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在第3個字的詩句
白在第三個字的詩句
- 此中白發愁,餉與秋風客。 -- 出自宋·孫嵩·秋懷五首
- 西家白馬知曳練,東家赤馬如驅電。 -- 出自宋·孫巖·德驥篇
- 門前白水映青山,草滿荒庭書掩關。 -- 出自宋·孫應時·秋日遣興
- 倦行白雨翠云中,投宿禪房聽曉鐘。 -- 出自宋·孫應時·和景孟宿山中
- 鷗鷺白蘋渚,年羊黃葉村。 -- 出自宋·孫應時·武擔山感事
- 光寒白虹下,勢劇天河覆。 -- 出自宋·孫應時·游靈巖觀瀑布
- 黃葉白蘋渚,清風明月樓。 -- 出自宋·孫應時·秋日書懷
- 堂堂白日在,擾擾浮云散。 -- 出自宋·孫應時·和甲辱秋夜讀書有感韻
- 牢盤白雪是丹媒,解活民生富國財。 -- 出自宋·唐士恥·上余倅生辰唐律十章
- 上有白鶴駕,聊與時人期。 -- 出自宋·唐仲友·元應善利真人祠
- 鑷殘白發愁無跡,割盡黃云酒有材。 -- 出自宋·陶夢桂·即事
- 清泉白石故依然,俚語當時已浪傳。 -- 出自宋·陶夢桂·追次前韻
- 浮我白玉醪,色香相媚好。 -- 出自宋·滕岑·和陶淵明飲酒詩
- 紫樞白簡家聲在,黃卷青燈生事微。 -- 出自宋·滕岑·寄友人王晉老
- 否則白腳差,又有丁戶單。 -- 出自宋·汪師旦·義役
- 江陵白魚如斫玉,掛席獨去風日寒。 -- 出自宋·汪涯·江行
- 手持白羽扇,笑坐青崖巔。 -- 出自宋·汪炎昶·書興四首
- 難懷白壁歸秦國,尚喜烏嘷屬楚人。 -- 出自宋·汪炎昶·晦庵先生遺墨
- 疑含白龍堆外怨,恨不黃鶴樓中聽。 -- 出自宋·汪炎昶·聞笛
- 倚檻白雪供醉望,搘筇黃葉落吟身。 -- 出自宋·王操·上李昉相公
- 風吹白日漫山去,老卻郎時懊殺人。 -- 出自宋·王道父·夜臥舟中聞有唱山歌者倚其聲作二首
- 沉煙白鳥晴沙際,飄帶青山夕照中。 -- 出自宋·王鑾·贈胡侍郎榮歸
- 不遣白衣持酒至,共將烏帽入風吹。 -- 出自宋·王阮·九日陪金市諸友登高陽山二首
- 二年白玉堂,揮翰供貼子。 -- 出自宋·王世則·高巖立春日
- 一聲白雁度江潮,便覺金陵王氣銷。 -- 出自宋·王思謙·題壽陽梅妝圖
- 市藏白水風煙外,路入高林紫翠間。 -- 出自宋·王遂·敬亭山檢受御書
- 愿垂白日影,照我蔀屋下。 -- 出自宋·王汶·寄韓澗泉三首
- 沙翹白鷺非真靜,竹映繁梅奈苦寒。 -- 出自宋·王嵒·殘冬客次資陽江
- 但期白黑得歸處,一枰勝負吾無求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陳道士年十三骨氣有異弈棋得妙處鮮能對者推
- 異時白骨滿城郭,此時子笑何人前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大笑鳥
- 黃門白首郎,上疏稱乞骸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聞劉行簡給事休致作詩寄之
- 黃章白叟息愁嘆,自言重見風俗淳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贈向揚州
- 云中白鶴塔千尋,為眾同南古到今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留贈道場老慧苦眼疾
- 長眉白黑歸宗眼,苦口因緣黃蘗心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留贈道場老慧苦眼疾
- 條要白黑分明路,苦被旁觀指是非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和方丞觀棋詩兼戲戎琳二僧
- 老知白發愧花林,望絕華筵繼書陰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和周秀實用前韻
- 須憐白發親今晚,莫恃朱顏氣有馀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送猶子之官武昌
- 半簪白發無拘束,不用黃精自掃除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與鄭侍郎
- 廩人白粟長相續,官簿青錢不用求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送章明章善解官奉親還吳中二首
- 黃花白酒且今夕,驚風晚日催雙翰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同劉仲忱舍人先生鄭武子餞伯氏賦兩篇得圣歡
- 黃魚白酒江頭市,綠竹青蒲隱士居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子楚寄吏報章復用前韻再寄篇
- 西風白楊路,哀猿號崇岡。 -- 出自宋·王應麟·鱉山
- 粼粼白水身疇滿,省卻年時灌慨勞。 -- 出自宋·王志道·僑寄山居霍然幾月凡見之於目聞之於耳者輒綴
- 如今白玉樓,聞道紫陽老子在其上,手摶日月安星辰,為玉皇作典謨。 -- 出自宋·魏麟一·天游峰
- 老來白來漸欲近,興到青山相與新。 -- 出自宋·翁蒙之·華勝寺題壁
- 高潔白云長作侶,幽間明月每為親。 -- 出自宋·烏允卿·寧國院
- 誰梳白玉窗,中有浮云度。 -- 出自宋·吳沆·臨高臺三首
- 靜中白日長,玉宇清風賒。 -- 出自宋·吳居厚·與部使同游司空山
- 青蘋白鷺漁家屋,幾幅輕綃畫得成。 -- 出自宋·吳居厚·九曲亭
- 長哦白雪明光宮,眾泉涌此萬卷胸。 -- 出自宋·吳可·戲作冷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