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在第9個字的詩句
白在第九個字的詩句
- 深紅淺紫従爭發,雪白鵝黃也斗開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荊公韻四絕
- )夢繞吳山卻月廊,白梅盧橘覺猶香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七年九月自廣陵召還復館于浴室東堂八年六月
- 恨我無佳句,時蒙致白醪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張安道讀杜詩
- 門前遠行客,青衫流白汗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送孫著作赴考城兼寄錢醇老李邦直二君于孫處
- 坐令一都會,男女禮白足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贈上天竺辯才師
- 我來叩石戶,飛鼠翻白鴉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和孫同年卞山龍洞禱晴
- 粉紅石首仍無骨,雪白河豚不藥人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戲作鮰魚一絕
- 忘懷紫翠間,相與到白首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吳子野將出家贈以扇山枕屏
- 玉腕揎紅袖,金樽瀉白醅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謝郡人田賀二生獻花
- )傷心清潁尾,已伴白鷗沒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送歐陽推官赴華州監酒
- 同時幾人在,豈敢怨白髭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送王竦朝散赴闕
- 淥凈堂前竹,秋期赴白云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北山廣智大師,回自都下,過期而歸,時率開
- 仙子去無蹤,故山遺白鹿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仙都山鹿
- 歸夢先寒食,兒啼到白須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思成堂
- 珍重繡衣直指,遠煩白絹斜封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馬子約送茶作六言謝之
- 澗底束荊薪,歸來煮白石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寄鄧道士(并引)
- 秋而載嘗,夏而楅衡,白牡骍剛。 -- 出自先秦·詩經·閟宮
- 千古同惜長沙傅,空白汨羅步塵埃。 -- 出自·毛澤東·七律·詠賈誼
- 君不見青海頭,古來白骨無人收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兵車行
- 夜深經戰場,寒月照白骨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北征
- 人間好少年,不必須白晰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送李校書二十六韻
- 空外一鷙鳥,河間雙白鷗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獨立
- 若人可數見,慰我垂白泣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送率府程錄還鄉
- 君不見左輔白沙如白水,繚以周墻百馀里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沙苑行
- 杜曲晚耆舊,四郊多白楊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壯游
- 世事已黃發,殘生隨白鷗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去蜀
- 帳殿羅玄冕,轅門照白袍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喜聞官軍已臨賊境二十韻
- 男兒生無所成頭皓白,牙齒欲落真可惜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莫相疑行
- 涕泗不能收,哭君余白頭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重題
- 老罷知明鏡,悲來望白云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懷舊
- 奔峭背赤甲,斷崖當白鹽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入宅三首(大歷二年春,甫自西閣遷赤甲)
- 不忍殺無辜,所以分白黑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兩當縣吳十侍御江上宅
- 晚年務置醴,門引申白賓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八哀詩·贈太子太師汝陽郡王琎
- 公主歌黃鵠,君王指白日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留花門
- 閣道通丹地,江潭隱白蘋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奉送嚴公入朝十韻
- 結束多紅粉,歡娛恨白頭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陪王使君晦日泛江就黃家亭子二首
- 聞君話我為官在,頭白昏昏只醉眠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因許八奉寄江寧旻上人
- 徐步移班杖,看山仰白頭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曉望白帝城鹽山
- 清晨飯其腹,持斧入白谷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課伐木
- 城中賢府主,處貴如白屋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課伐木
- 秋菰成黑米,精鑿傳白粲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行官張望補稻畦水歸
- 近發看烏帽,催莼煮白魚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漢州王大錄事宅作
- 不道含香賤,其如鑷白休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西閣二首
- 蕩蕩萬斛船,影若揚白虹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三韻三篇
- 開襟仰內弟,執熱露白頭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毒熱寄簡崔評事十六弟
- 君山可避暑,況足采白蘋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寄薛三郎中(據)
- 陰散陳倉北,晴熏太白巔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寄岳州賈司馬六丈、巴州嚴八使君兩閣老五十韻
- 云氣生虛壁,江聲走白沙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禹廟(此忠州臨江縣禹祠也)
- 蛟室圍青草,龍堆擁白沙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舟泛洞庭(一作過洞庭湖)
- 誰似先生高舉,一行白鷺青天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清平樂·溪回沙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