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在第10個字的詩句
目在第一十個字的詩句
- 堪嘆琴棋書畫,虛中悅目怡情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西江月 四物
- 回光返照,曠然攝化盈目。 -- 出自元·侯善淵·酹江月
- 視水利,敬謁祠下,少道目前之勝慨。 -- 出自元·姜彧·浣溪沙 至元十八年三月中*,太史大夫河東
- 應笑凍吟蘇老子,揩病目,認青簾。 -- 出自元·王惲·江神子 金朝遺風,冬月頭雪,令僮輩團取,
- 太行秋色,汾川雁影,極目送歸鞍。 -- 出自元·王惲·太常引 送段信卿拜河東憲司經歷
- 喜漸近稀年,從教發白,目炯雙瞳。 -- 出自元·張伯淳·木蘭花慢 壽陳介軒
- 誰解道、歲晚江空,風帆目力,橫槊賦詩江左。 -- 出自元·虞集·蘇武慢·憶昔坡仙
- 憐取遺世姿,題品屬萬目。 -- 出自近代·陳三立·游胡園觀菊
- 誰敢謂必然,蛟虬長眩目。 -- 出自近代·陳三立·初春攜家青溪
- 更擬登前峰,青郊可游目。 -- 出自明·貝瓊·早春
- 深薄警營魄,幽幻豁心目。 -- 出自明·鐘惺·九灣
- 再約娛賓曲,歌舞喧耳目。 -- 出自宋·張詠·淮西敘別
- 奪取武陵春,來悅游人目。 -- 出自宋·釋智圓·孤山種桃
- 薌火周王壽考,松階舜目聰明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用韻送夔師何侍郎以待制奉祠東歸
- 還山映平湖,未厭傷極目。 -- 出自宋·張嵲·齋祠湖上作
- 故園隔山河,桑柘猶在目。 -- 出自宋·張嵲·晨起登寺閣前山為霧覆微露山麓宛如平遠偶書
- 木杪見云生,前峰聊注目。 -- 出自宋·張嵲·六月初七日雨小止游蒲溪臨獨木橋而還
- 南來眇萬里,云嶠幾經目。 -- 出自宋·張嵲·題石井
- 蒼山黃葉中,見此欻驚目。 -- 出自宋·張嵲·野竹
- 窮探物精華,盡付詩凡目。 -- 出自宋·陳傅良·張漕行部過湘岸有作因次其韻
- 應煩倒屣迎,喜氣見眉目。 -- 出自宋·章甫·喜晴
- 門前官柳搖春風,想應目送天邊鴻。 -- 出自宋·章甫·寄題郭侯至喜堂
- 碑崖爛文字,驪珠混魚目。 -- 出自宋·章甫·同張季子游瑯邪
- 攝身上諸峰,我無千手目。 -- 出自宋·敖陶孫·杼山閣詩
- 君家九華山,山翠常在目。 -- 出自宋·劉宰·贈九華程兄
- 相期壯觀游,憑高重送目。 -- 出自宋·劉宰·章倉席上
- 黃妳最如意,開卷醒困目。 -- 出自宋·趙汝鐩·偶成
- 憶昔相逢初,一見即刮目。 -- 出自宋·陳起·哭丹池王隱君
- 千巖寄一筇,萬里付雙目。 -- 出自宋·羅與之·玉梁道中雜詠
- 賞弄情未央,矮屋礙遠目。 -- 出自宋·羅公升·夜月懷超然故臺
- 野人何所贈,金粟眩雙目。 -- 出自宋·羅公升·食新稻
- 嗜奇不憚歷磊砢,足以目故差輕便。 -- 出自宋·方鳳·三洞
- 我欲升其巔,憑高快心目。 -- 出自明·張羽·紀行十首 觀音山
- 水母總隨蝦,只為元無目。 -- 出自·馬一浮·晚鐘
- 畫圖隨行李,林囿日在目。 -- 出自宋·陳舜俞·廉溪
- 如此百馀步,始可立寓目。 -- 出自宋·陳舜俞·林屋洞
- 我來坐潭上,俯仰清耳目。 -- 出自宋·孔武仲·臥龍潭
- 池塘春色歸,波水已極目。 -- 出自宋·孔武仲·游城北李氏園池
- 破浪心期元萬里,揚帆目送已千舟。 -- 出自宋·孔武仲·次韻和張蕓老阻風見寄
- 動君青云興,賞眄不移目。 -- 出自宋·孔武仲·江晦叔見訪于興國寺見庭中修竹兩竿云竹雖不
- 琉璃非不佳,炯炯先奪目。 -- 出自宋·晁公溯·楊周輔來考試刑法同在別闈剛直士也喜為賦此
- 一去歸期不復聞,故鄉目斷會稽云。 -- 出自宋·陳必復·防風氏廟
- 君已素我心,我未一君目。 -- 出自宋·陳淳·憶李友叔皓三首
- 不厭終日看,尚可供詩目。 -- 出自宋·陳棣·惜梅
- 越山君舊游,我亦曾寄目。 -- 出自宋·陳鑒之·送陳仁叔之越
- 不有靖節篇,何以悅我目。 -- 出自宋·陳宓·和樞上人評詩
- 學從西洛來,標傍相品目。 -- 出自宋·陳天麟·題南金慎獨齋
- 況有圣賢書,可洗昏花目。 -- 出自宋·陳文蔚·和余方叔病中見寄
- 寧知太守尊,棰吏驚群目。 -- 出自宋·戴溪·送王木叔黃州教職
- 驪龍雷電威,閃光注兩目。 -- 出自宋·戴栩·送袁著作守徽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