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在第7個字的詩句
目在第七個字的詩句
- 荒郊不可望,極目盡傷心。 -- 出自宋·韓維·許昌道中
- 欲識番山真面目,至今東北號清虛。 -- 出自宋·方信孺·番山
- 昔人云此水,洗目最能靈。 -- 出自宋·徐照·游雁蕩山八首·大龍湫瀑布
- 欲希象山翁,此目不可肓。 -- 出自宋·包恢·送蒙齋赴召六首
- 出門聊寄雙遠目,二十四凹峰轉青。 -- 出自宋·包恢·偶成五首
- 爭知道、本來面目,風光灑灑。 -- 出自宋·葛長庚·滿江紅·豆蔻丁香
- 一官落世網,耳目皆非吾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鄭僉判取蘇黃門圖史園囿文章鼓吹之語為韻見
- 此老不知何面目,只將空手對梅花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觀梅
- 今垂四十年,眉目略可睹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祭詩
- 要識廬山真面目,一溪明月冷於冰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贈詩僧
- 認取本來真面目,瀑泉詩好未知津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次韻凈照
- 海圖裝玉軸,書目記牙簽。 -- 出自唐·姚合·和座主相公西亭秋日即事
- 稍稍聞見稀,耳目得安靜。 -- 出自唐·姚合·題金州西園九首·芭蕉屏
- 各自修完真面目,脫免三涂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煉丹砂 贈清靜散人孫不二 金蓮正宗記卷五
- 養靈根牢固取,目好回光。 -- 出自元·譚處端·武陵春 贈李道人拆字
- 停軒觀福殿,游目眺皇畿。 -- 出自元·李治·謁慈恩寺題奘法師房
- 了見元初真面目,豈羨浮華顏色。 -- 出自元·尹志平·無俗念·參差萬有
- 委移履上方,滿目但椔翳。 -- 出自明·宋濂·游涇川水西寺蕳葉八宣慰劉七都事章卞二元師
- 奔趨失繩矩,面目劇芒刺。 -- 出自明·宋濂·游涇川水西寺蕳葉八宣慰劉七都事章卞二元師
- 我時情懷惡,有目何能窺。 -- 出自明·宋濂·出門辭為蘇鵬賦
- 日出綰銅章,瞠目銷岑闃。 -- 出自明·宋濂·送劉贊府之官都昌五十韻
- 隨山轉犖確,滿目只梧楸。 -- 出自明·宋濂·憶與劉伯溫章三益葉景淵三君子同上江表五六
- 妍蚩與楛良,入目無留痕。 -- 出自明·宋濂·送方生還寧海(并序)
- 而我民艱常滿目,豈能耽靜對阇黎。 -- 出自清·乾隆·昭慶寺
- 設使廿年前面目,又何須藉爾夸為。 -- 出自清·乾隆·率題
- 炯炯一空馀子目,便便不合時宜肚。 -- 出自清·梁啟超·滿江紅 贈魏二
- 君亦已有嗣,眉目秀且佳。 -- 出自宋·蘇洵·答陳公美四首
- 風師黑虎囊,面目昏塵煙。 -- 出自宋·蘇洵·題閻立本畫水官
- 君亦已有嗣,骨目秀且佳。 -- 出自宋·蘇洵·答陳公美
- 關上羅浮間送目,浩然心意復吾真。 -- 出自宋·周敦頤·題惠州羅浮山
- 今年墮馬復病目,目病雖輕不如墮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得文敬雙塔寺和章招之不至四疊韻奉答
- 枯秭無生氣,眾目炫一時。 -- 出自宋·白珽·擊蛇笏
- 一水盈盈傷遠目,九峰(左山右雙)(左山右雙)慘愁顏。 -- 出自宋·畢田·大哀洲
- 太山當面前,瞠目不能識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程朱之學四首
- 滿縣栽花祗悅目,桑麻雨露是公真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呈縣尹
- 人間鬧蜂蝶,過目惟蹙頞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壽龍津余此溪
- 銅雀臺前閑極目,驚魂猶繞白狼山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詠史下·曹操七首
- 誰家不藏書,心目迷博約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勸考亭收文公書兼聚書
- 遂令天敘秩,有目得再睹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朱文公
- 如千手異執千目異雇元同一身,似萬派爭流百川競注皆歸一水。 -- 出自宋·釋惟一·偈頌一百三十六首
- 古來高逸士,數目幾多人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緣識
- 萬卷經文兼在目,機關絕妙有浮沈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逍遙詠
- 愿借金篦聊刮目,不容幻翳有纖萌。 -- 出自宋·楊時·和席季成游金鑾寺
- 雪意浮空迷遠目,月木疏影見秋毫。 -- 出自宋·楊時·直舍大風書事寄循道
- 平野煙浮迷遠目,晚溪潮漲失前灘。 -- 出自宋·楊時·合江亭晚眺
- 毫端吐奇芬,溢目麗紈綺。 -- 出自宋·楊時·江陵令張景常萬卷堂
- 詩編史帙一關目,姑掇余甭清冰肉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寄題雙清亭
- 客來強立痛題目,擬這萬物無一足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題永豐鄭丞梅澗
- 抬頭空仰高,瞑目誰見曉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為增城丞張元輔賦博見亭
- 朝登山巔聊放目,流尸蔽江可勝數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辛丑大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