瘦在第6個(gè)字的詩句
瘦在第六個(gè)字的詩句
- 惆悵近來銷瘦盡,淚珠時(shí)傍枕函流。 -- 出自唐·袁不約·病宮人
- 千載腐儒騎瘦馬,渭城斜月重回頭。 -- 出自唐·唐彥謙·長陵
- 病腸猶可洗,瘦骨不禁寒。 -- 出自唐·澹交·病后作
- 算幾□曾經(jīng)瘦,不似如今最。 -- 出自元·韓奕·瑞龍吟 錢塘懷古
- 窗外梅疏竹瘦。 -- 出自元·長筌子·西江月·形物雖居宇內(nèi)
- 霜零露冷,菊瘦梧凋,又近重陽。 -- 出自元·長筌子·雨中花·急急蛩音
- 堤柳風(fēng)前影瘦,池荷雨后香殘。 -- 出自元·蒲道源·西江月 九日南城郊行
- 茶筍香頓冷,瘦愁易感,舊游難覓。 -- 出自元·袁易·解連環(huán) 與金桂軒虎丘送春
- 豈意黃塵迷瘦馬,尚淹青眼送飛鴻。 -- 出自元·袁易·與師言客錢塘凡三月余,師言歸后作詩奉寄
- 猶記登樓看瘦字,零落西風(fēng)無數(shù)。 -- 出自元·朱唏顏·賀新郎 歸雁用劉季和韻
- 前有杜陵《瘦馬行》,令我閣筆久嗟吁。 -- 出自明·張以寧·題進(jìn)士卜友曾瘦馬圖
- 坐久不覺晚,瘦鶴竹邊回。 -- 出自近代·瞿秋白·紅梅閣
- 桑有稚壯與瘦肥,亦有蠶飽與蠶饑。 -- 出自清·閻爾梅·采桑曲
- 疏髯挾雷雨,瘦骨含風(fēng)煙。 -- 出自宋·項(xiàng)安世·二十六日下山觀勝業(yè)寺禹柏偃臥地上分為九枝
- 中有書生騎瘦馬,自弦焦木種甘棠。 -- 出自宋·項(xiàng)安世·送任壽朋赴襄陽令
- 不得腰輿倚瘦藜,閑將病骨照清陂。 -- 出自宋·項(xiàng)安世·還過渚宮
- 遣送文房慚瘦劣,千軍揮掃正椽如。 -- 出自宋·項(xiàng)安世·和人謝送筆
- 細(xì)葉蕭蕭擁瘦枝,石間新筍迸根遲。 -- 出自宋·張嵲·題竹
- 裁詩作花骨,瘦凈乃可貴。 -- 出自宋·朱槔·雪梅
- 清秋宜眺遠(yuǎn),瘦策故來頻。 -- 出自宋·章甫·登樓
- 村西老人如瘦馬,伏櫪倦嘶天北風(fēng)。 -- 出自宋·章甫·張君明昆仲袖唱和詩見過
- 風(fēng)光到田舍,瘦策看耕耘。 -- 出自宋·葉茵·春晚二首
- 何知江東路,瘦馬沖塵埃。 -- 出自宋·敖陶孫·別袁席之二首
- 半月池邊倚瘦藤,望仙臺上岸烏巾。 -- 出自宋·裘萬頃·題小桃源
- 定夫江海士,瘦骨如臞仙。 -- 出自宋·劉宰·贈(zèng)江西吳定夫
- 靡靡亂山嘶瘦馬,碧云日暮正相思。 -- 出自宋·樂雷發(fā)·懷二蕭
- 萬木已悲欲瘦,一花才與水相宜。 -- 出自宋·劉黻·梅花
- 今日有誰憐瘦骨,夕陽沙岸影如山。 -- 出自宋·龔開·瘦馬圖
- 惟余清思在,瘦盡尚能詩。 -- 出自宋·連文鳳·病后
- 白虎氣銷遺瘦石,采虹影冷臥斜陽。 -- 出自宋·林景熙·過吳門感前游
- 俗駕不曾到,瘦筇時(shí)復(fù)攜。 -- 出自宋·林景熙·天臺隱者
- 一逕蒼苔供瘦策,半簪華發(fā)伴殘書。 -- 出自宋·林景熙·歸白石故廬
- 含情暗忖今瘦肥,著處難知宜不宜。 -- 出自明·張羽·寄衣曲
- 老抱清齋太瘦生,雪眉霜鬢使人驚。 -- 出自明·沈周·贈(zèng)西山老僧
- 病骨撐衾太瘦生,秋懷兼暑未能清。 -- 出自明·沈周·八月一日病中即事(成化癸卯)
- 寸步思君成瘦悴,片文怡我足歡謠。 -- 出自宋·陳棣·次韻陳公藻局中即事時(shí)推排物力不得往來
- 未必一僮隨瘦馬,千年傳作畫圖看。 -- 出自宋·陳鑒之·蔣實(shí)齋出示孟浩然畫像因賦二絕
- 六尺禪床支瘦骨,心安不惱睡中蛇。 -- 出自宋·陳巖·煎茶峰
- 這些風(fēng)骨異,瘦盡古今詩。 -- 出自宋·程瑞·詠梅
- 笑我形容太瘦生,我亦悔前用心苦。 -- 出自宋·鄧忠臣·初伏大雨戲呈無咎四首
- 曉出白下門,瘦馬踏秋色。 -- 出自宋·董道輔·紹熙庚戍中秋后三日拜張于湖墓
- 皴膚剝枯蘚,瘦發(fā)立凍木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秀山霜晴晚眺與趙賓暘黃惟月聯(lián)句
- 人老形骸宜瘦劣,時(shí)危心肺倍焦勞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五月初三日雨寒痰嗽
- 虛翁亦嗜詩,瘦骨枯崚嶒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讀放翁詩作
- 峻頷帶薄髭,瘦骨撐疎眉。 -- 出自宋·葛紹體·袁從道山廬三首
- 塔下游觀倚瘦筇。 -- 出自宋·黃庚·寄王愛梅
- 背壁一燈憐瘦影,誰家雙杵動(dòng)新愁。 -- 出自宋·黃深源·秋日寄懷友人
- 病起支離倚瘦筇,幅巾芒屩竹陰中。 -- 出自宋·晃公休·夏日過莊嚴(yán)寺寺僧索詩為留三絕拉舍弟同賦
- 梳驚殘發(fā)少,瘦覺舊衣長。 -- 出自宋·李復(fù)·病起
- 小舟呼野渡,瘦馬入梅花。 -- 出自宋·令狐壽域·訪唐令狐公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