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在第4個字的詩句
白在第四個字的詩句
- 滯頑堪白屋,攀附亦周行。 -- 出自唐·杜牧·奉和門下相公送西川相公兼領(lǐng)相印出鎮(zhèn)全蜀詩
- 重游鬢白事皆改,唯見東流春水平。 -- 出自唐·杜牧·自宣州赴官入京路逢裴坦判官歸宣州因題贈
- 蒹葭露白蓮塘淺,砧杵夜清河漢涼。 -- 出自唐·杜牧·秋夜與友人宿
- 青春辭白日,幽壤作黃埃。 -- 出自唐·杜牧·忍死留別獻鹽鐵裴相公二十叔
- 紅顏成白發(fā),極品何為。 -- 出自宋·柳永·看花回·屈指勞生百歲期
- 慊慊下白屋,吐握不可失。 -- 出自魏晉·曹操·善哉行 其三
- 精色內(nèi)白,類任道兮。 -- 出自先秦·屈原·九章之八 橘頌
- 只今掊白草,何日驀青山? -- 出自唐·李賀·馬詩二十三首
- 將軍馳白馬,豪彥騁雄材。 -- 出自唐·李賀·送秦光祿北征
- 塞長連白空,遙見漢旗紅。 -- 出自唐·李賀·平城下
- 蕭騷浪白云差池,黃粉油衫寄郎主。 -- 出自唐·李賀·江樓曲
- 青袍度白馬,草簡奏東闕。 -- 出自唐·李賀·秋涼詩,寄正字十二兄
- 朔客騎白馬,劍弝懸蘭纓。 -- 出自唐·李賀·申胡子觱篥歌
- 走天呵白鹿,游水鞭錦鱗。 -- 出自唐·李賀·蘭香神女廟(三月中作)
- 尋常飛白幾,寂寞暗塵浮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仁宗皇帝挽辭四首
- 念昔太白巔,下視海日暹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和平甫舟中望九華山二首
- 浮云堆白玉,落日瀉黃金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次韻唐公三首其一——東陽道中
- 寒暄慰白首,我弟才將冠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送喬執(zhí)中秀才歸高郵
- 山川散白日,草木共青春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同應(yīng)之登大宋陂
- 素衣吳白紵,盡化洛陽塵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同應(yīng)之登大宋陂
- 清波映白日,擺尾揚其須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要望之過我廬
- 高堂已白發(fā),愛日負明義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愛日
- 持來當白日,光彩不為匿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七星硯
- 我無丹白知如夢,人有朱銳見即愁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酴醾金沙二花合發(fā)
- 從衰得白自天機,未怪長青與愿違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代白發(fā)答
- 楊花飛白雪,枝裊綠煙斜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東門
- 殷懃將白發(fā),下馬照青溪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秣陵道中口占二首
- 遠心寄白日,華發(fā)回青春。 -- 出自唐·孟浩然·尋裴處士
- 二毛催白發(fā),百鎰罄黃金。 -- 出自唐·孟浩然·秦中苦雨思歸,贈袁左丞、賀侍郎
- 庭蕪生白露,歲候感遐心。 -- 出自唐·張九齡·在郡秋懷二首
- 桃紅李白皆夸好,須得垂楊相發(fā)揮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楊柳枝
- 陰風(fēng)獵白草,旗槊光參差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和董庶中古散調(diào)詞贈尹果毅
- 徒令雙白鶴,五里自翩翻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和浙西李大夫伊川卜居
- 威生奉白簡,道勝外華簪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和武中丞秋日寄懷簡諸僚故
- 驛門臨白草,縣道入黃花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送趙中丞自司金郎轉(zhuǎn)官參山南令狐仆射幕府
- 都上禮白足,施者散金錢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海門潮別浩初師
- 相知盡白首,清景復(fù)追游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新秋對月寄樂天
- 則看那白楊村里人嗚咽,青楓林下鬼吟哦,更兼著連天衰草遮墳?zāi)埂? -- 出自清·曹雪芹·紅樓夢十二曲——虛花悟
- 四角礙白日,七層摩蒼穹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與高適薛據(jù)同登慈恩寺浮圖
- 長風(fēng)吹白茅,野火燒枯桑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至大梁卻寄匡城主人
- 醉眼輕白發(fā),春夢渡黃河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閿鄉(xiāng)送上官秀才歸關(guān)西別業(yè)
- 田中開白室,林下閉玄關(guān)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丘中春臥寄王子
- 縣中饒白鳥,郭外是黃河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送崔主簿赴夏陽
- 吹笛驚白鷺,垂竿跳紫鱗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與鄠縣源少府泛渼陂(得人字)
- 天資潔白已為累,物性拘囚盡無益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白兔
- 頹冠各白發(fā),舉酒無蒨袖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憶山示圣俞
- 風(fēng)高月白最宜夜,一片瑩凈鋪瓊田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滄浪亭
- 主人今白發(fā),把酒無翠眉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和梅龍圖公儀謝鷴
- 晴香滋白露,翠色弄清漪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荷葉
- 上人知白何為者,年少力壯逃浮屠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聽平戎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