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在第7個字的詩句
目在第七個字的詩句
- 文書聊卻掃,耳目且恢張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公余野立
- 與我軍民新耳目,還他天地舊尊卑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送胡平一赴召六絕
- 想象訾家聊寓目,指顧瀛洲方策足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游曾無慍園可賦者十余處其大莫如樂山次莫如
- 陟降多德,從群目兮。 -- 出自隋·佚名·淳熙三年發皇后冊寶十三首
- 一到高堂榮采目,絕勝長道困鉤膺。 -- 出自宋·晁說之·再和
- 形穢由來慚獨目,自憐猶識佩環聲。 -- 出自宋·晁說之·還諸君唱和雪詩次韻二首
- 還曲不可數,兩目徒熒熒。 -- 出自宋·晁說之·游靈巖山寺
- 經月不讀書,閉目得自求。 -- 出自宋·晁說之·古人
- 上苑誰移根,兔目自山丘。 -- 出自宋·晁說之·宿洛川嘉槐驛其槐真可愛因思李承之待制嘗為
- 何日重來當刮目,只談風月得舒眉。 -- 出自宋·徐元杰·贈日者廬生
- □□山齋臥,□目自結□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寒食清明十首
- 此為何處所,滿目是瓊瑰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石竺山二十詠
- 得非麟角驚凡目,或是蛾眉妒冶容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迎候艮翁二首
- 即之疑槁木,面目寒巉巖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辰山道人
- 衣襟成墨色,面目帶煤塵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記雜畫·賣炭圖
- 空令同館士,極目認帆竿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餞送高大著出鎮嚴陵
- 君王不自試,耳目信人難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雜詠一百首·廉頗
- 停橈藕華中,一目千紅裳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泛西湖
- 世人重耳不重目,指似藥苗心不足。 -- 出自唐·李涉·春山三朅來
- 試欲效呵止,圜目根姓名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積雨
- 窗橫四野外,轉目可俱了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寄題威勝軍守居高明榭
- 一身萬里意,雙目九霄顧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李生畫鶴
- 歸來示家人,眾目歡且驚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謝楊侍讀惠端溪紫石硯
- 四時五變化,兩目常兼并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寄題新居羅長卿觀瀾閣蘭堂二首
- 昭融備萬象,眾目眩符彩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東宮出示和御制秋懷詩恭和二首
- 榻前屢記宣除目,川上遙憐逐逝波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平江顏侍郎挽詩
- 端方期不負耳目,詰曲誰能學跟肘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徐元敏察院頃和子中兄長篇語頗相屬今承出使
- 但記本來真面目,何須悔現宰官身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能仁監寺智超為予寫真求贊
- 誰把荒園一魚目,換將五十六珠歸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楊廷秀秘監萬花川谷中洛花甚富乃用野人韻為
- 倚檻聊舒千里目,舉頭應側萬人肩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慶元庚申華隱樓成其下明農堂新接牡丹亦盛開
- 爭奈天公無面目,滿林黃葉一番秋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謹和老人初冬寓筆十絕
- 云氣吐吞兮天目之腹,乳潭沉沉兮鴨潭煜煜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招隱三章贈李洋
- 直登黃牛堡,極目秦關昏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答及甫和
- 襟懷新雨快,面目故山癯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答駱肖秦
- 扶輿磅礴天兩目,渟蓄云氣藏風霆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次韻子有賦著圖書所
- 無乃護明珠,睡目方瞢昧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釣龍臺
- 明歲留空村,極目唯流水。 -- 出自清·吳偉業·直溪吏
- 蓮舟泛錦磧,極目眺江干。 -- 出自唐·孔德紹·賦得涉江采芙蓉
- 花林開宿霧,游目清霄極。 -- 出自唐·儲光羲·京口題崇上人山亭
- 不是散齋兼拭目,尋常未便借人看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酬將作于少監
- 竺卿何處去,觸目盡凄涼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經棲白舊院二首
- 袍新宮錦千人目,馬駿桃花一巷香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少監三首
- 焉能同泛滟,極目波上鳧。 -- 出自唐·寒山·詩三百三首
- 可憐高幡幟,極目平升斗。 -- 出自唐·寒山·詩三百三首
- 境凈萬象真,寄目皆有益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苕溪草堂自大歷三年夏新營洎秋及春…四十三
- 驅馳千萬眾,怒目瞰中原。 -- 出自宋·李華·詠史十一首
- 遏密無聞血盈目,南巡胡為淚染竹。 -- 出自宋·柳開·諷虞嬪詩
- 斜窺小鬼怒雙目,直倚越狼高半胸。 -- 出自唐·歐陽炯·題景煥畫應天寺壁天王歌
- 匼匝幾重山,縱目千萬里。 -- 出自唐·拾得·詩
- 是處有、雕闌送目。 -- 出自宋·黃裳·桂枝香·人煙一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