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在第3個字的詩句
火在第三個字的詩句
- 若使火云燒得動,始應農器滿人間。 -- 出自唐·來鵠·題廬山雙劍峰
- 誰念火云千嶂里,低身猶傍鷓鴣飛。 -- 出自唐·李群玉·大庾山嶺別友人
- 地爐火暖黃昏睡,更有何人似我慵。 -- 出自宋·潘閬·宿靈隱寺
- 團于火色貝,燦極日光珠。 -- 出自宋·楊億·櫻桃
- 波穿火透本無奇,初見潮州刺史詩。 -- 出自宋·張舜民·題木居士
- 埃息火流知不晚,依然六幕自澄清。 -- 出自宋·葛立方·旅次二首
- 便須火急營春事,九十韻光一半休。 -- 出自宋·黃公度·春日書懷
- 淮南火后居民少,河北兵前戰鼓雄。 -- 出自宋·汪元量·邳州
- 村戍火明人指路,江城風靜夜鳴鉦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用東坡贈晁新城韻呈朱烏江
- 良由火棗成,內景充尺宅。 -- 出自宋·張元干·乙卯秋奉送王周士龍閣自貶所歸鼎州太夫人侍
- 沉香火底坐吹蕭。 -- 出自元·倪瓚·江城子 感舊
- 江心火電流赤虹,云凝霧結愁蟠龍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冶師行
- 齊云火天,骨肉焦冥,天子好生,一雞一犬不汝兵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大明鐃歌鼓吹曲十三篇
- 劃焉火豆爆絕弦,尚覺鶯聲在楊柳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張猩猩胡琴引
- 座中火位剉杌肉,壯士滅跡孤飛鴻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舒刺客
- 案前火勢十妖嬖,后宮春艷千花嬪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銅將軍
- 對賜火新煙,應思?禊,何地江干。 -- 出自元·姚燧·木蘭花慢 清明上已同日,亦吾生少遇,?
- 拋卻火浣衫,為把龍須麈。 -- 出自明·王叔承·黑雪行苦旱遣悶
- 嶧山火迸秦王石,世間墨本空棗梨。 -- 出自明·王叔承·石鼓歌
- 昔者火燒闕里檜,仲尼寂寞斯文墜。 -- 出自明·王叔承·震澤普濟寺觀古檜歌
- 七年火宅三車客,十里荷花兩漿人。 -- 出自明·徐渭·訪李岣嶁山人于靈隱寺
- 南方火鳥赤潑血,項長尾短飛跋躠,頭戴井冠高逵枿。 -- 出自唐·盧仝·月蝕詩
- 青松火煉翠煙凝,寒竹風搖遠天碧。 -- 出自唐·盧仝·贈徐希仁石硯別
- 嘗遭火發瞿云宅,爭得天如老氏弓。 -- 出自唐·薛能·酬泗州韋中丞埇上日寄贈兼次本韻
- 須知火盡煙無益,一夜欄邊說向僧。 -- 出自唐·薛能·圣燈
- 千船火絕寒宵半,獨聽鐘聲覺寺多。 -- 出自唐·劉言史·夜泊潤州江口
- 生成火,返本氣澄清。 -- 出自宋·陳樸·望江南/憶江南
- 文章火{左臽右炎}留千古,陳跡猶存尚可哀。 -- 出自宋·韓絳·題琴臺
- 磊落火齊珠,綴樹團紫煙。 -- 出自宋·鄭獬·感秋六首
- 只與火云張氣勢,未容霖雨解炎歊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苦熱
- 鵲爐火冷金瓶凍。 -- 出自宋·舒亶·菩薩蠻·小亭露厭風枝動
- 紅爐火熱香圍坐。 -- 出自宋·葛勝仲·虞美人·嚴陵灘畔香醪好
- 寒時火柜,春里花亭。 -- 出自宋·程大昌·韻令·是男是女
- 人間火烈更風蜚,笑殺幽人詠檜枝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閑適二首
- 逃俗火避濕,赴義鷹韝名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張秀才復留為作
- 未容火樹陪宵燕,謾說江梅擅歲華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正月十四日雪
- 旌翻火馳余,但有雙鬢皤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病起四詩·三息念
- 峻約火燎原,典午轅下駒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庾樓
- 細看火后交梨熟,不及霜中碩果新。 -- 出自宋·吳泳·壽鄒都大
- 朝同火伴去,莫獨衾裯隨。 -- 出自宋·吳泳·夫遠征
- 周天火候誑凡人,胎息縈為亦未真。 -- 出自宋·張繼先·金丹詩四十八首
- 勸君火急尋師去,莫為冤魔破道情。 -- 出自宋·張繼先·金丹詩四十八首
- 于時火流祗三日,田兆正作龜縱橫。 -- 出自宋·鄭剛中·夜聞雨聲賦古風時趙使君祈雨之翌日也
- 煙消火力寒,撥灰開韞匵。 -- 出自宋·鄭剛中·盜焚浦江龍德寺經藏與卷軸化為玉諸葛亮公談
- 灰厚火得所,山深風奈何。 -- 出自宋·鄭剛中·山齋疏陋每焚香旁舍聞之而齋中不甚覺蓋香隨
- 夜起火光迷鳳闕,鉦鼓砰轟地欲裂。 -- 出自宋·鄧肅·靖康迎駕行
- 乘時火初流,執熱病未脫。 -- 出自宋·林季仲·秋熱次高仲貽韻
- 好同火棗供嘉品,端此蟠桃味更長。 -- 出自宋·馮時行·盧秀才家食梨
- 誰問火云揮汗,要看易水搖寒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朝中措·一封清詔下金鸞
- 金柔火老轉清商,已近蟾華冉冉光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臺城雜詩七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