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在第4個字的詩句
目在第四個字的詩句
- 白趾碧目,數百瀟灑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送僧入馬頭山
- 秀眉青目樹花衣,一缽隨緣智不知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送少年禪師二首
- 牛頭努目瞋,出去始時晌。 -- 出自唐·寒山·詩三百三首
- 名因詩目見,色對道心忘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奉酬陸使君見過,各賦院中一物,得江蘺
- 始欣耳目遠,再使機慮清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讀張曲江集
- 端耳抗目,不撝不挹。 -- 出自唐·來鵠·圣政紀頌
- 方忻耳目凈,誰到翟公門。 -- 出自唐·李群玉·吾道
- 秋光滿目。 -- 出自唐·徐昌圖·河傳·秋光滿目
- 容貌常目中,長短不復疑。 -- 出自唐·于鵠·寄盧儼員外秋衣詞
- 東南極目無氛祲,不假橫戈看陣云。 -- 出自宋·楊億·歐陽使者監和州軍
- 三年送目愁鄰媛,七澤迷魂怨楚辭。 -- 出自宋·楊億·宋玉
- 清風在目前,獨我得多挹。 -- 出自宋·張舜民·李侯新齋植松竹聊為雜言
- 憑闌滿目唯芳草。 -- 出自宋·蔡伸·踏莎行·水滿青錢
- 凝淚際、目送征鴻。 -- 出自宋·蔡伸·婆羅門引·素秋向晚
- 天涯觸目傷離緒。 -- 出自宋·蔡伸·七娘子·天涯觸目傷離緒
- 但知鬼目為芝草,誰信羚羊破佛牙。 -- 出自宋·葛立方·有感
- 驪珠魚目難齊價,嫫母西施孰是妍。 -- 出自宋·葛立方·張千里以詩送邰侄銓試用其韻
- 漫令抆目朝朝望,無復揮毫字字清。 -- 出自宋·黃公度·松峰庵即席示同年
- 已將老目供秋晚,未覺豪心怯酒闌。 -- 出自宋·劉子翚·凝云堂詩次文賀州韻
- 流風在目前,著鞭要骎骎。 -- 出自宋·劉子翚·觀胡文定公手墨因求別本
- 霽光搖目。 -- 出自宋·石孝友·清平樂·霽光搖目
- 兩淮極目草芊芊,野渡灰余屋數椽。 -- 出自宋·汪元量·湖州歌九十八首
- 凌高放目,使人胸次共崔嵬。 -- 出自宋·汪元量·金人捧露盤·越山云
- 錦城滿目是煙花,處處紅樓賣酒家。 -- 出自宋·汪元量·成都
- 望云雙目眩,渴雨寸心傾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過富池題澄江閣二首
- 憑欄一目盡天涯。 -- 出自宋·曾覿·西江月·煥爛蓮燈高下
- 摩挲面目,不應長為人*。 -- 出自金·段成己·大江東去 寄衛生襲之
- 疏眉秀目。 -- 出自宋·宇文虛中·念奴嬌 歸潛志卷八按此詞,朝野遺記作張孝
- 可憐矐目舊時客,擊筑又死高漸離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易水歌
- 青山面目元不老,將軍卻笑須眉斑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題高郵何將軍老山圖
- 凡才側目飽人喂,不似畫中有神氣。 -- 出自明·徐渭·畫鷹
- 爛醉瞑目坐,滿目春風酡。 -- 出自明·楊基·季迪病目醫令止酒因作此勸之
- 望來堪目斷,上徹始心平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登金山寺
- 觀臨天目頂,家住海潮聲。 -- 出自唐·薛能·送趙道士歸天目舊山
- 魂處自目成,色授開心許。 -- 出自唐·張柬之·相和歌辭·大堤曲
- 始從天目游,復作羅浮行。 -- 出自唐·楊衡·送鄭丞之羅浮中習業
- 煙波極目已沾襟,路出東塘水更深。 -- 出自唐·劉商·送豆盧郎赴海陵
- 春風滿目還惆悵,半欲離披半未開。 -- 出自唐·郭震·惜花
- 湘川朝目斷,荊闕夕波還。 -- 出自唐·趙冬曦·酬燕公出湖見寄
- 淚添天目水,發變海頭山。 -- 出自唐·張萬頃·登天目山下作
- 欲依天目住,新自始寧移。 -- 出自唐·嚴維·贈送朱放
- 倚樓心目亂,不覺見棲鴉。 -- 出自宋·石延年·春陰
- 圖書溢目延丹禁,印綬垂腰制一方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送張龍圖赴益州
- 但忻耳目得所遇,不覺山高幾許尋。 -- 出自宋·張栻·自西園登山
- 儻無耳目蔽,庭戶即千里。 -- 出自宋·張栻·湖南使者邵公召赴行在所寓客張某敬賦以餞行
- 即今極目如云稼,曾是蝗蟲蓋地皮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喜雨口號呈陳守伯固十二首
- 重來觸目總宜詩,頗費行吟與坐思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次韻劉常甫見贈二首
- 獨思快目毗陵曉,玉襯金波妥錫山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次韻袁憲雪二首
- 初聽耳目醒,于讀毛骨寒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送李監岳二首
- 心謀耳目適,所樂壹能副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題六宜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