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在第5個字的詩句
火在第五個字的詩句
- 壇邊見灰火,幾燒祭星文。 -- 出自唐·項斯·古觀
- 天寒明堠火,日晚裂旗風。 -- 出自唐·項斯·邊游
- 山侗昔日,火院中間,千斤重擔常耽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滿庭芳·山侗昔日
- 心似湯煎火炙,無暫清涼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滿庭芳·山侗昔日
- 天上初流火,人間乍變秋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南柯子 七夕吟
- 苦海波中,火院常耽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*心香 勸世
- 一避無涯火院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無夢令·一避無涯火院
- 若悟生居火院,死墮陰囚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滿庭芳 嘆骷髏
- 萬朵金蓮,火里常榮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*心香 題仵先生東廊
- 水中閑養(yǎng)火,玉內要生金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臨江仙 繼重陽韻
- 內顛倒,真火戲清流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望蓬萊·外顛倒
- 偶中土津火毒,吐血發(fā)嗽,病勢來之甚緊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清心鏡 予在終南,居於環(huán)堵,*腿赤腳,并
- 決要煙消火滅,保養(yǎng)沖和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滿庭芳 謝咸陽王法師
- 火焰滅除火養(yǎng)木,水銀枯盡水生金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十報恩
- 謂見人居火院,受苦不忍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滿庭芳 寄*縣晏公及道眾
- 暗誘人離火院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姚源憶故人 赴黃?醮贈道眾
- 不發(fā)無明火燭,不著境、亦不思家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滿庭芳 不看謁
- 亙初靈明,火內正勁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掛金燈 贈重陽師父侄王周臣
- 潑殺無明火燭,自是心慈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神光燦 繼重陽韻
- 我人除,煙火滅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清心鏡 贈靈陽子李大乘
- 學道須離火院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西江月 贈姚守清李守靜
- 蛟龍宜向火中溉,猛虎堪于水里焚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十報恩 本名瑞鷓鴣
- 蓋謂無煙火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玉花洞 繼重陽韻
- 色財無掛火煙消。 -- 出自元·譚處端·西江月·欲入全真門戶
- 唬得龜蛇火遁。 -- 出自元·丘處機·西江月 清河書畫舫卷六引書史會要案影印洪
- 會滅無明火,能生智慧香。 -- 出自元·尹志平·悟南柯
- 淮河營外火牛陣,天水關頭白蟒臺,三字經(jīng)陳十道本,狀元譜上百花開。 -- 出自·老舍·再集馬派名劇贈馬連良
- 若無這些火種,討甚碧眼老胡。 -- 出自宋·釋普度·偈頌一百二十三首
- 驕陽正酷火云飛,一雨滂沱徹四維。 -- 出自宋·釋普度·偈頌一百二十三首
- 知投身於火悉皆成火,似鎔像為金莫不□□。 -- 出自宋·釋普度·偈頌一百二十三首
- 便將一炬火,燒卻閑故紙。 -- 出自宋·釋普度·德山贊
- 趙州喚作火,全身入荒草。 -- 出自宋·釋師觀·頌古十七首
- 臨機拶著火星飛,驚起須彌顛倒走。 -- 出自宋·釋師觀·自贊
- 九夏炎炎火熱,木人汗流不輟。 -- 出自宋·釋守凈·偈二十七首
- 這里如大火聚,近之則燎卻面門。 -- 出自宋·釋惟一·偈頌一百三十六首
- 只好投之火聚中,火余烜爀地通紅。 -- 出自宋·釋惟一·偈頌一百三十六首
- 君如煙上火,火盡君乃別。 -- 出自宋·楊時·讀東坡和陶影答形
- 心與火俱,火為心主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今日何夕
- 午與火俱,火為午主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今日何夕
- 瘦筇輕撥火云開,前若相招后若推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送段文子之桂陽
- 苦夢入大火聚,怕怖多慞惶。 -- 出自明·憨山大師·六詠詩
- 夜壚藏宿火,曉燭剪殘灰。 -- 出自明·吳兆·元旦書事(甲辰)
- 農(nóng)事備收,火功告畢。 -- 出自隋·佚名·納火禮祀大辰十二首
- 離位克明,火中宵見。 -- 出自隋··郊廟歌辭·五郊樂章·肅和
- 附炎蛾并火,待暗鼠窺燈。 -- 出自宋·胡銓·過青潭鋪用杜少陵韻
- 猶疑見獵火,寒燒夜深紅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姑蘇雜詠 長洲苑(在太湖北岸)
- 江多驚雁火,樹少宿鳥枝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答陳則見寄
- 為日添香火,中原正用兵。 -- 出自宋·晁說之·別一上人
- 秦樹連烽火,吳鞋落海瓀。 -- 出自宋·晁說之·雨中即事
- 歲杪應流火,天高云物薄。 -- 出自唐·沈佺期·自昌樂郡溯流至白石嶺下行入郴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