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在第3個字的詩句
火在第三個字的詩句
- 眉藏火電非他說,手種金蓮不自夸。 -- 出自唐·呂巖·七言
- 三候火燒金鼎寶,五符水煉玉壺漿。 -- 出自唐·呂巖·七言
- 降得火龍伏得虎,陸地通仙。 -- 出自唐·呂巖·浪淘沙·我有屋三間
- 降得火龍伏得虎,陸路神仙。 -- 出自唐·呂巖·浪淘沙·我有屋三椽
- 凡水火,尚成功,堅完萬物誰能同。 -- 出自唐·呂巖·窯頭坯歌
- 加添火候切防危,初九潛龍不可煉。 -- 出自唐·呂巖·敲爻歌
- 消息火,刀圭變,大地黃芽都長遍。 -- 出自唐·呂巖·敲爻歌
- 急下火壚叉手接,便將布袋解頭開。 -- 出自宋·華岳·贈楞枷老瑛上人
- 云烈火車天谷雨,汗淹香葛扇無風(fēng)。 -- 出自宋·華岳·熱
- 一片火,兩片火,緋衣小兒當(dāng)?shù)钭? -- 出自·***·裴炎謠
- 泉新火活費(fèi)裁排,呼奴更挈銅瓶來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再用元韻因簡縣庠諸先輩
- 星壇火伏煙霞暝,林壑春香鳥雀馴。 -- 出自唐·牟融·題道院壁
- 半夜火來知有敵,一時齊保賀蘭山。 -- 出自唐·盧汝弼·和李秀才邊庭四時怨
- 秦苑火然新賦在,越城山秀故居荒。 -- 出自唐·黃滔·傷蔣校書德山
- 名齊火浣溢山椒,誰把驚虹掛一條。 -- 出自唐·徐夤·和尚書詠泉山瀑布十二韻
- 玉爍火光爭肯變,草芳崎岸不曾秋。 -- 出自唐·徐夤·潤屋
- 田單火牛,江逌爇雞。 -- 出自唐·李瀚·蒙求
- 既傷火宅眩中門,還嗟寶渚迷長坂。 -- 出自唐·慧凈·雜言(一作義凈詩)
- 熠若火生,乍疑血滴。 -- 出自唐·孫思邈·四言詩
- 但知火候不參差,自得還丹微妙旨。 -- 出自唐·成都醉道·示胡二郎歌
- 六月火云散,蟬聲鳴樹梢。 -- 出自唐·趙璜·六月
- 茶灶火慵噓。 -- 出自元·許有壬·太常引 速可行治具
- 交梨火棗如緘惠,何必云林漓句。 -- 出自元·馬熙·摸魚子·買陂塘旋栽楊柳
- 昆岡火烈去年時,玉也灰飛。 -- 出自元·謝應(yīng)芳·一翦梅 三首寓意寄故人
- 鼻頭火出逐獐未必樂,髀里肉消騎馬良可憐。 -- 出自元·王逢·韓醴泉先輩余曲車道士邀游東歡橋釣磯巖壁既
- 沉香火暖曉寒輕。 -- 出自元·周巽·江南弄
- 水府火龍藏。 -- 出自元·王吉昌·南鄉(xiāng)子·水府火龍藏
- 煙消火滅,云收霧斂,頓成不二。 -- 出自元·王吉昌·水龍吟·慧驅(qū)茅塞開心地
- 三山火迸,九天霞燦,罩籠寶藏光現(xiàn)。 -- 出自元·王吉昌·永遇樂·智劍剛鋒
- 進(jìn)水火、抽添六陽時候。 -- 出自元·王吉昌·瑞鶴仙·煉丹成數(shù)究
- 全憑火力,逗引游魂。 -- 出自元·王吉昌·行香子 木去金
- 南天火,北淵金。 -- 出自元·王吉昌·金盞子·鎖猿心
- 在進(jìn)火、功夫抽添相亞。 -- 出自元·王吉昌·瑞鶴仙 成數(shù)造化金丹
- 地水火風(fēng)。 -- 出自元·王吉昌·放心閑 返老還童
- 丹爐火力溫。 -- 出自元·王吉昌·醉桃源·武曲廉貞武廉幽貫地天根
- 烹成火棗玉童攜。 -- 出自元·王吉昌·玩溪沙 飲刀圭
- 周天火候,要升沉飛伏,無差無錯。 -- 出自元·王吉昌·無俗念 火候不正
- 地水火風(fēng)爭勝負(fù)。 -- 出自元·梵琦·漁家傲·聽說娑婆無量苦
- 氈裘火炕寒不勝,呼吸未免髯珠凝。 -- 出自元·王寂·拙軒
- 紅爐火內(nèi)降嚴(yán)霜。 -- 出自元·山主·臨江仙·實(shí)際本來無一事
- 跳出火宅三界外,四衢露地白牛。 -- 出自元·山主·臨江仙·見了教人情慘切
- 心高火出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減字木蘭花·心低大小
- 中起火,五事并施張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滿庭芳·問修行
- 石中火隱怎生昭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瑞鷓鴣·石中火隱怎生昭
- 炎炎火焰越忙忙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瑞鷓鴣·夏季裁量十四郎
- 真水火,癸丁爐灶,丹結(jié)何疑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滿庭芳 修行
- 水兼火,坎和離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搗練子·水兼火
- 地水火風(fēng)應(yīng)化去,色聲香味怎生存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望蓬萊·修練者
- 看取火中頻取水,自然水里卻安爐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得道陽
- 太陽火、烹炮定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御街行·玉芝一味通賢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