林寺
- 碑碣留吳滿,云山向越賒。 -- 出自元·王逢·近故(二首)
- 碑前郭帶魚龍水,木末鐘飄鷹隼風。 -- 出自近代·陳三立·雨中于北高峰下謁瞿文慎公墓
- 碑云。 -- 出自漢·蔡邕·酸棗令劉熊碑詩
- 碑如朔風嘯,哀似寒水流。 -- 出自當代·現代無名·天安門詩抄
- 碑,傲立蒼天真神威。 -- 出自當代·現代無名·天安門詩抄 仿十六字令三首
- 碑,迎送傾盆淚雨飛。 -- 出自當代·現代無名·天安門詩抄 仿十六字令三首
- 碑,刺破青天更雄偉。 -- 出自當代·現代無名·天安門詩抄 仿十六字令三首
- 碑折塔摧人不顧,不堪冥目想空山。 -- 出自宋·釋智圓·書荊溪禪師傅后二首
- 碑疾因茲生,頓覺減寢食。 -- 出自宋·釋智圓·病起自敘
- 碑倚雙崖立,溪容一葦橫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新晴
- 碑陰筆縱橫,才翁雄近世。 -- 出自宋·王铚·游東陽涵碧亭劉夢得所賦詩也明日過中興寺游
- 碑崖爛文字,驪珠混魚目。 -- 出自宋·章甫·同張季子游瑯邪
- 碑頑工費墨,草嫩綠添茸。 -- 出自宋·趙師秀·翠巖寺
- 碑荒文字古,僧老語音低。 -- 出自宋·蔡槃·游古寺
- 碑碣僧頻謁,詩囊客自編。 -- 出自宋·戴表元·次韻答寄閬風先生
- 碑古猶多埋鶴寺,田高耕遍臥牛阡。 -- 出自宋·戴表元·客京口
- 碑呈今日志,君繼古人風。 -- 出自宋·戴栩·戴君挽詞
- 碑存峴首懷羊祜,箭著浮圖恨賀蘭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挽呂襄陽
- 碑倒石屢易,文字免缺錯。 -- 出自宋·賈黯·重建羊侯祠和王原叔句
- 碑上文難讀,開山失所傳。 -- 出自宋·蔣廷玉·凈剎
- 碑端語云云,碑下冢累累。 -- 出自宋·李謹思·王以道三喪未舉
- 碑鈋祠廢榛莽中,蕭蕭只有悲風起。 -- 出自宋·李康伯·襄州太守王候復峴山羊公祠
- 碑碣更隨年月換,興亡往事向誰稽。 -- 出自宋·李士會·銀城舊縣
- 碑前更問何年月,為借容州舊使君。 -- 出自宋·林光朝·吳容州仲一挽詞
- 碑陰三百四十字,疏瘦勁麗何精奇。 -- 出自宋·劉贄·游后洞詩
- 碑珉黃閣相,詩板紫薇郎。 -- 出自宋·蘇元鼎·游齊山寺
- 碑翻蘆福雷轟碎,舟近蓬萊風勒回。 -- 出自宋·汪兼山·黃山遇雨
- 碑有行人讀,香多野客燒。 -- 出自宋·翁逢龍·曹娥廟
- 碑斷亂云封字腳,井昏落葉覆泉心。 -- 出自宋·徐集孫·智果寺觀東坡墨跡參寥泉
- 碑刊地記生前撰,甃蝕苔痕去后荒。 -- 出自宋·楊公遠·謁秋崖先生方吏部墓借斗韻
- 碑因蘚蝕無完字,址為藤迷失舊阡。 -- 出自宋·楊佐·三仙祠
- 碑文堪帳壁,薇蕨當盤蔬。 -- 出自宋·易士達·山居自道
- 碑傳吳叟畫,殿厄建炎兵。 -- 出自宋·曾極·題太平宮
- 碑陰有堅石,鐫我廬州詩。 -- 出自宋·張祁·廬州詩
- 碑板落東南,貝玉失環異。 -- 出自宋·趙汝譡·謝葉水心作先銘
- 碑圖久亦減,棟宗半欲摧。 -- 出自宋·趙汝譡·休日黃推官登臺
- 碑亭流水涸,輦路積苔深。 -- 出自元·成廷珪·登望江亭
- 碑焚斷石經時變,碗出遺金有夜偷。 -- 出自元·丁鶴年·上明州太守茶子俊(還武昌遷葬告牒而作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