疏在第10個字的詩句
疏在第一十個字的詩句
- 相看非舊顏,忽若形骸疏。 -- 出自唐·王績·薛記室收過莊見尋率題古意以贈
- 梅李夾兩岸,花枝何扶疏。 -- 出自唐·王績·薛記室收過莊見尋率題古意以贈
- 阮籍生涯懶,嵇康意氣疏。 -- 出自唐·王績·田家三首(一作王勃詩)
- 星落古池孤影動,燈搖疏壁冷光幽。 -- 出自宋·寇準·秋夜懷歸
- 幽鳥遠聲來獨樹,小荷疏影占前塘。 -- 出自宋·寇準·夏夜閑書
- 燈搖古壁秋蟲怨,露下疏林宿鶴驚。 -- 出自宋·寇準·東窗
- 孤寺殘鐘催夕照,汀洲疏葦送秋聲。 -- 出自宋·寇準·江上晚行
- 微涼天氣似秋期,風觸疏簾影自移。 -- 出自宋·寇準·夏日晚涼
- 八月西風蟬噪時,蕭蕭疏葉已辭枝。 -- 出自宋·寇準·成安秋望
- 深秋寒氣侵燈影,半夜疏林起雨聲。 -- 出自宋·寇準·秋夕書懷
- 高柳橫斜,冷光凌亂搖疏翠。 -- 出自宋·毛滂·點絳唇·高柳橫斜
- 不知蹭蹬沉鸞枳,卻念疏慵似馬曹。 -- 出自宋·毛滂·次韻方明叔見贈
- 會取虛庵留客意,小窗疏日上蒲團。 -- 出自宋·毛滂·福慶寺
- 一言忻契合,三拜愧生疏。 -- 出自宋·魏野·謝師刑部見召
- 馬飲沙河闊,蟬鳴隴樹疏。 -- 出自宋·魏野·送趙推官赴王太尉辟命
- 不待辭榮去,還應笑二疏。 -- 出自宋·魏野·送俞極山人歸太華
- 少年多謝攜詩什,來訪疏慵潦倒人。 -- 出自宋·魏野·和酬張井見贈
- 拙喜交情在,貧慚主禮疏。 -- 出自宋·魏野·喜岐賁王闈見訪
- 已念離家晚,仍憂取事疏。 -- 出自宋·魏野·送魏莊赴舉
- 城外秋荷一半黃,尚余疏柳照回塘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秋懷十首
- 不妨聊繼廣平公,東閣疏枝與君共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次韻少稷梅花
- 酒薄不可醉,歌舞見已疏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連日得雜花數(shù)株藝之池亭感而有作
- 嫩蒲碧水人家好,密竹疏松野寺清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清明后一日同諸友湖上值雨
- 當年路傍柳,半已陰扶疏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松江感懷
- 菊枝萱草亂度隅,旋卷疏簾臣看書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雨后睡起有懷
- 那月月下旬,且避何人疏。 -- 出自宋·劉辰翁·摸魚兒·漸無多
- 但四海九州,屈指從頭疏。 -- 出自宋·劉辰翁·摸魚兒·記玄都
- 怕些不分明,又墮人箋疏。 -- 出自宋·劉辰翁·摸魚兒·三百年
- 更待復一中,毋多酌我,疏影共三嗅。 -- 出自宋·劉辰翁·摸魚兒·想幼安
- 一天云破碎,兩樹玉扶疏。 -- 出自宋·張孝祥·臨江仙·試問梅花何處好
- 一萍吹作潯陽城,半匕疏為九江水。 -- 出自明·袁宏道·文殊臺
- 一林過雨蘆花白,半壁疏云栗子黃。 -- 出自明·袁宏道·入超化寺水村去密二十
- 坐消纖雨輕陰日,閑踏疏黃淺碧風。 -- 出自明·袁宏道·柳浪初正(有僧寄山子)
- 春至由來發(fā),秋還未肯疏。 -- 出自唐·上官昭容·奉和圣制立春日侍宴內(nèi)殿出翦彩花應制
- 西臺御史重難言,落木疏籬繞病魂。 -- 出自唐·鮑溶·淮南臥病感路群侍御訪別
- 月高城影盡,霜重柳條疏。 -- 出自唐·耿湋·酬暢當
- 家貧僮仆慢,官罷友朋疏。 -- 出自唐·耿湋·春日即事二首
- 深房春竹老,細雨夜鐘疏。 -- 出自唐·耿湋·題清源寺(即王右丞故宅)
- 唯有貧兼病,能令親愛疏。 -- 出自唐·包佶·嶺下臥疾,寄劉長卿員外
- 南坡嫩橘寒傾日,北牖疏筠小帶霜。 -- 出自唐·朱長文·曉坐朋云齋懷公紹
- 皎皎蟾輪薄,蕭蕭雉尾疏。 -- 出自宋·丁謂·扇
- 豔豔春風雨半收,少年疏誕稱春游。 -- 出自宋·夏竦·春游
- 南國秋霖后,斜陽樹影疏。 -- 出自宋·夏竦·秋日送人西上
- 負霜鴻翼健,含霧橘花疏。 -- 出自宋·夏竦·秋曉
- 山下孤煙漁市曉,柳邊疏雨酒家深。 -- 出自宋·王琪·望江南/憶江南
- 山頂收榛栗,經(jīng)秋信莫疏。 -- 出自宋·王琪·送安公歸頂山瑞石菴
- 或彼有所近,或此亦以疏。 -- 出自宋·韓維·和鄰幾館宿觀伯鎮(zhèn)題壁有作
- 但傳故老言,安知密與疏。 -- 出自宋·韓維·和彥猷在華亭賦十題依韻·顧林亭
- 添栽歲歲廣,翠色滿窗疏。 -- 出自宋·韓維·和永叔言懷
- 偶來從吏役,幽事日以疏。 -- 出自宋·韓維·和永叔言懷
“疏”同音字
- 淑
- 琡
- 數(shù)
- 數(shù)
- 暏
- 襡
- 菽
- 鼡
- 鱪
- 鱰
- 熟
- 璹
- 書
- 侸
- 倏
- 倐
- 儵
- 叔
- 咰
- 塾
- 墅
- 姝
- 婌
- 孰
- 尌
- 尗
- 屬
- 屬
- 庶
- 庻
- 怷
- 恕
- 戍
- 抒
- 捒
- 掓
- 攄
- 攄
- 暑
- 曙
- 書
- 朮
- 術
- 束
- 杸
- 樞
- 樹
- 梳
- 樞
- 樹
- 橾
- 殊
- 殳
- 毹
- 毺
- 沭
- 漱
- 潄
- 潻
- 澍
- 濖
- 瀭
- 焂
- 疎
- 疏
- 癙
- 秫
- 豎
- 竪
- 糬
- 紓
- 絉
- 綀
- 紓
- 署
- 腧
- 舒
- 荗
- 蒁
- 蔬
- 薥
- 薯
- 藷
- 虪
- 蜀
- 蠴
- 術
- 裋
- 襩
- 豎
- 贖
- 贖
- 跾
- 踈
- 軗
- 輸
- 輸
- 述
- 鄃
- 鉥
- 錰
- 鏣
- 陎
- 霔
- 鮛
- 鵨
- 鶐
- 黍
- 鼠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𠁮
- 𠅩
- 𠘧
- 𠲿
- 𡚾
- 𡱆
- 𤕟
- 𤴙
- 𦏧
- 𦒶
- 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