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在第3個(gè)字的詩句
白在第三個(gè)字的詩句
- 遼東白鶴歸,城郭固無恙。 -- 出自宋·劉宰·挽齊齋倪尚書
- 舍西白鳥湛清流,舍東古木鳴蟬稠。 -- 出自宋·劉宰·再韻謝和章之辱
- 歌成白雪傅新唱,帆飽西風(fēng)趣去程。 -- 出自宋·劉宰·和傅侍郎鹿鳴宴韻二首
- 山際白云云際月,子規(guī)聲在白云中。 -- 出自宋·戴昺·夜過鑒湖
- 卻憐白首河西尉,枉作蓬萊獻(xiàn)賦人。 -- 出自宋·樂雷發(fā)·讀李群玉集
- 長歌白石草廬深,今抱園絲就賞音。 -- 出自宋·樂雷發(fā)·喜李景魏就熊伯巖縣尉招
- 坐銷白晝盡,狐兔睨其旁。 -- 出自宋·劉黻·和此陽先生感興詩二十首
- 誰新白屋當(dāng)靈鷲,倚漢橫霓幾棟梁。 -- 出自宋·劉黻·餞潘吳二察院去國五首
- 蕭蕭白日金仙居,東西求仲時(shí)從之。 -- 出自宋·劉黻·和酬張梅野
- 閒思白日同天樂,每向清宵坐月明。 -- 出自宋·劉黻·四十吟三首
- 漏欺白屋添苔暈,澤濁青林長樹身。 -- 出自宋·劉黻·雨中和酬賈君寶
- 總總白云保處是,夜寒結(jié)夢但東歸。 -- 出自宋·劉黻·賦望云寮
- 粲此白玉英,瑟彼清廟瓚。 -- 出自宋·劉黻·六友詩寄林景云留壽國林道初俞季淵·清友
- 江有白鷗閒似我,地惟蒼蘚懶於僧。 -- 出自宋·劉黻·和帚齋見寄
- 冥冥白霧深,誰臥隆中廬。 -- 出自宋·劉黻·同俞季淵訪王修齋遇雨次季淵韻
- 自憐白發(fā)成何事,說與啼鶯未必知。 -- 出自宋·葛起耕·春懷
- 月壇白云洞,遺址空依然。 -- 出自宋·羅與之·玉梁道中雜詠
- 因栽白匾豆,欲當(dāng)紫團(tuán)參。 -- 出自宋·葛天民·收白匾豆因得二首
- 亦有白衣雙白玉,不孤黃菊萬黃金。 -- 出自宋·許月卿·寄顧次岳五首
- 坐看白云棲斷處,支郎酒老臘前篘。 -- 出自宋·許月卿·六月雨十一首
- 羨子白劉從綠野,顧予雞犬愧旌陽。 -- 出自宋·許月卿·送孫山長謁皮參政
- 青天白日正亭午,歸去彈琴鶴對舞。 -- 出自宋·許月卿·涉世
- 大圭白璧男兒事,小酌青燈兄弟情。 -- 出自宋·許月卿·用名世弟韻
- 荒郊白骨臥枯莎,有鬼銜冤苦奈何。 -- 出自宋·彭秋宇·聞鬼
- 黃醪白釀供吟詠,野史稗官漫是非。 -- 出自宋·方鳳·寄梁隆吉
- 青云白霓五色霞,笑畫敗絮留丹鉛。 -- 出自宋·方鳳·三洞
- 玉兔白蛙身不老,水銀一臼結(jié)玄霜。 -- 出自宋·王镃·游仙詞三十三首
- 山近白云歸古殿,風(fēng)高黃葉響空廊。 -- 出自宋·王镃·宿香嚴(yán)院
- 焉知白首余,遠(yuǎn)訪滄波間。 -- 出自宋·林景熙·簡衛(wèi)山齊
- 有時(shí)白戰(zhàn)風(fēng)騷場,小巫見之縮雙股。 -- 出自宋·林景熙·餞盛影則教授
- 荒磯白鳥無離愁,明月清風(fēng)滿幽抱。 -- 出自宋·林景熙·柳下漁次韻
- 一川白鳥自來去,千古青冊無是非。 -- 出自宋·林景熙·東山渡次胡汲古韻
- 十年白石煮不紅,安得四方如云龍。 -- 出自宋·林景熙·贈玉泉真士
- 曉來白發(fā)稀可數(shù),多少朱顏化黃土。 -- 出自宋·林景熙·青感
- 計(jì)疏白璧孤臣去,淚落烏江后騎追。 -- 出自宋·林景熙·項(xiàng)羽里
- 山中白云如白衣,片片飛落春風(fēng)影。 -- 出自明·張羽·畫云山歌
- 家住白云深,好山青對門。 -- 出自明·張羽·隱者山房
- 人間白日靜,鳥鳴高枕余。 -- 出自明·張羽·春晝
- 一入白云去,相思秋雨余。 -- 出自明·張羽·寄中竺泐季潭
- 織成白灊勝白絲,恰稱吳娃冰雪肌。 -- 出自明·張羽·吳宮白灊辭
- 枝上白云吹不散,階前明月照疑空。 -- 出自明·張羽·寫生碧桃花歌
- 青袍白馬風(fēng)塵里,越州城邊戰(zhàn)不已。 -- 出自明·張羽·王元章墨梅
- 諸生白面今已老,三載儒冠空潦倒。 -- 出自明·張羽·韓介玉畫為童中州掌教題(介玉乃張仲舉門人
- 洞前白石如羊眠,我欲訪之何由緣。 -- 出自明·張羽·韓介玉畫為童中州掌教題(介玉乃張仲舉門人
- 舟行白鳥外,路出綠陰間。 -- 出自明·張羽·送客還山
- 一行白雁投南下,百道清溪向北流。 -- 出自明·張羽·秋日登戴山佛閣
- 舟度白鷗飛處,人行綠樹陰中。 -- 出自明·徐有貞·題畫(二首)
- 黑牛白犢今無驗(yàn),空遣閑愁上兩眉。 -- 出自宋·艾性夫·用言客談奉謝
- 我今白首正逃名,運(yùn)與黃楊俱受厄。 -- 出自宋·艾性夫·與圖書工羅翁
- 黃蘆白雁小汀洲,奎藻香羅一片秋。 -- 出自宋·艾性夫·宣和御筆二扇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