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在第6個字的詩句
火在第六個字的詩句
- 閱幾何年,劫火經(jīng)之。 -- 出自宋·岳珂·王獻之洛神賦帖贊
- 入水大蟲出火龍,一生看守贊神工。 -- 出自宋·陽枋·贈藺道士
- 井絡丘墟煙火空,荊棘漫彌虎窟室。 -- 出自宋·陽枋·送云山文先生吏部赴召
- 暫息江頭烽火,無奈鬢邊霜雪,聊復放疏狂。 -- 出自宋·吳淵·水調(diào)歌頭·太白已仙去
- 身世石中敲火,富貴草頭垂露,何用苦貪求。 -- 出自宋·劉清夫·水調(diào)歌頭·殘臘卷愁去
- 夜半天街燈火收。 -- 出自宋·吳潛·長相思·上簾鉤
- 一二復臨養(yǎng)火,免難沐浴潛藏。 -- 出自宋·蕭廷之·西江月·一二復臨養(yǎng)火
- 之子問行役,火傘正當天。 -- 出自宋·李曾伯·水調(diào)歌頭·之子問行役
- 一點不留煙火氣,詩脾時有清風入。 -- 出自宋·李曾伯·滿江紅·把繡成吟
- 細咀絕無煙火氣,其人可與遡濂伊。 -- 出自宋·趙汝騰·送陳善世
- 萼綠華仙斷火食,云裾曳翠身輕盈。 -- 出自宋·趙孟堅·江灣僧舍水石芭蕉
- 澤深百川赴,火明斯聚蟬。 -- 出自宋·趙孟堅·上習庵陳先生
- 老矣青山燈火客,撫佳期、漫灑新亭淚。 -- 出自宋·李演·賀新涼/賀新郎 多景樓落成
- 禍水流來漢火亡,白頭宮女恨昭陽。 -- 出自宋·柴望·昭陽殿
- 朝市曾經(jīng)兵火后,山川轉覺樹云深。 -- 出自宋·柴望·石頭城和王寧翁韻
- 說與香篝緼火,酒痕梅卻衣羅。 -- 出自宋·王玉·朝中措·楊花繞晝暖風多
- 夜歸不煩炬火照,入門索觀細字書。 -- 出自宋·家鉉翁·劉文蔚久苦目眚昨日乘涼來過共談先天圖義一
- 不帶一星煙火氣,盡饒三寸帝王師。 -- 出自宋·姚勉·贈術士姚有應自號通靈心神仙口
- 冬苗夏絹星火急,欲著無新耕亦饑。 -- 出自宋·姚勉·禽言十詠·著新脫故
- 深樹月昏神火出,斷煙雪霽獵人回。 -- 出自宋·曹良史·句
- 自有人心香火在,不消畏壘與桐鄉(xiāng)。 -- 出自宋·王奕·和疊山到山陽郡學四詩
- 千古菊泉香火地,名賢多是靠名山。 -- 出自宋·王奕·五絕呈李惟學山長
- 青陽甫達諸火滿,素志無伸華發(fā)催。 -- 出自宋·黎廷瑞·夜坐風雨忽至
- 偷決銀河灌火輪,玄化陰機神簸弄。 -- 出自宋·黎廷瑞·甲午孟夏祝公輔道過山中遂偕如上饒赴孟史君
- 石銚溪芽活火烹,旋燒敗葉帶枯藤。 -- 出自宋·仇遠·夜和陳道士韻
- 雁來催燕去,火老讓金柔。 -- 出自宋·仇遠·新秋
- 冷落十年燈火讀,何時窗下約重溫。 -- 出自宋·仇遠·和吳東升
- 井臼自親猶火食,琴書誰力謾時裝。 -- 出自宋·董嗣杲·冬寒客懷
- 烹泉石鼎,養(yǎng)火地爐。 -- 出自宋·邵桂子·疏屋詩為曹云西作
- 吟配十年燈火夢,新米粥,紫蘇湯。 -- 出自宋·逸民·江城子·秀才落得甚乾忙
- 水府尋鉛合火鉛,黑紅紅黑又玄玄。 -- 出自唐·呂巖·七言
- 葆煉中分相火,行持外借方鞋。 -- 出自唐·呂巖·西江月·葆煉中分相火
- 隙里塵,石中火,何在留心為久計。 -- 出自唐·呂巖·敲爻歌
- 水中聞虎嘯,火里見龍行。 -- 出自唐·呂巖·五言
- 水中鉛一兩,火內(nèi)汞三銖。 -- 出自唐·呂巖·五言
- 大道玄爐進火,三田內(nèi)養(yǎng)出神功。 -- 出自宋·何鋤翁·滿庭芳·二氣旋還
- 赤帝乘龍駕火車,晴空燒斷暮天霞。 -- 出自宋·華岳·嘲熱
- 三梁四柱列火然,除卻雙勾兩日全。 -- 出自·***·大明寺壁語
- 一片火,兩片火,緋衣小兒當?shù)钭? -- 出自·***·裴炎謠
- 白羽矢飛先火炮,黃金甲耀奪朝暾。 -- 出自唐·武元衡·出塞作
- 三十年來遮火云,涼風五月生空門。 -- 出自唐·張碧·答友人新栽松
- 五月畬田收火米,三更津吏報潮雞。 -- 出自唐·李德裕·謫嶺南道中作
- 碑折松枯山火燒,夜臺從閉不曾朝。 -- 出自唐·熊孺登·經(jīng)古墓
- 夭矯翔龍銜火樹,飛來瑞鳳散芳春。 -- 出自唐·陳去疾·踏歌行
- 鮫室夜眠陰火冷,蜃樓朝泊曉霞深。 -- 出自唐·章孝標·送金可紀歸新羅
- 方寸終朝似火然,為求白日上青天。 -- 出自唐·劉得仁·省試日上崔侍郎四首
- 日照雙旌射火山,笑迎賓從卻南還。 -- 出自唐·曹唐·奉送嚴大夫再領容府二首
- 漲海潮生陰火滅,蒼梧風暖瘴云開。 -- 出自唐·曹唐·南游
- 褒姒冢前烽火起,不知泉下破顏無。 -- 出自唐·唐彥謙·登興元城觀烽火
- 江上聞鶯禁火時,百花開盡柳依依。 -- 出自唐·崔道融·寒食客中有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