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在第7個字的詩句
目在第七個字的詩句
- 明月清風開慧目。 -- 出自元·王處一·歸朝歡·四大圓光攢一簇
- 玉蕊金蓮清骨目。 -- 出自元·王處一·歸朝歡·玉姹金嬰圍繞簇
- 瑞靄祥云盈滿目。 -- 出自元·王處一·歸朝歡·無限神光常圍簇
- 暗合朝元真數目。 -- 出自元·王處一·歸朝歡·羽蓋霓旌滿空簇
- 頤養長生真面目。 -- 出自元·王處一·歸朝歡 繼古韻五首
- 對茫茫鯨海,觸目琉璃,天一色、何必搜窮密妙。 -- 出自元·王丹桂·洞仙歌 述懷
- 東南形勝地,極目鎖嵐煙。 -- 出自元·王丹桂·滿路花 贈兩山道友烏林答同監等
- 希夷甫,從來面目,返本復歸空。 -- 出自元·侯善淵·滿庭芳·祖道無修
- 湛寂冷源,常在目前。 -- 出自元·侯善淵·滿江紅·昂簪策杖
- 上下融和開慧目,躍出心珠凝結。 -- 出自元·侯善淵·酹江月
- 長空淡淡,無言目送,飛鴻千里。 -- 出自元·劉敏中·水龍吟 陽丘南逾五里,余別墅在焉。地方僅
- 有懷誰與言,注目孤鴻秋。 -- 出自元·周權·湘中
- 清愁多少,只消目送飛鴻,五弦已是心悲咽。 -- 出自元·張雨·石州慢 和黃一峰秋興
- 急須猛省開心目。 -- 出自元·牧常晁·梧桐樹·參玄人
- 止箯仰面眩眼目,光景醉人尤物最。 -- 出自近代·陳三立·琴初貞長劍丞過湖居偕往看桂花滿覺隴遂至理
- 哭泣親塵沙,面目余瘢劙。 -- 出自元·胡天游·烈女李三行
- 渴烏漸斂翼,拭目增晚碧。 -- 出自明·汪廣洋·壯游奉簡諸閣老
- 拾向書窗輝眼目,當將檠火對南城。 -- 出自宋·趙希逢·和流螢
- 絕頂試窮千里目,煙波深處是琉球。 -- 出自宋·劉鎮·浮膺山
- 手提鋼叉刺虎目,虎血濺面紅模糊。 -- 出自明·沈明臣·大樹村劉氏少婦打虎行
- 挺身登峻嶺,舉目照遙空。 -- 出自清·石達開·廣西白龍洞題壁詩
- 登高欲窮千里目,愁云低鎖衡陽路。 -- 出自明·李開先·夜奔
- 茲行協輿論,拭目俟騫翥。 -- 出自明·袁凱·送縣學生顧立夫歲貢入京
- 豈無佳麗堪娛目,別有凄涼只斷魂。 -- 出自宋·陳藻·客中書事
- 剛把窮愁作題目,哦詩不要晚年工。 -- 出自宋·陳藻·問太虛
- 近聞命良臣,拭目觀奇略。 -- 出自宋·張詠·悼蜀四十韻
- 莫疑陵谷事,即目是桑田。 -- 出自宋·釋智圓·江上作
- 楚澤云迷千里目,薊門歌斷九回腸。 -- 出自宋·劉筠·淚二首
- 非意野云遮倦目,無情空水鑒衰顏。 -- 出自宋·宋庠·初至洛陽府廨有東樓曲沼之勝時春色已過園林
- 生長在河朔,耳目熟金革。 -- 出自宋·石介·感事
- 晨興見家山,兩目如去翳。 -- 出自宋·黃庶·席上賦別南宮希元
- 仿佛故溪在吾目,濯手漱齒有余思。 -- 出自宋·黃庶·游石池潭
- 君耳舜高聽,君目舜明視。 -- 出自宋·陶弼·兵器
- 東亭攬秀者,一目萬峰巒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六日坐法華寺東廊攬秀亭
- 一笑團欒今在目,細挑燈火話蓬萊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二十九日出暗門循城至北關登舟
- 試向東風揩病目,駕天青浪麥平鋪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富陽道中早行
- 網羅歆向群言目,搜攪談遷萬古膺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賦李季章大著書樓
- 飲闌卻蕭條,舉目數千里。 -- 出自宋·孔平仲·代小子廣孫寄翁翁
- 倦游燕、風光滿目,好景良辰,誰共攜手。 -- 出自宋·王雱·倦尋芳慢/倦尋芳
- 兩屐上層樓,一目略千里。 -- 出自宋·潘大臨·句
- 萬古止此日,群目盡見之。 -- 出自宋·王铚·必明庵
- 且莫憑欄傷極目,人間秋日易西斜。 -- 出自宋·張嵲·九日三首
- 風景固不殊,舉目異山河。 -- 出自宋·張嵲·自順陽至均房道五首用陳符寶去非韻
- 一帶清川供極目,千重濁嶂伴微吟。 -- 出自宋·張嵲·初夏已晚山即事
- 野曠自然傷遠目,天高聊復送飛鴻。 -- 出自宋·張嵲·從劉待制游中梁山寺
- 往歲客閩嶺,滿目皆黃茅。 -- 出自宋·張嵲·玩所植松竹有作
- 望盡好峰仍注目,賞余幽樹更垂鞭。 -- 出自宋·張嵲·潭州道中
- 莫詠楓林傷極目,且依蘋末挹雄風。 -- 出自宋·張嵲·題永睦縣高齋
- 政恐乘高傷遠目,忽然煙霧鎖峰巒。 -- 出自宋·張嵲·永康山
- 蒼崖鎖寒色,題目分明極。 -- 出自宋·釋道璨·寒拾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