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在第7個(gè)字的詩句
火在第七個(gè)字的詩句
- 饑飽共生死,水火同焚漂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劉丑廝詩
- 火亦煌煌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??谝娫?/a>
- 二豪沉下位,暗火埋濕炭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二公再和亦再答之
- 爭時(shí)怒發(fā)霹靂火,險(xiǎn)處直在嵌巖坑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贈(zèng)陳守道
- 攢金盧橘塢,散火楊梅林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參寥上人初得智果院會(huì)者十六人分韻賦詩軾得
- 鹽車?yán)U驥,烈火廢圭瓚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李憲仲哀詞
- 十年讀易費(fèi)膏火,盡日吟詩愁肺肝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送蜀僧去麈
- 自稱丹灶錙銖火,倦聽山城長短更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柳子玉二首 地爐
- 白灰旋撥通紅火,臥聽蕭蕭雨打窗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書雙竹湛師房二首
- 紅焙淺甌新活火,龍團(tuán)小碾斗晴窗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記夢(mèng)回文二首(并敘)
- 鹽車?yán)U驥,烈火廢圭瓚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李憲仲哀詞(并敘)
- 聞道年來丹伏火,不愁老去雪盈頭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王子直去歲送子由北歸往反百舍今又相逢贛上
- 瑞腦煙殘,沈香火冷。 -- 出自宋·李清照·失調(diào)名
- 萬國盡征戍,烽火被岡巒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垂老別
- 羽書還似急,烽火未全停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秦州見敕目,薛三璩授司議郎,畢
- 漁舟上急水,獵火著高林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初冬
- 村舂雨外急,鄰火夜深明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村夜
- 悄然村墟迥,煙火何由追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赤谷
- 官場(chǎng)羅鎮(zhèn)磧,賊火近洮岷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寄張十二山人彪三十韻
- 頌椒添諷詠,禁火卜歡娛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續(xù)得觀書,迎就當(dāng)陽居止,正月中旬定出三峽
- 山云行絕塞,大火復(fù)西流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立秋雨院中有作
- 水耕先浸草,春火更燒山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銅官渚守風(fēng)(渚在寧鄉(xiāng)縣)
- 荒草外,自憐螢火,清光暫有還無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漢宮春·達(dá)則青云
- 誰念我,新涼燈火,一編太史公書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漢宮春 會(huì)稽秋風(fēng)亭觀雨
- 公知否,邦人香火,夜半才收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八聲甘州 把江山好處付公來
- 孟冬草木枯,烈火燎山陂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寓意詩五首
- 皋橋夜沽酒,燈火是誰家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夜歸
- 寄言狐媚者,天火有時(shí)來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和古社
- 線不能穿淚珠,火不能銷鬢雪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啄木曲
- 如珠未穿孔,似火不燒人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與沈楊二舍人閣老同食敕賜櫻桃玩物感恩因成
- 朝車?yán)姿暮希T火星一貫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和微之詩二十三首·和望曉
- 騾軍成牛戶,鬼火變?nèi)藷煛?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題裴晉公女幾山刻石詩后
- 笙歌歸院落,燈火下樓臺(tái)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宴散
- 心灰不及爐中火,鬢雪多于砌下霜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冬至夜
- 壯者不耐饑,饑火燒其腸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旱熱二首
- 春泥秧稻暖,夜火焙茶香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題施山人野居
- 艷動(dòng)舞裙渾是火,愁凝歌黛欲生煙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醉后題李馬二妓
- 苦海不能漂,劫火不能焚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和送劉道士游天臺(tái)
- 水霧重如雨,山火高于星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早祭風(fēng)伯,因懷李十一舍人
- 平生所心愛,愛火兼憐雪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對(duì)火玩雪
- 霞光曙后殷于火,水色晴來嫩似煙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早春憶蘇州寄夢(mèng)得
- 春雨星攢尋蟹火,秋風(fēng)霞飐弄濤旗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重題別東樓
- 掩映橘林千點(diǎn)火,泓澄潭水一盆油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夜泛陽塢入明月灣即事寄崔湖州
- 遙認(rèn)微微入朝火[3],一條星宿五門西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登觀音臺(tái)望城
- 誰謂湯火熱,湯火冷如澌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和晨興因報(bào)問龜兒
- 留餳和冷粥,出火煮新茶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清明日送韋侍御貶虔州
- 回鞭招飲妓,分火送歸人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飲散夜歸贈(zèng)諸客
- 徒使花袍紅似火,其如蓬鬢白成絲?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初著刺史緋答友人見贈(zèng)
- 蹴球塵不起,潑火雨新晴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洛橋寒食日作十韻
- 憂悲欲作煎心火,榮利先為翳眼塵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辱牛仆射相公一札兼寄三篇寄懷雅意多興味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