琴在第10個字的詩句
琴在第一十個字的詩句
- 長夜白頭吟,新絲理故琴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白頭吟
- 詠歸值新月,聊復(fù)鳴吾琴。 -- 出自明·林鴻·同周秀才玄與東白明遠(yuǎn)二上人期宿芝山不至
- 遙思苔石上,坐聽美人琴。 -- 出自明·謝榛·夏夜獨(dú)坐披襟當(dāng)風(fēng)頗有秋意賦此寄懷
- 乍聞弄玉騎青鳳,又見琴高跨赤魚。 -- 出自明·徐渭·琴高圖為李勛衛(wèi)賦
- 如聞流水引,誰識伯牙琴。 -- 出自明·徐渭·嚴(yán)先生祠
- 自憐知己盡,空負(fù)壁間琴。 -- 出自明·楊基·江村雜興(十三首)
- 每馳東墅策,遙弄北溪琴。 -- 出自唐·徐彥伯·侍宴韋嗣立山莊應(yīng)制
- 茲言庶不負(fù),為報(bào)巖中琴。 -- 出自唐·徐彥伯·和李適答宋十一入崖口五渡見贈
- 切切孤竹管,來應(yīng)云和琴。 -- 出自唐·楊師道·詠笙(一作楊希道詩)
- 淅瀝籬下葉,凄清階上琴。 -- 出自唐·長孫佐輔·杭州秋日別故友
- 世人無正心,蟲網(wǎng)匣中琴。 -- 出自唐·于武陵·匣中琴
- 不同三尺劍,應(yīng)似五弦琴。 -- 出自唐·薛能·升平詞十首
- 望望已超越,坐鳴舟中琴。 -- 出自唐·劉昚虛·尋東溪還湖中作
- 同聲若鼓瑟,合韻似鳴琴。 -- 出自唐·楊衡·夷陵郡內(nèi)敘別
- 棲息在何處,丘中鳴素琴。 -- 出自唐·李百藥·春眺
- 慨然紉雜佩,重奏丘中琴。 -- 出自唐·賀蘭進(jìn)明·古意二首
- 山花添圣酒,澗竹繞熏琴。 -- 出自唐·李適適·侍宴長寧公主東莊應(yīng)制
- 人家多種橘,風(fēng)土愛彈琴。 -- 出自唐·徐晶·送友人尉蜀中
- 匠者果留盼,雕斫為雅琴。 -- 出自唐·司馬逸客·雅琴篇
- 云日落廣廈,鶯花對孤琴。 -- 出自唐·徐仁友·古意贈孫翃
- 朝慶老萊服,夕閑安道琴。 -- 出自唐·蔡希寂·同家兄題渭南王公別業(yè)
- 他日歸愚谷,偏宜綠綺琴。 -- 出自唐·李嘉祐·裴侍御見贈斑竹杖
- 向晚風(fēng)吹庭下柏,猶疑琴曲韻南薰。 -- 出自唐·張濯·題舜廟
- 此道人不悟,坐鳴松下琴。 -- 出自唐·嚴(yán)維·游灞陵山
- 本意宿東林,因聽子賤琴。 -- 出自唐·嚴(yán)維·酬普選二上人期相會見寄
- 粉澤資鴻筆,薰和本素琴。 -- 出自唐·竇牟·元日喜聞大禮寄上翰林四學(xué)士中書六舍人二十
- 和風(fēng)激遺暢,南轉(zhuǎn)入薰琴。 -- 出自宋·石延年·詠春
- 一廛水竹為生計(jì),三徑琴觴混世紛。 -- 出自宋·王拱辰·和堯夫先生安樂窩中好打乖吟
- 倚石讀周易,臨流揮素琴。 -- 出自宋·鄭獬·送岷山楊道士游廬山
- 正聲都欲寫,抽曲入瑤琴。 -- 出自宋·強(qiáng)至·次韻梅守著作喜守粹冬杪祈雪春初獲應(yīng)之什
- 交成真合水,意在始知琴。 -- 出自宋·強(qiáng)至·次韻答承天月長老
- 張東舊莫逆,雅趣瑟和琴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張丞見和次韻答之
- 作宰古尚教,宓齊但橫琴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復(fù)吳秘正五詩
- 彼美宜家室,之媛友瑟琴。 -- 出自宋·吳泳·挽青陽俞夫人
- 五柳卻能知此意,無弦琴上賦歸與。 -- 出自宋·陳瓘·了齋自警六首
- 況復(fù)山泉聲,聲自如鳴琴。 -- 出自宋·李廌·鳴琴泉
- 鄂君被暖春回帳,犬子琴閒月到床。 -- 出自宋·李新·蓬溪道中所見
- 愿萬魔披散,諸塵蕩盡,琴心和雅,天性清圓。 -- 出自宋·張繼先·沁園春·況有夷途
- 階前享明月,但鼓無弦琴。 -- 出自宋·鄭剛中·靜獨(dú)
- 叢木開錦帳,飛泉鳴玉琴。 -- 出自宋·王灼·葛仙化
- 甯生但叩角,馬卿亦能琴。 -- 出自宋·李彌遜·暇日約諸友生飯於石泉以講居貧這策樞密富丈
- 三年客東都,高山但鳴琴。 -- 出自宋·李彌遜·西山林尉韻
- 樹冷饑蟬猶亂吟,風(fēng)檐琴瑟露寒侵。 -- 出自宋·李彌遜·次韻學(xué)士史秋初四首
- 勝著潛夫論,今亡子敬琴。 -- 出自宋·李彌遜·鄭尚明學(xué)士挽詩二首
- 代燭時(shí)臨卷,隨風(fēng)屢拂琴。 -- 出自宋·林季仲·張叔靖詠螢次韻
- 未種淵明柳,方鳴子賤琴。 -- 出自宋·馮時(shí)行·和何子應(yīng)記所見
- 霏微梅雨暗林塘,潤逼琴絲草木香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題扇二十四首
- 連鰲妙手艤前灣,蓑笠琴書得自安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題丁掾釣雪圖
- 色迷梅徑香非遠(yuǎn),聲抑琴絲潤未乾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老拙觀諸公及兒輩和篇差以自慰再和前韻
- 頗憐松竹無多地,只頓琴書已近籬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贈聞人子進(jìn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