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在第7個字的詩句
火在第七個字的詩句
- 六合似爐云似火。 -- 出自元·梁寅·天仙子 苦熱
- 靈烏拂人首,疏火散村社。 -- 出自元·王逢·游卜將軍墓祠將軍名珍字文超唐西河人有功業
- 龜趺幹翳鬼照火,鰲背蒼涼獸交跡。 -- 出自元·王逢·合肥束遂庵學正畫君山酹月圖長歌奉謝
- 兵麾忽東指,烽火蔓平陸。 -- 出自元·王逢·三貞篇寄納麟哈剌參政幕下僚友
- 熱風吹塵鼻出火,積雨成潦瘡生窠。 -- 出自元·王逢·嘆病駝
- 笙歌傳別館,燈火隔疏煙。 -- 出自元·陶宗儀·西湖紀興
- 三奇聚鼎,炎炎火里,丹花吐瑞。 -- 出自元·王吉昌·水龍吟·慧驅茅塞開心地
- 揮霍玉爐金鼎,火袞云翻,妙娠丹藥。 -- 出自元·王吉昌·瑞鶴仙·衷情崇淡薄
- 海底款吹無焰火,鍛煉數研精。 -- 出自元·王吉昌·武陵春·二八藥苗陰嶺采
- 冷食鄰家將禁火,軟泥門巷不生塵。 -- 出自元·韓奕·春思
- 寒食漸分新改火,春衣猶戀舊裝綿。 -- 出自元·韓奕·寄友
- 高亭初試煎花火。 -- 出自元·馮延登·玉樓春 宴河中瑞云亭 中州樂府
- 汞里泉清,鉛中火赫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踏莎行·汞里泉清
- 從此能生木上火,自然養就水中金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瑞鷓鴣·修行莫練外容紅
- 飯熟須知薪趁火,衣成不離線因針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得道陽
- 喊霧嘶風游水火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帶馬行·亙初獨許能騎坐
- 全真堂里無煙火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迎仙客
- 坎離并震兌,水火木金躋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臨江仙 說四象
- 全真堂里無煙火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迎仙客 重陽全真集卷之五
- 喊霧嘶風游水火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青蓮池上客
- 有限形軀,無涯火院,剎那催促光陰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宜靖三臺 化丹陽 同上
- 世華非堅如石火,火宅囚牢。 -- 出自元·劉處玄·上平西·戀恩情
- 仗玉爐金鼎,巨火烹煎。 -- 出自元·王處一·滿庭芳 贈廣陵鎮散人
- 四大扶持真水火,五光照徹九重天。 -- 出自元·王處一·望蓬萊 述懷 云光集卷之四
- 還同似,飛蛾投火,螻蟻競循環。 -- 出自元·王丹桂·滿庭芳·一點靈明
- 元初靈識,剛被火宅囚。 -- 出自元·王丹桂·滿庭芳 贈劉四郎
- 水底金精,移入火中燒。 -- 出自元·侯善淵·南柯子·匹配陰陽理
- 也不會、焚燒香火。 -- 出自元·長筌子·絳都春·天生懶惰
- 不肯回頭,抵孔火坑貧戀。 -- 出自元·長筌子·神仙會
- 還又見、人家煙火,倚天青壁。 -- 出自元·魏初·滿江紅 登汪師展江樓次張周卿韻
- 動處調停水中火,定中究竟波羅密。 -- 出自元·李道純·滿江紅 贈敬庵葛道(原作通,據道藏改)人
- 方寸不離真水火,既未相顛倒。 -- 出自元·牧常晁·梧桐樹·這金丹
- 遇采鉛時節,把火先扇。 -- 出自元·王*·滿庭芳·在俗修真
- 四時天地同參,火符合候,默默存真息。 -- 出自元·王*·百字令 儒宗
- 荒陂野火兼漁火,短棹吳歌和楚歌。 -- 出自明·張以寧·次韻王尹夜泊獨柳
- 誰家故宅無煙火,一葉松扉鎖落花。 -- 出自明·汪廣洋·過浦江縣
- 大地忍令浮劫火,風霜歷盡訂三生。 -- 出自當代·梁羽生·浣溪沙
- 書窗應自爽,燈火夜偏長。 -- 出自宋·汪洙·神童詩
- 無虜到來傳炮火,有人行處斷炊煙。 -- 出自明·李開先·塞上曲一百首(錄一十四首)
- 不知有饑寒,燈火夜暖熱。 -- 出自宋·田錫·苦寒行
- 人語向空濛,煙火出冥漠。 -- 出自明·鐘惺·雨發九灣至歸州
- 夜深案牘明燈火,閣筆凄然我。 -- 出自近代·汪精衛·虞美人 其三
- 興至哉,一燈一火一樓臺。 -- 出自近代·汪精衛·自嘆
- 如何一炬阿房火,無預今朝冷灶吹。 -- 出自·聶紺弩·地里燒開水
- 侯門林請謁,香火務真修。 -- 出自宋·釋智圓·贈宣密大師不出院
- 他時若招隱,香火繼東林。 -- 出自宋·釋智圓·寄德聰師
- 心交如美玉,經火終不熱。 -- 出自宋·釋智圓·心交如美玉
- 中天倚華闕,大火敞明堂。 -- 出自宋·宋庠·冬至觀兩宮盛禮憂奏御
- 更須窮僻地,香火報昌辰。 -- 出自宋·宋庠·自訟一首
- 泥涂采薪徑,煙火緯蕭門。 -- 出自宋·宋庠·初春宿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