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在第5個字的詩句
火在第五個字的詩句
- 青熒煨芋火,鼞鞳鼓簾風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夜寒起坐待旦
- 紙合磚爐火一杴,斷香欲出礙蒲簾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紙合午睡
- 衰翁守微火,稚子隔重城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子聿入城
- 朝晡兩炊火,覆藉一床氈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老境
- 登城看烽火,川迥風裂面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夜讀唐諸人詩多賦烽火者因記在山南時登城觀
- 地爐有微火,誦書到更闌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示福孫井示喜曾
- 熨斗生晨火,熏籠覆縕袍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曉枕
- 君看金鼎火,其初亦熒熒,至理存橐龠,奇功挾風霆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夜寒燃火有感
- 名藍墮劫火,鞠為瓦礫場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不入城半年矣作短歌遣興
- 一點葦間火,數(shù)聲煙外鐘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龜堂雨後作
- 石鼎烹茶火煨栗,主人坦率客情真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晝寢夢一客相過若有舊者夷粹可愛既覺作絕句
- 昆岡憐積火,河漢注清源。 -- 出自唐·杜牧·昔事文皇帝三十二韻
- 干蘆一炬火,回首是平蕪。 -- 出自唐·杜牧·臺城曲二首
- 水鄉(xiāng)初禁火,青春未老。 -- 出自宋·柳永·小鎮(zhèn)西犯·水鄉(xiāng)初禁火
- 沙頭敲石火,燒竹照漁船。 -- 出自唐·李賀·南園十三首
- 風吹云路火,雪污玉關泥。 -- 出自唐·李賀·送秦光祿北征
- 宮官燒蠟火,飛燼污鉛華。 -- 出自唐·李賀·追賦畫江潭苑四首 其三
- 炭成能然火,火過卻成灰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擬寒山拾得二十首
- 子羽一炬火,驪山三月紅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讀秦漢間事
- 魚村指暮火,酒舍瞻晨旆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寄曾子固
- 人游不附火,蟲出亦疑冰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湯泉
- 燎爐無伏火,蕙帳冷空山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題定林壁懷李叔時
- 丹灶初開火,仙桃正發(fā)花。 -- 出自唐·孟浩然·清明日宴梅道士房
- 榜人投岸火,漁子宿潭煙。 -- 出自唐·孟浩然·夜渡湘水
- 五行將禁火,十步任尋春。 -- 出自唐·孟浩然·重酬李少府見贈
- 迢迢征路火山東,山上孤云隨馬去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火山云歌送別
- 東風吹野火,暮入飛云殿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登古鄴城
- 映酒見山火,隔簾聞夜灘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陪群公龍岡寺泛舟(得盤字)
- 遙看山口火,暗渡洛川橋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鞏縣陪祭獻懿二后回孝義橋道中作
- 蕭條斷煙火,莽蒼無人境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自岐江山行至平陸驛五言二十四韻
- 夜發(fā)敲石火,山林如晝明。 -- 出自唐·柳宗元·韋道安
- 善幻迷冰火,齊諧笑柏涂。 -- 出自唐·柳宗元·同劉二十八院長述舊言懷感時書事,奉寄澧州
- 籬落隔煙火,農談四鄰夕。 -- 出自唐·柳宗元·田家三首
- 海榴開似火,先解報春風。 -- 出自唐·溫庭筠·海榴
- 司馬門前火千炬,闌干星斗天將曙。 -- 出自唐·溫庭筠·臺城曉朝曲
- 葦浦迎船火,茶山候吏塵。 -- 出自唐·溫庭筠·送北陽袁明府
- 迥戍危烽火,層巒引高節(jié)。 -- 出自唐·李世民·飲馬長城窟行
- 然云燒樹火實駢,金烏下啄赪虬卵。 -- 出自唐·韓愈·游青龍寺贈崔大補闕
- 猶堪持改火,未肯但空心。 -- 出自唐·韓愈·枯樹
- 登高望烽火,誰謂塞塵飛。 -- 出自唐·韓愈·烽火
- 惟將新賜火,向曙著朝衣。 -- 出自唐·韓愈·寒食直歸遇雨
- 卓午從他火繖張,先生別有睡為鄉(xiāng)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初秋戲作山居雜興俳體十二解
- 歸路無燈火,冰輪掛嶺隅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和羅巨濟山居十詠
- 重來十鉆火,兩省共周廬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陳安行舍人閣學挽詞三首
- 今曉難離火,平生不擁爐,只緣青女降,便與管城疏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霜寒轆轤體二首
- 公子從來火傘中,解衣未定語匆匆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玉壺餞客獨趙逵明末至,云迓族長於龍山且談
- 不文不武火力勻,閉閣下簾風不起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燒香七言
- 不須泉下火山獄,新制人間法外條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謁范參政并赴袁起巖,郡會坐中熾炭周圍,遂
- 寂寞無香火,將迎幾舫船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橫山塔
- 腳根豈無火,須上也成冰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再入城,宿張氏莊,早起,進退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