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在第7個字的詩句
火在第七個字的詩句
- 我非濟時才,香火三遣放。 -- 出自宋·李石·攜子孫到四明洞節(jié)敘有感
- 清和氣始交,候火未可熾。 -- 出自宋·李石·憂旱
- 欲以殘年奉香火,塵勞無計戀松關。 -- 出自宋·王之望·留題光相寺
- 寒熱一朝作,水火互濯熯。 -- 出自宋·王之望·病后戲贈同官蔣子權
- 絲竹送迎時,燈火闌珊夜。 -- 出自宋·洪適·生查子
- 年來在處熬膏火,翻愛此地真瀛洲。 -- 出自宋·李流謙·送兄長赴蓬州職官
- 相看俱四十,香火好因緣。 -- 出自宋·李流謙·仲明兄弟訪別郊居
- 取酒澆餓腸,乞火伸凍指。 -- 出自宋·李流謙·旅中
- 憑誰掩其惡,水火為焚棄。 -- 出自宋·晁公武·讀林罕小說
- 一去吳山三改火,我來兩見寒梅。 -- 出自·姚述堯2·臨江仙·一去吳山三改火
- 徙旅鳩后先,煙火休薄暮。 -- 出自宋·吳儆·宿神潭洪氏醉經(jīng)堂
- 亢夏草木死,旱火熾如焚。 -- 出自宋·姜特立·秋后得雨
- 何如老奉閒香火,醉臥林間了此身。 -- 出自宋·姜特立·養(yǎng)雞抱犢摩詰語也戲廣其說
- 有壤莫糞田,有火莫燒畬。 -- 出自宋·姜特立·歲在紹熙甲寅浙東西大旱帝連江淮至秋暴雨水
- 呼童聊擁褐,得火即舒眉。 -- 出自宋·姜特立·晚起喜晴
- 此去再登黃閣,火城光映沙堤。 -- 出自宋·沈瀛·朝中措·東風吹上小桃枝
- 安得東歸奉香火,晏坐終老甘三椽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次韻雷知院觀音詩因敘家中銅像之詳
- 一紀時容奉香火,七旬遂許掛衣冠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書葛氏詩卷
- 盡忠扶孝治,烽火自平安。 -- 出自宋·舒邦佐·挽左相京太師四首
- 卷書真是懶,添火且相依。 -- 出自宋·舒邦佐·小巷
- 不待清明改泉火,擷芳收取最先春。 -- 出自宋·廖行之·和清明前即事三首
- 榮遇不可期,膏火徒自煎。 -- 出自宋·楊冠卿·謝人惠油炭
- 圍爐只用深藏火,隱幾還應暖似春。 -- 出自宋·虞儔·新糊小室明簾戲書
- 梅黃雖借潤,榴火漫呈妍。 -- 出自宋·虞儔·暇日邀王天任諸公游南坡天任有詩因次韻
- 晨鐘不能待,宿火撥通紅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溧水道中回寄子肅玉汝并屬李晦庵八首
- 亂后只疑隨刼火,那知移向此間來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過王宗臣允元園廬三首
- 蚊雷宵罷響,螢火暗停流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雨中四首
- 及歸已薄暮,漁火在園沙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過水寺
- 惟余補陀像,香火得勤修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五月二十一日徙寓智門二首
- 我縱寒生猶附火,爾能孤立亂山中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感梅屬周文顯二首
- 魯?shù)瞠氂喽嘟?span id="zlzf4am" class="hong">火,玄都看盡幾番花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用賒韻簡賈新之
- 道人慣看客,撥火治短檠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與成父弟自嚴礲同入城晚宿黃巖
- 傳聞隘郭沸燈火,想見當筵雜管弦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聞邑中燈夕頗盛作詩呈子肅
- 掩窗同此夜,撥火共殘溫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夜坐示進之兼懷文叔
- 泥丸里,烹煎水火,鉛汞成真。 -- 出自宋·宋先生·沁園春·速速修行
- 光透簾幃紅似火。 -- 出自宋·宋先生·糖多令/唐多令
- 忍取五行真水火,須要認根源。 -- 出自宋·宋先生·武陵春·七返陽全陰去盡
- 子質復粹美,藻火兼佩珂。 -- 出自宋·葉適·題賈儼不忘室
- 菖蒲九節(jié){煨火換饣}白鹿,靈芝三秀眠青牛。 -- 出自宋·汪莘·黃山高
- 更欲借渠茶灶火,蕭蕭葉滿洞庭蘆。 -- 出自宋·高似孫·趙崇暉送魚蟹
- 翦燭寫香箋,撥火溫寒醑。 -- 出自宋·俞國寶·卜算子·翦燭寫香箋
- 青山不灼利名火,白發(fā)能銷忿欲兵。 -- 出自宋·鄭清之·晨興散步
- 朝屯暮蒙要微火,九轉溫養(yǎng)如丹房。 -- 出自宋·鄭清之·育王老禪屢惠佳茗比又攜日鑄為餉因言久則味
- 聞道丹爐初候火,能教瓦礫化成金。 -- 出自宋·薛師石·戲贈趙天樂
- 使我六年望烽火,征人穿空枕戈祋。 -- 出自宋·魏了翁·送鄭侍郎四川制置分韻得蓋字
- 北風鳴槭槭,西火亂蓬蓬。 -- 出自宋·魏了翁·宇文樞密挽詩
- 夜寒人欲歸,漁火飐汪泚。 -- 出自宋·魏了翁·約書院諸友過石洞津檢校堤役
- 予嘗妄意已為火,季春火見疑乘寅。 -- 出自宋·魏了翁·上已領客
- 或云匪難知,水火互陰陽。 -- 出自宋·魏了翁·題溫泉
- 天上仙人休擲火,塵中道士莫燒香。 -- 出自宋·周文璞·孤山桃花二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