皮在第11個字的詩句
皮在第一十一個字的詩句
- 肉芝石耳不足數(shù),醋芼魚皮真倚墻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鰒魚行
- 天下幾人學(xué)杜甫,誰得其皮與其骨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孔毅甫集古人句見贈五首
- 多情白發(fā)三千丈,無用蒼皮四十圍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宿州次韻劉涇
- 龍鱗犀甲相錯落,蒼棱白皮十抱文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海棕行
- 炎官熱屬朱冠裈,髹其肉皮通髀臀。 -- 出自唐·韓愈·陸渾山火和皇甫湜用其韻
- 但令一岳蒔橫斜,便掛竹皮為渠老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次奉少游梅韻
- 若非鶴種并龍種,定是瓜皮搭李皮。 -- 出自宋·姜夔·嘲林可山稱和靖七世孫
- 堅應(yīng)敵駿骨,文定寫虎甘皮.蟠屈愁凌剎,騰驤恐攫池。 -- 出自唐·皮日休·虎丘寺殿前有古杉一本形狀丑怪圖之不盡…三
- 光陰日夜催吾老,已作雞皮鶴發(fā)翁。 -- 出自宋·戴復(fù)古·寄朱仲是兼僉
- 田家此樂樂有余,食肉緝皮裘豈無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續(xù)永叔歸田樂秋冬二首
- 藉以綈衣便契攜,置之烏皮長拂拭。 -- 出自宋·朱翌·送硯與周宰
- 唱煞陽關(guān)留不住,桃花面皮似熱。 -- 出自宋·呂渭老·賀新郎·斜日封殘雪
- 黥王菹醢過故鄉(xiāng),仍冠竹皮相爾汝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題高皇過沛圖
- 張牙怒目,待操心、活齦人皮。 -- 出自元·丘處機·芰荷香 乞食
- 爾校傳相歡,勿闡而{左皮右丸}兮,勿{外門內(nèi)為}而{左革右干}兮,勿闓而簍{韜舀換長}靫{左革右闌}兮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修文立武頌
- 錦城外,有囀鸝音好,古柏皮蒼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沁園春·昔臥龍公
- 虛堂晝靜聞丁丁,溜雨枯皮在空谷。 -- 出自宋·曾幾·題壽樟亭
- 采將瓠葉隨宜煮,拾得榴皮信意書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次叔厚韻
- 臂橫鷹爪尖纖利,腰纏虎皮斑剝紅。 -- 出自唐·歐陽炯·題景煥畫應(yīng)天寺壁天王歌
- 鐘離春,白頭深目凹鼻唇,皮膚若煙面如塵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鐘離春·鐘離春
- 三千牝,十二閑,挽視但覺皮毛凡。 -- 出自宋·吳泳·天馬引
- 枯槎當(dāng)面結(jié)生香,外有霜皮細(xì)勻繞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賦揚州伯父海檜
- 行矣置之無足問,誰換妍皮癡骨。 -- 出自宋·陳亮·賀新郎 寄辛幼安,和見懷韻
- 挾風(fēng)上行關(guān)膈失,迸肉糜皮并為一,猶云無傷乃余疾。 -- 出自宋·葉適·醫(yī)工嘆重贈柳山人
- 笑翁底事真堪笑,面似靴皮笑未休。 -- 出自宋·鄭清之·贈育王堪笑翁
- 故鄉(xiāng)自有懊惱聲,插腰羊皮小番鼓。 -- 出自宋·周文璞·寒食曲
- 形棲枯槁元寂寞,跡寄榴皮特有余。 -- 出自宋·文及翁·次回仙韻
- 莓苔濃淡色不同,一面死皮生蠹蟲。 -- 出自唐·朱灣·題段上人院壁畫古松
- 樽中歡伯解人意,乞我桃皮杏眼紅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陪留宰游灌溪回飲縣圃六絕
- 躋攀況有承華客,如在南皮奉勝游。 -- 出自唐·徐鉉·陪王庶子游后湖涵虛閣
- 令人羨,新鮮凈潔,款款起皮*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滿庭芳·選子奇瑰
- 有油水喜上眉頭,無毛血皮都拉下,下石落井再回頭耍。 -- 出自近代·汪精衛(wèi)·世情
- 溪心印影月朦朧,樹剝霜皮一半空。 -- 出自宋·王镃·梅花三首
- 當(dāng)時我是孫行者,變個驢皮影戲人。 -- 出自當(dāng)代·啟功·乘公交車組詞
- 頭如可編須可捋,約莫留皮是渾脫。 -- 出自宋·陳杰·猛虎行
- 托根后土閱千古,黛色蒼皮天一柱。 -- 出自宋·陳元晉·上姚贛州鏞壽
- 饑民逃生不逃熱,血迸背皮流若汗。 -- 出自宋·龔宗元·六月吟
- 汙邪甌窶高下荒,草根木皮何甘苦。 -- 出自宋·李復(fù)·夔州旱
- 凡斤俗斧遠(yuǎn)遁逃,黛色蒼皮未須疏。 -- 出自宋·林憲·天臺萬年山羅漢樹
- 斧斤不貸老根株,素節(jié)蒼皮委路隅。 -- 出自宋·牟巘五·四安道中所見
- 衲僧拄杖黑癝{左粦右皮}皴,不屬陰陽別是春。 -- 出自宋·釋慧開·偈頌八十七首
- 一生討頭不見,二生骨露皮穿。 -- 出自宋·釋慧開·思大禪師贊
- 溪邊流水自西東,巖畔栗皮任堆聚。 -- 出自宋·釋慧空·送僧歸凈眾
- 金地嶺胸中丘壑,赤城山皮裹陽秋。 -- 出自宋·釋慧遠(yuǎn)·偈頌一百零二首
- 有底道趙州說禪,近在口皮邊,遠(yuǎn)過河沙國,總描邈不著。 -- 出自宋·釋如珙·趙州和尚贊
- 深深掘窖都埋了,翻鐵成皮誰識爺。 -- 出自宋·釋紹曇·又省師
- 這兩個老凍儂,頑處似牛皮,爛處如壞絮。 -- 出自宋·釋師范·偈頌一百四十一首
- 笑添面孔兩眉展,參飽肚皮三篾寬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
- 虛空說法森羅聽,不掛唇皮解舉揚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偈頌七十八首
- 未翻識浪無多子,不掛唇皮有一音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次韻真歇和尚圓覺經(jīng)頌一十四首·總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