皇在第4個字的詩句
皇在第四個字的詩句
- 驅逐鳳皇雛,百鳥不出聲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贈狄梁公十二代孫國賓
- 始號為皇帝,立語已超曠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陸子履示秦篆寶
- 常聞漢皇后,織室數來觀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和孫端叟蠶首十五首其二織室
- 山無鳳皇飛,洞有仙人跡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和曇穎師四明十題·丹山洞
- 丹闕鳳皇去,清川鴻雁回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同希深馬上口占送九舅入京成親聯句
- 肆赦通皇澤,深仁被九州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祫享觀禮二十韻
- 池頭鳳皇寒,井上梧桐老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和景彝西閣獨直
- 巍巍圣皇德所該,廟略付與何有哉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聞密賜
- 四百鸞皇羽翼成,高低輕重出權衡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依韻和梅龍圖觀小錄
- 主人鳳皇池,二客天祿閣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飲劉原甫舍人家同江鄰幾陳和叔學士觀白鷴孔
- 遁甲爰皇里,星占太乙宮。 -- 出自唐·楊炯·和輔先入昊天觀星瞻
- 匯征補皇極,戮力張道樞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送戚維戚綸之閬州亳州
- 昔事先皇叨近侍,北門西掖清華地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筵上狂歌送侍棋衣襖天使
- 苒苒秦皇墓,離離漢帝城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芳草長吟
- 許大秦皇定九州,九州才定卻歸劉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別寄一首
- 丹書紫皇告,玉篆五岳形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再次韻文潛病起
- 湖上同皇甫,樓中記獨孤。 -- 出自宋·朱翌·宣城書懷
- 去去鳳皇池上,見龜巢連葉。 -- 出自宋·趙長卿·好事近·劍水靄歡聲
- 細算來、皇都此夕,消得喧傳今古。 -- 出自宋·趙長卿·寶鼎現·囂塵盡掃
- 想見羲皇上,人人此樂同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醉中出門得風字
- 需林方皇皇,有林能不容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送趙榷院
- 回首高皇干凈土:神州依舊混華戎。 -- 出自近代·柳亞子·四月二十五日
- 力守高皇約,祈還司隸章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有感
- 陽春與皇澤,并付女夷歌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春帖子詞·皇帝閣十二首
- 何意羲皇風,吹我襟袖末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省舍晚景
- 一豫凝皇覽,千英薦瑞葩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應詔內苑牡丹三首·千葉
- 堂堂贊皇公,龍變誰可拘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感遇二十五首
- 堂堂贊皇公,委棄不與謀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感遇二十五首
- 曾嘗玉皇碧琳腴,不醉長安市上酤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齋中列酒數壺皆齊安村醪也今旦亦強飲數杯戲
- 垂慶惠皇家。 -- 出自魏晉·陸機·前緩聲歌
- 一章于皇圣世。 -- 出自魏晉·陸機·贈馮文羆遷斥丘令八章
- 猶聞漢皇怒,按劍待開邊。 -- 出自唐·馬戴·關山曲二首
- 僧室并皇宮,云門輦路同。 -- 出自唐·馬戴·題石甕寺
- 聞說先皇醉碧桃,日華浮動郁金袍。 -- 出自唐·許渾·驪山
- 人言上皇代,犬吠武陵家。 -- 出自唐·綦毋潛·若耶溪逢孔九
- 始知武皇求不死,去逐瀛洲羨門子。 -- 出自唐·李益·登天壇夜見海日
- 三十世皇都,蕭條是霸圖。 -- 出自唐·崔涂·過洛陽故城
- 憶昔明皇初御天,玉輿頻此駐神仙。 -- 出自唐·薛逢·金城宮
- 西岳鎮皇京,中峰入太清。 -- 出自唐·張說·奉和圣制途經華岳應制
- 昔遁高皇去,今從太子游。 -- 出自唐·張說·贈崔公
- 登賓玉皇家,執侍羅星嬪。 -- 出自宋·翁卷·步虛詞
- 遙望鳳皇池。 -- 出自南北·范云·古意贈王中書詩
- 幸得漢皇容直諫,憐君未遇覺人非。 -- 出自唐·崔峒·贈竇十九(時公車待詔長安)
- 認是東皇偏管顧。 -- 出自宋·毛滂·玉樓春
- 誰伴玉皇香案吏,光風霽月在闌干。 -- 出自宋·毛滂·屬者觀池檻清明泉激石立蘆叢交碧文禽并絢翛
- 憲府吾皇注意偏,君今應詔合居先。 -- 出自宋·魏野·送王太博抽赴闕
- 休道東皇誕漫退之語,到茶煙歇后,誰濁誰清。 -- 出自宋·劉辰翁·八聲甘州·甚花間
- 人物羲皇上,詩名沈謝間。 -- 出自宋·張孝祥·南歌子·人物羲皇上
- 卻捧紫皇飛詔、上蓬瀛。 -- 出自宋·張孝祥·南歌子·儉德仁諸族
- 即上虛皇香案頭。 -- 出自宋·張孝祥·丑奴兒/采桑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