照在第12個字的詩句
照在第一十二個字的詩句
- 蜀錦卷幃妝院落,秦宮開鏡照池塘。 -- 出自宋·鄧深·木芙蓉
- 浮世囂塵不可干,漫山琮璧照人寒。 -- 出自宋·董居誼·群玉山
- 史君方運吳剛斧,要放清光照此舟。 -- 出自宋·董天吉·月中桂
- 獨有江梅殊未覺,凜然冰雪照詩人。 -- 出自宋·杜范·劉人舍攜酒有詩和其韻二首
- 莫羞塵鬢臨冰鑒,自有靈原照玉壺。 -- 出自宋·杜范·仙山知寺志剛示余以浸碧唱和詩漫繼其韻
- 廣文人物世間無,兩眼晶熒照乘珠。 -- 出自宋·度正·昨幸甚得見子玉教授丈得一論其說出于訂頑克
- 雙成侍燕王母旁,道貌方瞳照人碧。 -- 出自宋·范良龔·妙庭觀
- 我本云山窟里人,每憐雪嶺照人清。 -- 出自宋·范中立·句
- 老翁堪與少年競,勤把青銅照頷絲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追用徐廉使參政子方申屠侍御致遠張御史鵬飛
- 夜靜山中看天象,福星偏許照江東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次韻徐贊府蜚英八首
- 萬國山河封域廣,九天日月照臨新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次張鵬飛解官舊韻
- 脫靴亭記斥巨閹,風節文章照千古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贈牟仲啟存齋尚書之曾孫,獻之提刑孫
- 春酒可能融鬢雪,書燈獨自照梅花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放夜
- 敢著尋常白眼看,壑冰峰雪照人寒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次韻景安提學謾成三首
- 紛紛世上少全人,鶴睫分光照始真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再贈周國祥言相
- 溪北溪南雪跨懸,瓊樓玉宇照庭前。 -- 出自宋·方蒙仲·和劉后村梅花百詠
- 泮宮深閉絳帷空,遙想佳人照綺櫳。 -- 出自宋·傅察·次韻泮宮直宿早秋四首
- 十家京洛供長日,萬朵東秦照暮春。 -- 出自宋·傅察·李良寵示牡丹長句謹賦三首
- 絳縷縫囊包紫璧,玉塵凝碗照清煙。 -- 出自宋·傅察·次韻烹茶四首
- 平地煙霄此半分,繡楣丹檻照清汾。 -- 出自宋·富弼·嵩巫亭
- 歸老云邊一翠岑,靜中觀動照人心。 -- 出自宋·葛閎·題清輝堂
- 殷勤送客過方井,古道真堪照一時。 -- 出自宋·顧禧·贈洪善慶興祖和壁閒沈□□韻
- 披風擎露曉光寒,玉立霜階照碧鮮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又和
- 而今星散各參辰,空馀孤月照窗牖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送杜安行東上
- 懸知草木太鐘情,秋晚花梢照眼明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和龐次甫秋日海棠二首
- 多情煙樹連村暗,不事沙鷗照水寒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過小漢壩
- 新詩唱罷應愁絕,影入珠簾照客眠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十七日夜當可同去非觀月而子儀進道與仆皆不
- 涼風有意生天末,明月無邊照水端。 -- 出自宋·何耕·寒碧亭
- 人藏密樹尋聲見,鷺下寒池照影驚。 -- 出自宋·何異·題李國博東園
- 春風花發游人見,秋月云收照我員。 -- 出自宋·胡宏·水石
- 塵垢不知何處得,古來朋月照江波。 -- 出自宋·胡宏·四月八日示澄照大師
- 幸分余馥霑后來,一吐寒花照霜宇。 -- 出自宋·胡榘·次忠定史越王丹桂韻
- 青嶂瀑泉呼萬歲,碧天星月照千秋。 -- 出自宋·胡則·奏免衢婺丁錢
- 昨夜虎丘山上望,一輪明月照蘇州。 -- 出自宋·虎丘山僧·句
- 時人莫道蛾眉小,十五團圓照滿天。 -- 出自宋·黃蛾·新月
- 銀橋疑駕海天長,金粟離離照玉觴。 -- 出自宋·黃庚·修竹宴客廣寒游亭分韻得香字
- 窗下久無人夜讀,此身不入照書囊。 -- 出自宋·黃庚·螢火
- 未應雋軌淹東魯,行看文星照北燕。 -- 出自宋·黃庚·上李承旨學士
- 無復鼓歌祠太一,真成烽火照甘泉。 -- 出自宋·黃彥平·丁未南徐燈夕南徐燈夕
- 牂牁江繞古融城,拂拭冠纓照清影。 -- 出自宋·賈遵祖·題真仙巖
- 舍車跨馬喜新晴,倍風旌旗照眼明。 -- 出自宋·江朝議·早離永明晚抵江華道中
- 樓南極目芙蓉花,萬疊紅英照千騎。 -- 出自宋·蔣堂·寄題望湖樓
- 手翻河漢出天關,雪漱霜飛照眼寒。 -- 出自宋·金堅·大滌洞
- 教罷諸營無一事,錦腰催拍照金釭。 -- 出自宋·卷剛中·仙人山寨至日
- 銀鉤已作驚人勢,玉唾何慳照眼光。 -- 出自宋·李處權·溫其示梅詩用韻為謝兼簡士特
- 說到蒼梧淚橫臆,皇天萬一照醉辛。 -- 出自宋·李處權·初至毗陵簡巽老時有所懷也
- 我亦漂流費耘業,看君文字照浯溪。 -- 出自宋·李處權·次韻呈德基兼呈王侍郎
- 丈人清德冠儒林,三世文章照古今。 -- 出自宋·李處權·簡蘇二丈
- 美玉不羞論瓦礫,明珠終解照泥塵。 -- 出自宋·李處權·妙空出示諸公詩卷次元韻
- 破煙獨鳥驚人去,積雪群峰照眼明。 -- 出自宋·李處權·游羅漢院因會張良輔大夫遂留於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