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在第5個字的詩句
火在第五個字的詩句
- 古槐時變火。 -- 出自南北·庾信·園庭詩
- 古戍連山火,新城殷地笳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古戍
- 昆明延劫火,甲第化歊煙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雙燕離
- 譬彼燭上火,一滅無光輝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薤露歌
- 炎炎祝融火,焮灼煬巃嵸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夏中病瘧戲作呈石末公
- 微生如石火,徒勞暫時煥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秋懷(五首)
- 古木畬田火,澄江蕩槳人。 -- 出自唐·戴叔倫·暮春游長沙東湖贈辛兗州巢父二首
- 古戍陰傳火,寒蕪曉帶霜。 -- 出自唐·戴叔倫·和河南羅主簿送校書兄歸江南
- 廨宇經兵火,公田沒海潮。 -- 出自唐·戴叔倫·送謝夷甫宰馀姚縣(馀姚,一作鄮縣)
- 曉廚新變火,輕柳暗翻霜。 -- 出自唐·戴叔倫·清明日送鄧芮二子還鄉(一作方干詩)
- 夜市橋邊火,春風寺外船。 -- 出自唐·杜荀鶴·送友游吳越
- 戍樓三號火,探馬一條塵。 -- 出自唐·杜荀鶴·塞上
- 舊壘銷烽火,新營辨井泉。 -- 出自唐·權德輿·送靈武范司空
- 秦為三月火,漢乃一抔土。 -- 出自唐·權德輿·早夏青龍寺致齋,憑眺感物,因書十四韻
- 倦眠身似火,渴歠汗如珠。 -- 出自唐·權德輿·病中苦熱
- 人間方大火,此境無朱夏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奉和襲美太湖詩二十首·上真觀
- 誰背如水火,誰同若塤篪?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襲美先輩以龜蒙所獻五百言既蒙見和復示榮唱
- 香飛僧印火,--嵩起泉急使鑣珂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報恩寺南池聯句
- 夜然燒汞火,朝煉洗金鹽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秋日遣懷十六韻寄道侶
- 望麾宵繼火,書板曙懷蒸。 -- 出自唐·王灣·秋夜寓直即事懷贈蕭令公裴侍郎兼通簡南省諸
- 云里隔窗火,松下聞山磬。 -- 出自唐·錢起·杪秋南山西峰題準上人蘭若
- 水宿隨漁火,山行到竹扉。 -- 出自唐·錢起·送元評事歸山居
- 燈續生前火,爐添沒后香。 -- 出自唐·錢起·哭空寂寺玄上人(一作少林寺哭暉上人)
- 云深岳廟火,寺宿洛陽人。 -- 出自唐·司空曙·送太易上人赴東洛
- 沙上漁人火,煙中賈客舟。 -- 出自唐·李端·宿洞庭
- 夜入霜林火,寒生水寺鐘。 -- 出自唐·張祜·江西道中作三首
- 兒童隨騎火,猿鶴避歌鐘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臨江仙·竹里行廚草草
- 須要微微火力全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南鄉子·溫養象周天
- 九轉無虧火力全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南鄉子·關鎖自周天
- 百五開新火,清明尚禁煙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南歌子·風動槐龍舞
- 飲靈源,明火候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蘇幕遮·水中金
- 飲靈液,明火候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蘇幕遮·水中金
- 坎離并水火,止是筌蹄,粹然一點長存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促拍滿路花
- 坎離并水火,止是筌蹄,萃然一點長存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促拍滿路花
- 赤帝旗迎火云起,南山石裂吳牛死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夏
- 一避吳宮火,千年楚屋春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燕
- 何嘗聞堠火,唯是對煙煙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寄王江州
- 燥者欲出火,液者欲流膏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和蔡仲謀苦熱
- 蠟炬傳新火,朱欄發舊花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依韻和三月十四日清明在席呈
- 熟宜煨栗火,飲助擁爐人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黃國博遺銀魚乾二百枚
- 赤日若射火,林風不動梢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苦熱
- 我言亦爝火,豈使萬木灰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送梵才吉上人歸天臺
- 燥茗山中火,熬波海上煙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送鹽官劉少府古賢
- 半滅竹林火,數聞茅屋雞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早至穎上縣
- 山郵雖禁火,嶺樹自生煙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寒食日過荊山
- 犬鳴林外火,笛響中月村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劉秀才歸河內
- 譬彼出炎火,投薪丹焰成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明井
- 前歲嘉興火,僧居化劫灰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送僧在己歸秀州
- 轉谷逢煙火,下隰多田疇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游隱靜山
- 千門方禁火,九野自生煙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再至洛中寒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