百在第6個(gè)字的詩(shī)句
百在第六個(gè)字的詩(shī)句
- 屈指于今八百年,已在西來達(dá)摩前。 -- 出自宋·鮮于侁·題靈巖
- 先生著名節(jié),百世追延陵。 -- 出自宋·向旙·題吳傅朋游絲書
- 大屋沈沈馀百年,到今所閱知幾士。 -- 出自宋·蕭黯·和洪容齋鎖院作
- 發(fā)窯火以堅(jiān),百栽一二占。 -- 出自宋·謝景初·觀上林垍器
- 束身來降三百寨,所余一二猶陸梁。 -- 出自宋·邢凱·辛卯上是刑平寇歌
- 平固恃險(xiǎn)連百丈,僭擬官號(hào)熊與張。 -- 出自宋·邢凱·辛卯上是刑平寇歌
- 人生快活壽百齒,何必白日求飛升。 -- 出自宋·熊瑞·同劉子實(shí)游蕓村
- 吟得新詩(shī)三百首,卻慚籬下見黃花。 -- 出自宋·徐集孫·酬里中友人代得韻
- 力挽強(qiáng)弓數(shù)百斤,兵鋒到處策奇勛。 -- 出自宋·徐鈞·蓋延
- 豈知二千五百二十有四首,一旦俱為吾得之。 -- 出自宋·徐文卿·因放翁以劍南詩(shī)稿為贈(zèng)詠嘆之余賦短歌以謝
- 一輪懸碧漢,百里見山城。 -- 出自宋·許琮·江上對(duì)月
- 爾來迄今四百載,行人堆石不少差。 -- 出自宋·許仕叔·堆婆石
- 今冢之高過百尺,堆石亦已豈虛過。 -- 出自宋·許仕叔·堆婆石
- 重午宮衣賜百工,香羅疊雪葛含風(fēng)。 -- 出自宋·許應(yīng)龍·皇后閣端午帖子
- 迄今名字在,百世仰芳馨。 -- 出自宋·薛嵎·閑居雜興十首
- 日日虛廊步百回,吟邊時(shí)有可人來。 -- 出自宋·薛嵎·和清溪可居壁間韻
- 斗起孤峰三百尺,從今喚作小飛來。 -- 出自宋·楊長(zhǎng)孺·小飛來亭二首
- 畢子一生三百紙,樓公四句幾千春。 -- 出自宋·楊長(zhǎng)孺·跋蘭亭考
- 十七君余四百歲,夏之天下遂為商。 -- 出自宋·楊簡(jiǎn)·歷代詩(shī)·夏
- 鏡樣清潭三百尺,峰巒環(huán)繞聳蒼碧。 -- 出自宋·楊幼輿·龍?zhí)抖\雨紀(jì)事
- 深秋嚴(yán)霜下,百草不復(fù)芳。 -- 出自宋·于石·擬古
- 北山周回七百里,名著洞天非不久。 -- 出自宋·于石·答諸公游山作
- 庭前有松樹,百尺盤虬龍。 -- 出自宋·于石·庭前有松樹
- 東西相望二百里,半面未識(shí)心相知。 -- 出自宋·于石·答吳子真
- 妾家有明鏡,百煉方能成。 -- 出自宋·于石·寄意
- 一旦起樓高百尺,城高跨樓滿金碧。 -- 出自宋·余壹·重修朝宗門樓集句呈王宰
- 那知涉幻境,百歲黍一炊。 -- 出自宋·虞億·中秋同諸子九曲泛月
- 惟馀拱把木,百尺環(huán)道周。 -- 出自宋·喻良能·鵝湖寺
- 仙李盤根幾百秋,我公勛業(yè)比伊周。 -- 出自宋·喻良能·安撫大資李參政生辰
- 春陰將近一百六,絮擘晴云新雨足。 -- 出自宋·喻良能·丙午仲春西湖舟中作
- 八秩總開三百歲,璽天風(fēng)味此時(shí)同。 -- 出自宋·喻良能·二月二十八日周提宮葉致政樓司理過訪錦園
- 須知兩地?zé)o百里,不用陽關(guān)腸斷聽。 -- 出自宋·喻良能·次韻送季直弟入越
- 地總?cè)}控百蠻,政成治最二年間。 -- 出自宋·喻良能·送師相陳大觀文
- 劇繁號(hào)難理,百令無一健。 -- 出自宋·喻良能·送晏伯安
- 敬讀新編二百首,凜然風(fēng)采照隆興。 -- 出自宋·喻良能·讀侍御去國(guó)集次韻卷首赴召
- 聊種寒花一百本,要伴此君秋后看。 -- 出自宋·喻良能·種菊
- 高廣幾何許,百夫可回環(huán)。 -- 出自宋·元?jiǎng)住れ`巖
- 對(duì)之使我銷百憂。 -- 出自宋·員興宗·哭友人故校書王君夷仲
- 生涯惟一枕,百慮不關(guān)身。 -- 出自宋·袁說友·偶成
- 七日崎嶇三百里,倡條冶葉故相隨。 -- 出自宋·袁說友·梨花
- 賢者以道游,百游不一愆。 -- 出自宋·袁說友·至游堂二首
- 尋幽并湖山,百計(jì)一未全。 -- 出自宋·袁說友·至游堂二首
- 仙官五千九百到,我亦悠然立于獨(dú)。 -- 出自宋·袁說友·登嘉州萬景樓
- 未辦輕舟行百里,也須踏腳法華山。 -- 出自宋·袁說友·和康叔探梅韻三首
- 頗憶橫塘溪,百計(jì)無余營(yíng)。 -- 出自宋·袁說友·和梁飾甫通判招飲林子長(zhǎng)溪堂韻
- 庶幾亢吾宗,百世傳儒素。 -- 出自宋·袁說友·過袁村
- 往往從容間,百篇惟新詩(shī)。 -- 出自宋·袁說友·李兼濟(jì)分教江陰
- 千重云夭矯,百態(tài)玉崚嶒。 -- 出自宋·袁說友·卞山石林
- 群夫山下蟻,百丈風(fēng)中箏。 -- 出自宋·袁說友·過新灘百里小駐峽州城
- 功行世間千百億,諸天更辦筆如椽。 -- 出自宋·袁說友·胡元邁編呂仙翁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