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在第4個(gè)字的詩句
火在第四個(gè)字的詩句
- 徒栽香火焚高器,太史夷猶書不歸。 -- 出自近代·汪精衛(wèi)·無題一章
- 前途聞火整裝回,又向新村值水災(zāi)。 -- 出自宋·陳藻·新村阻水
- 熒熒燈火臨書卷,續(xù)續(xù)蛙聲入桂林。 -- 出自宋·陳藻·桂堂秋夜
- 千輪佛火照層城,九陌香車擊迅霆。 -- 出自宋·劉筠·燈夕寄獻(xiàn)內(nèi)翰虢略公
- 梵樓佛火千輪出,漢畤神光百道來。 -- 出自宋·宋庠·和晏尚書宣德門侍宴觀燈
- 書隨星火落,帆拂斗牛開。 -- 出自宋·宋庠·送比部馬員外二浙提點(diǎn)刑獄
- 野橋煙火微分市,曲岸漁樵別有汀。 -- 出自宋·宋庠·晚泊白村登舟回望因成拙句寄淮陽龍圖王給事
- 魚龍吐火焰,往往出波間。 -- 出自宋·石介·蜀道自勉
- 筠窘赴火,焦頭爛骻。 -- 出自宋·石介·宋頌九首·皇祖
- 農(nóng)家煙火微,炙手粗可熱。 -- 出自宋·孔文仲·早行
- 觀中香火無官守,庭下吟{左口右名}少事功。 -- 出自宋·項(xiàng)安世·次韻和謝江陵楊縣丞投贈(zèng)四首
- 家人養(yǎng)火青楓前,過鼎一散成灰煙。 -- 出自宋·項(xiàng)安世·次韻答胡委履二首
- 只今烽火地,開辟無曠壤。 -- 出自宋·項(xiàng)安世·涉漢至隆中有感
- 一番新火試新茶,又向方橋記歲華。 -- 出自宋·項(xiàng)安世·上冢還過方橋
- 裘單擁火宜無倦,石響舟行恐不勝。 -- 出自宋·王铚·剡溪月下泛舟
- 山居香火伴殘經(jīng),幽絕全家在畫屏。 -- 出自宋·王铚·將卜山居寄懷
- 漁村積火臨沙岸,賈客連檣集市樓。 -- 出自宋·張嵲·會(huì)覽亭三首
- 稍觀漁火明,漸見行人稀。 -- 出自宋·張嵲·舟中獨(dú)夜
- 詞人歌火繖,巴客訝燒山。 -- 出自宋·張嵲·山前紅葉
- 諦觀石火光中事,慮不長於未覺時(shí)。 -- 出自宋·張嵲·余於今年二月初一日夜夢中與劉彥禮兄弟水邊
- 令嚴(yán)星火諸軍奮,直斬單于塞上歸。 -- 出自宋·呂定·扈駕
- 惜哉煙火食,滓我朝清明。 -- 出自宋·陳傅良·記夢
- 海榴如火發(fā)高藂,空斗炎炎烈日紅。 -- 出自宋·張镃·池上
- 銅爐熟火暖無煙,一盞清燈紙帳邊。 -- 出自宋·張镃·長至前夕書寄陸嚴(yán)州
- 地爐糠火熟,飽聽亂松聲。 -- 出自宋·張镃·桂隱紀(jì)詠·煨芋軒
- 客散漁火稀,冉冉吟篷孤。 -- 出自宋·葉茵·次游法喜寺韻
- 七層燈火重湖影,千尺闌干兩市聲。 -- 出自宋·葉茵·松江
- 思惟大火聚,回向六時(shí)香。 -- 出自宋·敖陶孫·六月內(nèi)喜雨詩
- 一朝入火縱粉骨,曲身得暖龍蛇伸。 -- 出自宋·敖陶孫·乞炭於馮孔武再用前韻
- 夏租星火急,處此未有策。 -- 出自宋·裘萬頃·老農(nóng)嘆
- 坐馳燈火笙歌地,知有何人一點(diǎn)明。 -- 出自宋·裘萬頃·上元憶大梵明燈二首
- 禪房燈火闇,遺像丹青落。 -- 出自宋·劉宰·東禪百韻
- 夜窗燈火秋來功,莫?dú)g辛勤髀肉消。 -- 出自宋·劉宰·勉王甥
- 天蝦撲火帆檣晚,水狗捎魚島嶼深。 -- 出自宋·樂雷發(fā)·宿金灘
- 露布星火馳,余獰悉披靡。 -- 出自宋·劉黻·梅使君守橫浦擒寇閔雨
- 地靈香火溪山護(hù),嶺近衣冠嵐霧侵。 -- 出自宋·劉黻·道源
- 鐘聞香火夕,碑隱桂杉秋。 -- 出自宋·劉黻·橫浦十詠·寶界寺
- 狻猊斷火香猶婉,促織催秋袂怯單。 -- 出自宋·陳起·秋夜懷康節(jié)
- 不作爝火燃,愿為死灰冷。 -- 出自宋·韓希孟·我質(zhì)本瑚璉,宗廟供頻蘩。一朝嬰禍難,失身
- 不作爝火燃,愿為死灰冷。 -- 出自宋·韓希孟·練裙帶詩
- 霹歷有火,摧山破岳。 -- 出自宋·龔開·宋江三十六贊
- 汝起□火燒破鐺,麥飯雜菽炮鲞羹,邱嫂拔秧哥去耕。 -- 出自宋·邵定·插田
- 不因燈火有元宵,強(qiáng)把時(shí)光慰寂寥。 -- 出自宋·連文鳳·己丑元宵
- 山廚煙火燒紅葉,水國衣裳制綠簑。 -- 出自宋·王镃·述懷
- 泥爐松火帶煙青,湯沸輕潮響瓦瓶。 -- 出自宋·王镃·仙源即事三首
- 地爐煨火柏枝香,借宿寒寮到上方。 -- 出自宋·王镃·宿香嚴(yán)院
- 雨余燈火坐茅齊,此夕田家有好懷。 -- 出自宋·林景熙·浙中饑甚六月一雨頗慰
- 紫壇醮火曉如星,獨(dú)著袞衣朝上帝。 -- 出自明·張羽·丘大卿天柱峰圖
- 七月大火流,西風(fēng)涼摵摵。 -- 出自明·徐有貞·感寓(三首)
- 江村兵火復(fù),月色似長淮。 -- 出自宋·艾可翁·兵火后野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