照在第5個字的詩句
照在第五個字的詩句
- 朱甍碧瓦照孤城,杖屨翛然野色清。 -- 出自宋·楊時·和席季成游金鑾寺
- 斜斜疏柳照清漪,藉藉殘紅自滿蹊。 -- 出自宋·楊時·宜春溪
- 雨余殘日照窗明,風弄行云點點輕。 -- 出自宋·楊時·春日五首
- 臺星久出照寰瀛,懶入端門傍御屏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上廣東運副馬少卿壽十口號
- 一寸心能照,三千界莫逃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贈五行家涂舜舉
- 湖月忽來照,蕭然水樹明。 -- 出自明·吳兆·月夜自寶應泛舟至秦淮
- 煌煌九宮,照臨下土。 -- 出自隋·佚名·紹興祀九宮貴神十首
- 凝陰稟粹,照臨八埏。 -- 出自隋·佚名·夕月三首
- 倬彼垂象,照臨下土。 -- 出自隋·佚名·景德祀九宮貴神三首
- 明鑒萬宇,照臨兆人。 -- 出自隋··郊廟歌辭·朝日樂章·送神
- 亭亭孤月照行舟,寂寂長江萬里流。 -- 出自隋··雜曲歌辭·胡渭州
- 自剔銀燈照酒卮,旗亭風月惹相思。 -- 出自·郁達夫·南天酒樓餞別王映霞
- 縞裙練帨照釵荊,霜竹寒松秀色并。 -- 出自宋·胡銓·和和靖八梅
- 暗魄微茫照,嚴飆次第催。 -- 出自唐·令狐楚·省中直夜對雪寄李師素侍郎
- 自懸日月照洞內,古木陰蔽空朝晡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姑蘇雜詠 洞庭山
- 曾開鑒影照宮娃,工手牽絲帶露華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姑蘇雜詠 吳王井(在靈巖山)
- 太湖月出照夜魄,天峰雪積埋寒姿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姑蘇雜詠 偃松行(在天平山西,舊文正書院
- 天將洗眼照下土,啖食肯縱妖蟆貪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中秋玩月張校理宅得南字
- 金鏡偶淪照,干戈起紛爭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感舊酬宋軍咨見寄
- 水柵孤燈照客舟,江南誰解唱《甘州》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舟中聞歌
- 董卓燈臍照櫓汜。 -- 出自宋·晁說之·實紀二十韻
- 紅綿開四照,金鳳起千層。 -- 出自宋·晁說之·憶京師上元
- 朝陽發焰照乾坤,萬壑千崖消粉飾。 -- 出自宋·謝枋得·書林十景詩
- 絳紗玉斧照寒儒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浪淘沙·去歲詣公車
- 愿兔空留照,荒雞太少情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竹溪直院盛稱起予草堂詩之善暇日覽之多有可
- 江頭落日照平沙,潮退漁舟閣岸斜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秋晚
- 千株絳雪照滄灣,應笑劉郎帶老顏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再和十首
- 無復燃藜照向,徒以親燈觀符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目痛一月未愈自和前九首
- 性慧于靈照女,年小似善財童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兌女余最小孫也慧而夭悼以六言二首
- 冰寒吏膽照天燭,泉涌詩腸飲潤虹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次韻庾使左史中書行部二首
- 帝出絲綸照穹壤,官施綽楔表門閭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寄題楊懋卿孝感堂
- 去春烽火照江邊,曾草軍書夕廢眠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去春
- 龐老與靈照,安知非同參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五言二十韻別方氏長孫女
- 夕陽無回照理,落花有上天時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物化
- 惆悵不來照明鏡,卻掩洞房抱寂寂。 -- 出自唐·李涉·六嘆
- 白日無偏照,玄冥不作難。 -- 出自宋·曾幾·次韻三首
- 焚香默自照,下此一轉語。 -- 出自宋·曾幾·喜天游二十一兄至毫社時同叔夏十六兄作
- 春花那見照,暮色已頻欺。 -- 出自唐·趙嘏·彩鳳逐帷低
- 鸞鏡無由照,蛾眉豈忍看。 -- 出自唐·趙嘏·蟠龍隨鏡隱
- 水邊殘雪照亭臺,臺上風襟向雪開。 -- 出自唐·趙嘏·送王龜拾遺謝官后歸(氵產)水山居
- 金鼎光輝照雪袍,雒陽春夢憶波濤。 -- 出自宋·譚用之·別雒下一二知己
- 滿眼垂楊照綠波,就中春意延先多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和子山陪使君游西湖三絕正月晦日
- 夜深霜月照湖水,須上此橋憑畫欄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天漢橋
- 日月最臨照,雨露偏汪{左氵右歲}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殿前生桂樹
- 為愛香苞照地紅,倚欄終日對芳叢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和何靖山人海棠
- 西城曉日照高嶺,倒搭乾陀入深樾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送無演歸成都
- 秋光發凈照,林影搖晴暾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鑒崖
- 縣樓明夕照,樽酒對南山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縣樓獨酌
- 離明自昔照乾坤,太極如今道更尊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端午帖子·太上皇帝閣
- 知人符日照,裕物稱天臨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光宗皇帝挽詩二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