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在第11個字的詩句
生在第一十一個字的詩句
- 如何為我開靈鼎,遍使蒼生病骨輕。 -- 出自宋·李復(fù)·搗藥巖世傳昔人煉丹得道今隱于此山下土中時
- 溪邊童子風(fēng)雩舞,林外先生植杖耘。 -- 出自宋·李復(fù)·蕓叟召杜城晚飲遂宿于東軒欲同游臺寺有詩因
- 我今祝愿果初心,銷滅含生多劫障。 -- 出自宋·李復(fù)·襄州大悲像
- 勗哉見善勿遲疑,往往后生誠可畏。 -- 出自宋·李覯·解湯延祖字
- 高皇馬上辛勤得,總被儒生斷送休。 -- 出自宋·李覯·元紀(jì)二首
- 舞雩臺上春風(fēng)起,魯國先生講始開。 -- 出自宋·李堪·舞雩臺
- 只因疾病呻吟切,識得平生第一心。 -- 出自宋·李坤臣·因痔痛徹心膂為詩
- 誰知傲睨風(fēng)霜底,不改平生一布衣。 -- 出自宋·李龍高·紫蔕梅
- 中條隱士裂唐麻,角里先生就漢車。 -- 出自宋·李龍高·接梅
- 萊公少避中元日,潞國同生丙午年。 -- 出自宋·李商叟·壽周益公
- 一時冠冕競加鞭,誰似先生晚節(jié)賢。 -- 出自宋·李商叟·壽韓尚書
- 漸看冰泮池塘外,又見春生島嶼邊。 -- 出自宋·李益謙·景伯正字招東郊觀梅晚集花院秀遠堂舉之舍弟
- 澹翁去后能如此,當(dāng)作三生石上看。 -- 出自宋·李元實·再作十絕寄胡伯負(fù)兵侍仲方尚書
- 丁寧骨骼從渠灣,自有書生一樣人。 -- 出自宋·李軏·贈寫神者
- 山中舊隱閑多憶,切上浮生老列疏。 -- 出自宋·李至·至啟伏蒙仆射相公獨垂青眼忽枉朱輪仍貽郢客
- 流年冉冉不曾停,合向勞生養(yǎng)道情。 -- 出自宋·李至·至啟伏蒙臺慈以南至之后見寄佳篇豈曰奉酬輒
- 樹頭啼鳥疑相勸,窗下吟生似不通。 -- 出自宋·李至·殘春有感
- 暮云春雪江南北,回首人生嘆路歧。 -- 出自宋·厲文翁·句
- 牛頭道化將雄鎮(zhèn),浮世勞生未知信。 -- 出自宋·利書記·天柱雉兒行
- 幽齋共坐論功夫,借問先生識此無。 -- 出自宋·梁平叔·與晦庵先生同宿清虛庵
- 墨池并猶三奇寶,翠琰俱生五色光。 -- 出自宋·梁周翰·禁林讌會之什
- 蜿蜒莫向此中處,天下蒼生待霖雨。 -- 出自宋·廖則逢·青龍巖
- 細(xì)觀天地?zé)o窮極,百歲浮生真一息。 -- 出自宋·林斗南·白石山
- 滿懷經(jīng)濟今休靳,聞道蒼生渴傅霖。 -- 出自宋·林光朝·送夾漈先生赴召
- 汝擔(dān)夫,聽我語,桑麻谷粟生於土。 -- 出自宋·林焞·題太岳院壁
- 跨浙遠來瞰東極,禹穴云生海東碧。 -- 出自宋·林一龍·越中吟
- 扶羸十日候行期,瓜葉初生荷滿池。 -- 出自宋·林亦之·別莆陽史君林宗丞二首
- 若教誦得維摩句,應(yīng)愧平生費討論。 -- 出自宋·林亦之·盧氏母挽詞二首
- 今朝忽動思?xì)w興,得伴先生杖屨還。 -- 出自宋·林用中·將下山有作
- 耕雨獲晴長淮風(fēng),普為眾生作饒益。 -- 出自宋·林之奇·泗州畫贊
- 客來徵此疑荒唐,烏有先生投予方。 -- 出自宋·林宗放·劇暑不可耐戲作冷語排之呈國威同舍兄
- 俗流不信空空理,將謂長生別有門。 -- 出自宋·劉渙·初及第歸題凈慈寺壁二絕
- 維時秋律灰吹葭,玉宇涼生雨乍過。 -- 出自宋·劉閬風(fēng)·壽胡運使
- 故人皆死誰為佛,老我猶生即是仙。 -- 出自宋·劉鏜·句
- 漢皇若聽三書諫,未必先生便肯仙。 -- 出自宋·劉霆午·題梅仙壇
- 山迎山送利名客,潮落潮生來去船。 -- 出自宋·劉信夫·西湖
- 茶甌對客如前度,不見先生杖屨來。 -- 出自宋·劉翼·偶見官舍梅花作
- 相逢亦有吟詩客,誰似先生語意真。 -- 出自宋·劉翼·題東皋詩卷
- 頗知常侍嫌烏布,未羨先生坐絳紗。 -- 出自宋·劉應(yīng)時·佑上人制紙帳作詩謝之
- 暮閨翹首覺愁添,鑿壁書生隔翠煙。 -- 出自宋·龍輔·暮閨
- 吞氈固是真難事,要辨人生是與非。 -- 出自宋·樓楚材·句
- 聽聽聽聽聽聽聽,勞我以生天理定。 -- 出自宋·陸九韶·誡子弟詞
- 象鼻形彎通曲柄,鴨頭色生潑新醅。 -- 出自宋·陸文圭·洛中鄭愨三伏之際率賓僚避暑于使君林取大蓮
- 清暉何處有園堂,消得先生句發(fā)揚。 -- 出自宋·陸文圭·危金仙示容齋清暉堂詩求跋洪景廬乃驪塘之座
- 豈無辭祿安貧者,說與先生仔細(xì)看。 -- 出自宋·陸文圭·桂松巖以子平星禽二術(shù)推人多驗戲贈二絕
- 屢鏤抱恨沈江底,潭碧獨生古斂光。 -- 出自宋·陸文圭·虎丘留題辛卯三月書于別劍池
- 至今月下蒼苔石,時有先生杖屐聲。 -- 出自宋·陸文圭·石湖留題三絕
- 故人天上調(diào)金鼎,應(yīng)念先生苜蓿盤。 -- 出自宋·陸文圭·送朱鶴梨入京
- 恍然身在龍頭上,笑引莊生五石樽。 -- 出自宋·呂奫·翠蛟
- 閉門春色閒中老,為謝平生董仲舒。 -- 出自宋·呂祖謙·晚春二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