琴在第4個字的詩句
琴在第四個字的詩句
- 簞瓢樂,琴書味,閑中過,靜中休。 -- 出自元·長筌子·上丹霄
- 一曲清琴松月曉。 -- 出自元·魏初·清平樂 祖母夫人壽
- 蘭房煥,琴聲λ。 -- 出自元·陳櫟·滿江紅 賀金子西生日十一月初十日 茲者
- 空階落琴筑,虛甕鳴鈞韶。 -- 出自元·周權·接竹引泉
- 零露沾琴席,高梧下井闌。 -- 出自明·汪廣洋·忠勤樓諸老夜直予時守省作詩二章寄之
- 殿角風琴細韻移,燭臺春幸翰林時。 -- 出自宋·宋白·宮詞
- 靜聽瑤琴當皓月,再聞珠淚灑幽篁。 -- 出自宋·宋白·黃陵二妃廟
- 數聲蕭琴渾疑雨,細細吹來卻有香。 -- 出自宋·趙希逢·和茅亭
- 憶詩酒琴棋消永日,流年似水匆匆。 -- 出自當代·梁羽生·臨江仙·憶詩酒琴棋消永日
- 中散調琴坐,山公待酒來。 -- 出自明·袁凱·立春日飲任氏西園
- 相對理琴瑟,逸響隨風流。 -- 出自清·紫靜儀·與冢婦朱柔則
- 讀書彈琴聊自娛,古來哲士能貧賤。 -- 出自清·紫靜儀·勖用濟
- 夜會聽琴阻。 -- 出自宋·釋文兆·寄保暹師
- 古意隨琴遠,離愁對酒輕。 -- 出自宋·釋惠崇·送安學士守睦州
- 鶴伴鳴琴公事晚,烏驚調角戍城秋。 -- 出自宋·劉筠·句
- 薛縣能琴客,桓家善笛奴。 -- 出自宋·宋庠·河上歲晏
- 我欲援琴撫作降竹曲,又見二妙同升異煢獨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十月初還潭州題王氏瑞竹圖
- 昨憶聞琴才等閑,夜奔臨邛相與還。 -- 出自宋·王铚·白頭吟一首
- 更畫人琴已兩忘,妙盡子猷真賞處。 -- 出自宋·王铚·剡溪五秀才畫子猷訪戴圖
- 誰把玉琴來寫取,松風吹斷夜泉聲。 -- 出自宋·王铚·泉聲
- 獨自抱琴山下去,石橋月色為誰新。 -- 出自宋·朱槔·草堂諸陳同游崧山精舍冕仲攜琴先歸用壁間韻
- 五弦之琴兮一夔,曾不知結繩與秉鉞兮何時,瞻言千載兮忽焉其遠而。 -- 出自宋·陳傅良·暮之春六章章五句
- 君臣祥琴適相際,使者十輩來駸駸。 -- 出自宋·陳傅良·鼓琴行送許深父同知被詔赴闕
- 我抱此琴病山林,不如送公西歸調釜鬵。 -- 出自宋·陳傅良·鼓琴行送許深父同知被詔赴闕
- 松下抱琴塵外境,雨余蒔藥柳邊洲。 -- 出自宋·葉茵·自遣
- 道士罷琴揮醉筆,詩成自喚小童哦。 -- 出自宋·趙汝鐩·崇真觀東軒
- 鶴為聽琴朱頂側,鴨皆睡日綠頭藏。 -- 出自宋·趙汝鐩·訪友人溪居
- 安得為琴高,沿波與君隨。 -- 出自宋·樂雷發·佳人兩章寄許東溪
- 聞君整琴待秋風,我欲從之魂夢通。 -- 出自宋·劉黻·聞陳正學理琴
- 彈罷瑤琴黃鶴至,紫泥濕透藕絲鞋。 -- 出自宋·王镃·游仙詞三十三首
- 惜哉辯琴智,不辯華與夷。 -- 出自宋·林景熙·蔡琰歸漢圖
- 不見抱琴人,斜陽在高樹。 -- 出自宋·林景熙·新豐道中
- 見說攜琴去,西風半日程。 -- 出自宋·林景熙·訪朱月峰不值
- 踏雪抱琴梅嶼曉,典衣沽酒柳橋春。 -- 出自明·張羽·贈鄭邴文
- 客散罷琴宴,心閑清道機。 -- 出自明·張羽·雨中試筆
- 珍重瑤琴莫輕拂,西風江上沸蘆笳。 -- 出自宋·艾性夫·湖陰故人家
- 為愛聽琴亦此來,道香庭院得徘徊。 -- 出自宋·艾性夫·郡中玄都觀追和劉禹錫詩二首
- 有客抱琴來,為彈芝田曲。 -- 出自宋·艾性夫·題素庵壁間六首
- 石上懸琴琴醉寒,五更三點是誰彈? -- 出自清·釋音可·鳴弦泉
- 佳期發琴興,念爾鸞鶴群。 -- 出自明·王恭·偶書醉樵扇頭
- 欲伴清琴庭舞鶴,不驚使節浦眠鷗。 -- 出自宋·陳文蔚·追賦臺治諸景有懷倉使
- 近來攜琴東海行,清音應滑如流鶯。 -- 出自宋·戴表元·聽琴行贈沈秀才
- 我不識琴識琴理,為君悲酸為君喜。 -- 出自宋·戴表元·聽琴行贈沈秀才
- 坐衙彈琴和且平,退衙讀書鏘有聲。 -- 出自宋·方大琮·寄題董宰讀書軒
- 請君攜琴詣我古梅前,君弦其后兮我歌以先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贈吳琴士會龍
- 少年學琴欲學渠,勿但彈琴當讀書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聽孫鏈師琴
- 籠鶴囊琴駕短篷,夏初言別又秋中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張老山御史寄七夕詩今近中秋奉問
- 肯為援琴否,浮香更有詩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過吳式賢宅
- 迦葉聞琴舞,終被習氣隨。 -- 出自宋·孚禪師·箴仲殊
- 風細松琴慢,天晴柳絮多。 -- 出自宋·顧逢·盧進齋湖上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