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在第3個字的詩句
火在第三個字的詩句
- 漁舟火影寒歸浦,驛路鈴聲夜過山。 -- 出自唐·杜荀鶴·秋宿臨江驛
- 金柔火老,欲避幾天地。 -- 出自宋·李之儀·驀山溪·金柔火老
- 撥盡火邊灰,攪愁腸、飛花舞絮。 -- 出自宋·李之儀·驀山溪·晚來寒甚
- 分張火力燒金灶,拂拭苔痕洗酒瓶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寄懷華陽道士
- 水多火少失功夫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西江月·水火運來周歲
- 透出火龍歸造化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漁家傲·我有光珠無買價
- 煙飛火舉畢嚴禋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六州
- 丹爐火滅,琴房人靜,風自調弦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賀圣朝 此首前尚有賀圣朝夕陽沈后一首亦未
- 一爐火滅一爐丹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吳音子
- 須憑火,煉流珠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逍遙樂·天邊月
- 休貪火院,早早修取上天堂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上平西·這無常
- 六月火云天不雨,請君來此憑闌干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寒亭
- 拋離火院夫兒女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繡薄眉
- 唯時火德君道明,粵南祝融孝所生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贈陳孝子庸
- 莫言火種無多利,禾明年似亂麻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畬田詞
- 再逢火德王,復睹漢官儀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觀棋大吟
- 況燈火樓臺近元宵,似不減年時,袖中香味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洞仙歌·溫江異果
- 愁悶火,時間滅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千秋歲·玉京仙侶
- 指窮火巳傳,豈待得薪炳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飲酒二十首同蘇翰林先生次韻追和陶淵明十三
- 修丹火候未曾聞。 -- 出自宋·張伯端·西江月·不辨五行四象
- 只因火力調和后,種得黃芽漸長成。 -- 出自宋·張伯端·絕句六十四首
- 木生火,金生水,水火須分前后隊。 -- 出自宋·張伯端·石橋歌
- 一霎火焰飛,真人自出現。 -- 出自宋·張伯端·五言
- 僧房火可親,此樂行且謀。 -- 出自宋·陳師道·和鮮于大受崇先觀餞別曾元中
- 誰信火傳棄舊,物禪迎新,弄我真同兒戲。 -- 出自元·姬翼·玉女搖仙佩
- 看劫火、殘灰自舞,瓊樓珠館成塵土。 -- 出自·沈祖棻·霜葉飛 歲次己卯。余臥疾巴縣界石場,由春
- 來炎火兮爛煒煌,馭回祿兮驂畢方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愬魃:
- 龍銜火樹千燈艷,雞踏蓮花萬歲春。 -- 出自唐·張說·雜曲歌辭·踏歌詞
- 平臺火樹連上陽,紫炬紅輪十二行。 -- 出自唐·張說·安樂郡主花燭行
- 連營火百里,縱觀人千重。 -- 出自唐·張說·奉和圣制過晉陽宮應制
- 百里火幡焰焰,千行云騎霏霏。 -- 出自唐·張說·破陳樂詞二首
- 龍銜火樹千重焰,雞踏蓮花萬歲春。 -- 出自唐·張說·十五日夜御前口號踏歌詞二首
- 譬如火灸膚,暫忍久莫禁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寄孫莘老
- 夷陵火焰滅,長平生氣低。 -- 出自唐·曹鄴·過白起墓
- 沈香火冷小妝殘,半衾輕夢濃如酒。 -- 出自宋·毛滂·踏莎行 元夕
- 九枝火樹連金狄,萬里霜輪上碧珰。 -- 出自宋·錢惟演·燈夕寄獻內翰虢略公
- 平安火又流。 -- 出自宋·劉辰翁·唐多令·殘日下瓜洲
- 夢燈火、揚州化城。 -- 出自宋·劉辰翁·太常引·便晴也是不曾晴
- 嘆燈火,今蕭索,尚淹留。 -- 出自宋·劉過·六州歌頭·鎮長淮
- 漢家火德接天弦,秘計奇謀堪任相。 -- 出自宋·劉過·呈陳總領五首
- 牛糞火堆煨芋熟,時時拾得懶殘馀。 -- 出自宋·劉過·簡能仁禮老
- 煨爐火活蹲鴟熟,沸鼎茶香蚯蚓鳴。 -- 出自宋·劉過·監官借沈氏屋
- 六月火云燒萬里,夜來風細似秋深。 -- 出自宋·王琪·垂虹亭
- 蒼碑火剝裂,畫壁雨蘭干。 -- 出自宋·韓維·謁漢高帝廟
- 六月火云飛不盡,誰知此處獨清寒。 -- 出自宋·徐照·題永州唐德明竹園
- 精炎火焚林,物溺水赴壑。 -- 出自宋·包恢·病中口占
- 遠舍火明樹,寒天露濕衣。 -- 出自宋·蘇泂·歸自陶山舟中示暹侄
- 鳶肩火色非吾事,牛背煙霏在眼中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轉孫初生程弟有詩次韻時予頭風適愈
- 自親火候瀹魚眼,帶生芼入晴云碗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豆苗
- 雪融火齊驪珠冷,粟起丹砂鶴頂殷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效茶山詠楊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