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在第7個字的詩句
火在第七個字的詩句
- 焦土已經三月火,殘花猶發萬年枝。 -- 出自元·元好問·浣溪沙 往年宏辭御題有西山晴雪詩
- 青春始萌達,朱火已滿盈。 -- 出自唐·陳子昂·感遇詩三十八首
- 嘉青鳥之辰,迎火龍之始。 -- 出自唐·陳子昂·春臺引
- 曉煙生帝里,夜火入春坊。 -- 出自唐·韋莊·和鄭拾遺秋日感事一百韻
- 九霄岐路忙于火,肯戀斜陽守釣磯。 -- 出自唐·韋莊·題汧陽縣馬跑泉李學士別業
- 行人自是心如火,兔走烏飛不覺長。 -- 出自唐·韋莊·秋日早行
- 昏鐘不隔漁莊火,古殿猶存日本書。 -- 出自清·朱彝尊·鴛鴦湖棹歌 之八十二
- 神水沃滅三尸火,慧劍掃除六賊兵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快活歌二首
- 大都要藉周天火,十月圣胎方始圓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快活歌二首
- 西風來問罪,老火不須威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晚眺
- 寒時自有丹田火,饑時只喫瓊湖雪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大道歌
- 金丹煉就爐無火,桃再開花經幾年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贈杜省元
- 妾驚甘泉足烽火。 -- 出自南北·庾信·燕歌行
- 流星夕照鏡,烽火夜燒原。 -- 出自南北·庾信·詠懷
- 求仁義急于水火。 -- 出自南北·庾信·周五聲調曲 征調曲 二
- 人共語、溫溫芋火,雁孤飛、蕭蕭檜雪。 -- 出自宋·蔣捷·尾犯 寒夜
- 古根嚙飛溜,電火焚中心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招隱(五首)
- 慎勿庸邇言,揚火自焚軀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感時述事(十首)
- 凄風吹人寒,朱火黯無焰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雨中雜詩(四首)
- 只萬點、官橋夜火,風吹零亂映疏檐。 -- 出自清·陳維崧·癸丑除夕
- 一派灰飛官渡火,五更霜灑中原血。 -- 出自清·陳維崧·自封丘北岸渡江至汴梁
- 涼風吹古木,野火入殘營。 -- 出自唐·戴叔倫·過申州
- 一鼎雄雌金液火,十年寒暑鹿麑裘。 -- 出自唐·陳陶·句
- 曉云連幕卷,夜火雜星回。 -- 出自唐·宋之問·扈從登封途中作
- 曉河低武庫,流火度文昌。 -- 出自唐·宋之問·和姚給事寓直之作
- 漁商聞遠岸,煙火明古渡。 -- 出自唐·權德輿·祗役江西路上以詩代書寄內
- 家人定是持新火,點作孤燈照洞房。 -- 出自唐·權德輿·清明日次弋陽
- 山爐癭節萬狀火,墨突乾衰孤穗煙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早春雪中作吳體寄襲美
- 應笑世間名利火,等閑靈府剩先焚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和襲美寄廣文先生
- 丹臺已運陰陽火,碧簡須雕次第仙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和襲美江南道中懷茅山廣文南陽博士三首次韻
- 牛羊下山小,煙火隔云深。 -- 出自唐·錢起·題玉山村叟屋壁
- 飛書報明主,烽火靜天涯。 -- 出自唐·錢起·送上官侍御
- 路塵和薄霧,騎火接低星。 -- 出自唐·司空曙·和耿拾遺元日觀早朝
- 石壇連竹靜,醮火照山紅。 -- 出自唐·李端·雪夜尋太白道士
- 一蟬陂樹里,眾火隴云間。 -- 出自唐·李端·送衛雄下第歸同州
- 瘴云秋不斷,陰火夜長然。 -- 出自唐·張祜·送徐彥夫南遷
- 星霜幾朝寺,香火靜居人。 -- 出自唐·張祜·題贈仲儀上人院
- 絳羅衣潤,疑是火然山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滿庭芳·青幄高張
- 盡說煙消,皆言火滅,觸來總是無明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滿庭芳·盡說煙消
- 記得玉釵斜撥火,寶篆成空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浪淘沙·簾外五更風
- 遍體薰蒸,周天火足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掛金索·認真趣
- 運起周天三昧火,鍛煉真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浪淘沙 此下原有浪淘沙我有屋三間一首未注
- 教上千般,猶道火院牽纏絆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月上海棠·吾言勸了千千萬
- 彼此離于生處,火遭水破驚忙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西江月 以上六首依托呂洞賓,見道書全集呂
- 坎女離男金水火,幾多鐵騎漫英雄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望江南 金完顏亮求仙,依托乩仙詞,見輿地
- 孤山幾處看烽火,壯士連營候鼓鼙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雜曲歌辭·水調歌第一
- 椒花作壽杯,爆火通爐桂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贈許待制歲旦生日
- 遙知玉關路,烽火不須傳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寄渭州經略王龍圖
- 高焰過危峰,飛火入遐嶠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觀博陽山火
- 銅缾生薄凍,桂火壓殘薰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雪中懷廣教真上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