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在第7個(gè)字的詩句
目在第七個(gè)字的詩句
- 文章九州外,科目萬人頭。 -- 出自宋·陸文圭·察罕布哈教授滿別
- 自是朝延重科目,且教主簿到文安。 -- 出自宋·陸文圭·文安縣
- 設(shè)之于楹階,十目肯注視。 -- 出自宋·呂公著·分題得癭林壺
- 晨旌幾礙觀山目,夜柝翻驚夢(mèng)月情。 -- 出自宋·馬大同·題龍?zhí)妒瘞r
- 浮航消得醉,極目水云低。 -- 出自宋·馬之純·青溪二首
- 我聞西王母,參目而虎首,物以類應(yīng)固宜爾。 -- 出自宋·牟巘五·有翅天馬圖
- 況有故交能刮目,此行端不負(fù)平生。 -- 出自宋·潘玙·送宣昭子游淮
- 宸章粲星斗,蜂目見丹青。 -- 出自宋·龐謙孺·聞虜酋被戕淮南漸平喜而作詩
- 玉堂乍到驚凡目,金鎖徐開見御書。 -- 出自宋·錢若水·禁林讌會(huì)之什
- 祗今孤秀駭眾目,半脫錦繃聳新綠。 -- 出自宋·錢時(shí)·杰侄所居之前舊無竹二月中忽出筀筍一根特立
- 認(rèn)得自空真面目,逢春葉綠到秋紅。 -- 出自宋·錢時(shí)·古楓
- 兩岸綺羅春縱目,一天星斗夜憑欄。 -- 出自宋·錢文婉·句
- 凈倚欄干清耳目,笙篁聲里落瓊瑤。 -- 出自宋·錢聞詩·漱玉亭
- 因登青紫峰,雙目肆遐騁。 -- 出自宋·錢益·青紫峰亭
- 憑高徙倚敞心目,絕壁半天橫碧玉。 -- 出自宋·石應(yīng)孫·游黃山
- 萬機(jī)旋復(fù),十方目前。 -- 出自宋·釋崇岳·偈頌一百二十三首
- 七步周行,四方目顧。 -- 出自宋·釋道寧·偈六十三首
- 目前無法,意在目前。 -- 出自宋·釋法薰·偈頌六十八首
- 剖出從前真面目,從茲佐得國風(fēng)清。 -- 出自宋·釋慧方·頌古三十八首
- 目前無法,意在目前。 -- 出自宋·釋慧開·偈頌八十七首
- 若問此峰何面目,但言瓶錫住經(jīng)冬。 -- 出自宋·釋慧空·送照上人
- 時(shí)臨孤島圖,拭目望蓬萊。 -- 出自宋·釋慧遠(yuǎn)·頌古四十五首
- 露柱未懷胎,面目卻相似。 -- 出自宋·釋慧遠(yuǎn)·禪人寫師真請(qǐng)贊
- 殆傳尊貴語,舉目隔神京。 -- 出自宋·釋可湘·偈頌一百零九首
- 目前無法,意在目前。 -- 出自宋·釋普寧·偈頌四十一首
- 親見馬簸箕,面目甚奇怪。 -- 出自宋·釋普巖·百丈大師贊
- 謂是運(yùn)庵真面目,澄潭不許臥蒼龍。 -- 出自宋·釋普巖·自贊
- 前村鴉噪斷,極目仰聯(lián)翩。 -- 出自宋·釋紹嵩·解舟
- 借路經(jīng)過無面目,因邪打正有拳頭。 -- 出自宋·釋勝·頌古七首
- 裂破古今無面目,縱橫何處有關(guān)防。 -- 出自宋·釋師體·頌古二十九首
- 終曲遂忘言,舉目送飛翰。 -- 出自宋·釋文珦·效陶四首用葛秋巖韻
- 苕溪發(fā)源自天目,一豀東之漾寒淥。 -- 出自宋·釋文珦·過苕溪
- 又聞發(fā)源自天目,懸高墜峻如建瓴。 -- 出自宋·釋文珦·苕霅歌
- 睡起日將午,耳目有清適。 -- 出自宋·釋文珦·冬日山居
- 天居曾入處,滿目舊寒苔。 -- 出自宋·釋文珦·賡李筼房韻
- 不識(shí)廬山真面目,只緣身在此山中。 -- 出自宋·釋心月·偈頌一百五十首
- 於斯立片時(shí),瞬目不揚(yáng)眉。 -- 出自宋·釋心月·偈頌一百五十首
- 者漢本來無面目,幾年向外空馳逐。 -- 出自宋·釋心月·彭檢法號(hào)仍舊
- 善會(huì)不干於耳目,豈容聲色付元靈。 -- 出自宋·釋印肅·頌古九十八首
- 若問如何道,瞪目不相顧。 -- 出自宋·釋印肅·李總干遺詩十四句師於一句之下加頌七句
- 要見本來真面目,除非直入這三門。 -- 出自宋·釋印肅·題三門
- 自是出家無眼目,只言苦行落空虛。 -- 出自宋·釋印肅·行者妙曉求頌
- 別有好思量,滿目足風(fēng)光。 -- 出自宋·釋印肅·金剛隨機(jī)無盡頌·標(biāo)經(jīng)題目
- 不識(shí)佳人真面目,空教人唱小涼州。 -- 出自宋·釋云賁·偈四首
- 分明說報(bào)知音,目炙風(fēng)吹不用尋。 -- 出自宋·釋擇崇·司空山歌
- 徹見本來人面目,名言安敢妄分疏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
- 發(fā)作殘雪之白,目帶深秋之寒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
- 發(fā)皚皚而雪山,目湛湛而秋潭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
- 古之別,今之別,目對(duì)春江倚寥泬。 -- 出自宋·釋重顯·送僧
- 空巖暖律回,極目望還普。 -- 出自宋·釋重顯·送諸方化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