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在第8個字的詩句
白在第八個字的詩句
- 崆峒黯淡碧琉璃,白云吞吐紅蓮閣。 -- 出自唐·王建·題臺州隱靜寺
- 不剃頭多日,禪來白發長。 -- 出自唐·王建·題法云禪院僧
- 雪縷青山脈,云生白鶴毛。 -- 出自唐·王建·隱者居
- 夜深宮殿門不鎖,白露滿山山葉墮。 -- 出自唐·王建·相和歌辭·烏棲曲
- 樓上鳳凰飛去后,白云紅葉屬山雞。 -- 出自唐·王建·九仙公主舊莊
- 從軍秣馬十三年,白發營中聽早蟬。 -- 出自唐·王建·別楊校書
- 夾城門向野田開,白鹿非時出洞來。 -- 出自唐·王建·外按
- 新鷹初放兔猶肥,白日君王在內稀。 -- 出自唐·張籍·宮詞
- 入陂草多牛散行,白犢時向蘆中鳴。 -- 出自唐·張籍·牧童詞
- 天寒山路石斷裂,白日不銷帳上雪。 -- 出自唐·張籍·塞下曲
- 為郎凡幾歲,已見白髭須。 -- 出自唐·張籍·和左司元郎中秋居十首
- 寄知騎省客,長向白云閑。 -- 出自唐·張籍·和盧常侍寄華山鄭隱者
- 夜月紅柑樹,秋風白藕花。 -- 出自唐·張籍·送從弟戴玄往蘇州
- 江深青草岸,花滿白云城。 -- 出自唐·張籍·寒食書事二首
- 歌舞梁州女,歸時白發生。 -- 出自唐·張籍·舊宮人
- 請君膝上琴,彈我白頭吟。 -- 出自唐·張籍·相和歌辭·白頭吟
- 吳興耆舊盡,空見白蘋洲。 -- 出自唐·張籍·霅溪西亭晚望
- 丘陵今一變,無復白云謠。 -- 出自唐·張籍·莊陵挽歌詞三首
- 手持未染彩,繡為白芙蓉。 -- 出自唐·孟郊·古意
- 宛宛青絲線,纖纖白玉鉤。 -- 出自唐·孟郊·古意
- 曠然青霞抱,永矣白云適。 -- 出自唐·孟郊·游韋七洞庭別業
- 一別一回老,志士白發早。 -- 出自唐·孟郊·怨別
- 獨自奮異骨,將騎白角翔。 -- 出自唐·孟郊·答盧仝
- 愿邀玄夜月,出視白日蹤。 -- 出自唐·孟郊·遠愁曲
- 誰言柳太守,空有白蘋吟。 -- 出自唐·孟郊·汝州南潭陪陸中丞公宴
- 空令骨肉情,哭得白日昏。 -- 出自唐·孟郊·悼吳興湯衡評事
- 愁與發相形,一愁白數莖。 -- 出自唐·孟郊·自嘆
- 一閉黃蒿門,不聞白日事。 -- 出自唐·孟郊·悼幼子
- 村肩籃輿子,野坐白發官。 -- 出自唐·孟郊·堯歌
- 曾依青桂鄰,學得白雪弦。 -- 出自唐·孟郊·贈城郭道士
- 徒懷青云價,忽至白發年。 -- 出自唐·孟郊·送魏端公入朝
- 襄陽青山郭,漢江白銅堤。 -- 出自唐·孟郊·獻襄陽于大夫
- 平生江海意,惟共白鷗同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禪智寺上方懷演和尚,寺即和尚所創
- 事直皇天在,歸遲白發生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新安奉送穆諭德歸朝,賦得行字
- 閉門湖水畔,自與白鷗親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題大理黃主簿湖上高齋
- 老得滄州趣,春傷白首情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送鄭說之歙州謁薛侍郎
- 偶乘青雀舫,還在白鷗群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秋日夏口涉漢陽,獻李相公
- 沈鉤垂餌不在得,白首滄浪空自知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贈湘南漁父
- 薦枕青蛾艷,鳴鞭白馬驕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雜曲歌辭·少年行
- 勸耕滄海畔,聽訟白云中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送齊郎中典括州
- 向郭青山送,臨池白鳥看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過鄔三湖上書齋
- 此去播遷明主意,白云何事欲相留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將赴嶺外,留題蕭寺遠公院(寺即梁朝蕭內史
- 懶從華發亂,閑任白云多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對酒寄嚴維
- 蒼梧萬里路,空見白云來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送裴二十端公使嶺南
- 劍共丹誠在,書隨白發歸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送馬秀才移家京洛便赴舉
- 小邑滄洲吏,新年白首翁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海鹽官舍早春
- 香隨青靄散,鐘過白云來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自道林寺西入石路至麓山寺,過法崇禪師故居
- 青春衣繡共稱宜,白首垂絲恨不遺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謫官后臥病官舍,簡賀蘭侍郎(一作貶睦州祖
- 律變滄江外,年加白發中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歲日作
- 青陽振蟄初頒歷,白首銜冤欲問天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歲日見新歷,因寄都官裴郎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