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在第7個字的詩句
火在第七個字的詩句
- 日出江花紅勝火,春來江水綠如藍(lán) -- 出自·白居易·憶江南
- 內(nèi)官初賜清明火,上相閑分白打錢 -- 出自唐·韋莊·長安清明
- 日出江花紅勝火, 春來江水綠如藍(lán)。 -- 出自·白居易·憶江南鄉(xiāng)
- 一別都門三改火,天涯踏盡紅塵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臨江仙·送錢穆父
- 草螢有耀終非火,荷露雖團(tuán)豈是珠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放言五首·其一
- 關(guān)山正飛雪,烽火斷無煙。 -- 出自唐·王維·隴西行
- 昨日鄰家乞新火,曉窗分與讀書燈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清明
- 白日登山望烽火,黃昏飲馬傍交河。 -- 出自唐·李頎·古從軍行
- 吠犬雜鳴雞,燈火熒熒歸路迷。 -- 出自清·納蘭性德·南鄉(xiāng)子·秋暮村居
- 人依遠(yuǎn)戍須看火,馬踏深山不見蹤。 -- 出自唐·王昌齡·從軍行七首
- 貧居往往無煙火,不獨明朝為子推。 -- 出自唐·孟云卿·寒食
- 日出江花紅勝火,春來江水綠如藍(lán) -- 出自·白居易·憶江南(其一)
- “棲雁遠(yuǎn)驚沽酒火,亂鴉高避落帆風(fēng)?!钡囊馑技叭娰p析 -- 出自··
- “草螢有耀終非火,荷露雖團(tuán)豈是珠”全詩翻譯賞析 -- 出自··
- 博山爐中沉香火,雙煙一氣凌紫霞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楊叛兒
- 山花如繡頰,江火似流螢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夜下征虜亭
- 江沙橫獵騎,山火繞行圍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觀獵
- 君還石門日,朱火始改木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金門答蘇秀才
- 羽書速驚電,烽火晝連光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出自薊北門行
- 沙塵接幽州,烽火連朔方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北上行
- 愿隨子明去,煉火燒金丹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登敬亭山南望懷古贈竇主簿
- 中原走豺虎,烈火焚宗廟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經(jīng)亂後將避地剡中留贈崔宣城
- 昵昵兒女語,燈火夜微明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水調(diào)歌頭·昵昵兒女語
- 雨霰疏疏經(jīng)潑火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蝶戀花·雨霰疏疏經(jīng)潑火
- 顆珠揮汗凝云火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菩薩蠻·火云凝汗揮珠顆
- 嘆隙中駒,石中火,夢中身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行香子·清夜無塵
- 昨日已收寒食火,吹花風(fēng)起卻添衣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絕句
- 誰憐兒女花,散火冰雪中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山茶
- 猶堪慰寂寞,漁火亂黃昏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新年五首
- 不向南華結(jié)香火,此生何處是真依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昔在九江,與蘇伯固唱和。其略曰我夢扁舟浮
- 笙歌邀白發(fā),燈火樂青春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韓康公挽詞三首
- 歸途陷泥淖,炬火燎茅蓬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用過韻冬至與諸生飲酒
- 釋梵茫然齊劫火,飛云不覺醉陶陶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觀湖二首
- 升霞影色欹殘火,及物氣焰明纖埃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觀湖二首
- 升霞彩色攲殘火,及物氣焰明纖埃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觀湖二首
- 茅茨分聚落,煙火傍城闉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南溪有會景亭,處眾亭之間,無所見,甚不稱
- 陽侯殺廉角,陰火發(fā)光彩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文登蓬萊閣下石壁千丈為海浪所戰(zhàn)時有碎裂淘
- 他年記此味,芋火對懶殘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毛滂法曹感雨詩
- 荊榛短墻缺,燈火破屋深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遷居之夕聞鄰舍兒誦書欣然而作
- 灑掃古玉局,香火通帝闉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用前韻再和孫志舉
- 是夜二鼓,寶雞火作,相去三十里,而見于武城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壬寅二月有詔令郡吏分往屬縣減決囚禁十三日
- 茆茨分聚落,煙火傍城闉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南溪有會景亭處眾亭之間無所見甚不稱其名予
- 羨君美玉經(jīng)三火,笑我枯桑困八蠶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和子由寄題孔平仲草庵次韻
- 歸時蝙蝠飛,炬火記遠(yuǎn)岸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上巳日與二子迨過游涂山荊山記所見
- 西羌已解仇,烽火連朝那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范淳父送秦少章
- 江山非一國,烽火畏三巴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荊州十首
- 吊彼泉下人,野火失枯臘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游桓山會者十人以春水滿四澤夏云多奇峰為韻
- 何當(dāng)來世結(jié)香火,永與名山躬井硙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龜山辯才師
- 疏星帶微月,金火爭見伏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袁公濟(jì)和劉景文登介亭詩復(fù)次韻答之
- 養(yǎng)成丹灶無煙火,點盡人間有暈銅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十一月九日夜夢與人論神仙道術(shù)因作一詩八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