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在第3個字的詩句
白在第三個字的詩句
- 來時白云翎猶短,去日丹砂頂漸深。 -- 出自宋·李遠·失鶴
- 來時白雪翎猶短,去日丹砂頂漸深。 -- 出自宋·李遠·失鶴
- 僧老白云上,磬寒高鳥邊。 -- 出自唐·潘咸·句
- 舊隱白云峰,生涯落葉同。 -- 出自唐·喻鳧·上高侍御
- 涼風白露夕,此境屬詩家。 -- 出自唐·劉得仁·池上宿
- 或接白云堆,或映紅霞天。 -- 出自唐·譚銖·題九華山
- 閑尋白鹿眠瑤草,暗摘紅桃去洞天。 -- 出自唐·劉威·贈道者
- 終期白日青云路,休感鬢毛霜雪侵。 -- 出自唐·劉滄·長安逢友人
- 仙翁白石高歌調,無復松齋半夜聽。 -- 出自唐·李郢·秦處士移家富春發樟亭懷寄
- 月照白露寒,蒼蒼故鄴城。 -- 出自唐·司馬扎·筑臺
- 一朝白雨中,無鈍無嘍羅。 -- 出自唐·鄭綮·題中書壁
- 莫言白雪少人聽,高調都難稱俗情。 -- 出自唐·汪遵·郢中
- 朝騎白鹿趁朝去,鳳押笙歌逐后飛。 -- 出自唐·曹唐·小游仙詩九十八首
- 飲驚白露泉花冷,吃怕清秋豆葉寒。 -- 出自唐·曹唐·病馬五首呈鄭校書章三吳十五先輩
- 不知白馬紅韁解,偷吃東田碧玉花。 -- 出自唐·曹唐·穆王宴王母于九光流霞館
- 黑翎白本排云煙,離群脫侶孤如仙。 -- 出自唐·李咸用·獨鵠吟
- 閑伴白云收桂子,每尋流水劚桐孫。 -- 出自唐·翁洮·和方干題李頻莊
- 荷梗白玉香,荇菜青絲脆。 -- 出自唐·唐彥謙·夏日訪友
- 愁牽白發三千丈,路入青山幾萬重。 -- 出自唐·唐彥謙·道中逢故人
- 清溪白石村村有,五尺烏犍托此生。 -- 出自唐·唐彥謙·越城待旦
- 重來白首良堪喜,朝露浮生不足言。 -- 出自唐·唐廩·楊岐山
- 數里白云里,身輕無履蹤。 -- 出自唐·張蠙·遇道者
- 頭從白后黑,心向鬧中閑。 -- 出自唐·張蠙·贈道者
- 遠出白云中,長年聽不同。 -- 出自唐·張蠙·野泉
- 惟餐白石過白日,擬騎青竹上青冥。 -- 出自唐·張蠙·華陽道者
- 可憐白骨攢孤冢,盡為將軍覓戰功。 -- 出自唐·張蠙·吊萬人冢
- 老嫌白發還偷鑷,貧對春風亦強吟。 -- 出自唐·翁承贊·華下霽后曉眺
- 西軒白云閣,師辭洞庭寓。 -- 出自唐·黃滔·送僧歸北巖寺
- 縣與白云連,滄洲況縣前。 -- 出自唐·黃滔·寄湘中鄭明府
- 卻是白云士,有時出中林。 -- 出自唐·黃滔·長安書事
- 天心白日休空蔽,海上故山應自歸。 -- 出自唐·徐夤·云
- 逐將白日馳青漢,銜得流星入畫門。 -- 出自唐·徐夤·尚書打球小驄步驟最奇因有所贈
- 須簪白筆匡明主,莫許黃扁瓜博少師。 -- 出自唐·徐夤·寄盧端公同年仁炯。時遷都洛陽,新立幼主
- 求從白石洞中得,攜向百花巖畔來。 -- 出自唐·徐夤·白酒兩瓶送崔侍御
- 歌殘白石扣牛角,賦換黃金愛馬卿。 -- 出自唐·徐夤·依韻贈嚴司直
- 天開白日臨軍國,山夾黃河護帝居。 -- 出自唐·徐夤·憶潼關
- 鏡里白須撏又長,枝頭黃鳥靜還呼。 -- 出自唐·徐夤·病中春日即事寄主人尚書二首
- 路逢白面郎,醉插花滿頭。 -- 出自唐·崔道融·春題二首
- 他年白蓮社,猶許重相期。 -- 出自唐·裴說·寄貫休
- 垂垂白練明如雪,獨下閑階轉凄切。 -- 出自唐·裴說·聞砧(一作寄邊衣)
- 寄掩白云司,蜀都高臥時。 -- 出自唐·李洞·感知上刑部鄭侍郎
- 通吳白浪寬圍國,倚蜀青山峭入天。 -- 出自唐·李洞·斃驢
- 繞岸白云終日在,傍松黃鶴有時來。 -- 出自唐·唐求·題李少府別業
- 謾持白馬先生論,未抵鳴雞下客功。 -- 出自唐·胡宿·函谷關
- 寒敲白玉聲偏婉,暖逼黃鶯語自嬌。 -- 出自唐·王仁裕·荊南席上詠胡琴妓二首
- 如今白納重催吏,也坐先生對越堂。 -- 出自宋·李濤·寄范稅院倚衡
- 馬良白眉,阮籍青眼。 -- 出自唐·李瀚·蒙求
- 應同白少傳,時復枕書眠。 -- 出自宋·李昉·伏蒙侍郎見示蓬閣多余暇詩十首調高情逸無以
- 不嗟白發曾游此,不嘆征帆無了期。 -- 出自唐·李建勛·金山
- 紅蓼白蘋消息斷,舊溪煙月負漁舟。 -- 出自·李中·感秋書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