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在第3個字的詩句
火在第三個字的詩句
- 地水火風亦假名,十二緣生如兔角。 -- 出自宋·釋印肅·頌證道歌·證道歌
- 更入火輪并剉碓,牛頭獄卒臠肝心。 -- 出自宋·釋印肅·頌證道歌·證道歌
- 趙州火急要人成,大眾渾無半眼窺。 -- 出自宋·釋印肅·頌古九十八首
- 自心火急,無人通報。 -- 出自宋·釋印肅·普庵家寶
- 地水火風和一性,剎塵無間體含融。 -- 出自宋·釋印肅·洪鐘歌
- 直饒火急翻身,四大海水早已傾在汝耳里。 -- 出自宋·釋原妙·偈頌六十七首
- 一朝火滅煙消后,鼻孔依前向下垂。 -- 出自宋·釋原妙·偈頌六十七首其六十六五
- 木有火傷身,人有火傷神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偈頌二百零五首
- 木無火不生,人無火不成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偈頌二百零五首
- 玉經火而愈潤,蓮秀水而常乾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
- 地水火風,因緣會同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
- 地水火風休假藉,一切不留還脫灑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偈頌七十八首
- 大地火發,間不容發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頌古二十一首
- 這一火絡,邪法難扶。 -- 出自宋·釋智愚·龐居士闔家都去圖贊
- 六月火云燒碧空,雷聲忽震三千界。 -- 出自宋·釋宗杲·偈頌十四首
- 一一火燒之,皆令其洞赤。 -- 出自宋·釋遵式·誡酒肉慈慧法門
- 明細火,倚孤松,但愿樽中酒不空。 -- 出自宋·宋高宗·漁父詞
- 夜深火炬渾無用,長是天教月送還。 -- 出自宋·陶夢桂·游水福二首
- 煌煌火德千載期,赤帝之子張赤旗。 -- 出自宋·王阮·龍塘晚游一首
- 南方火老不告疲,秋物過半新涼時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和監丞去歲賦巖桂
- 原頭火燒去不盡,天外春意來無窮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陳長卿以詩見別依韻
- 若非火岳□□地,那得吾師住久長。 -- 出自宋·王正已·贈蘊上人
- 萬井火熬波裹雪,十州雷送雨前春。 -- 出自宋·吳沆·句
- 單丁火亦追,光戶租盡刷。 -- 出自宋·五邁·親舊問盜作詩四十韻以答之說要備野史之錄
- 別來火云張,今見霜宇凈。 -- 出自宋·五邁·題洪和觀靜齋
- 發窯火以堅,百栽一二占。 -- 出自宋·謝景初·觀上林垍器
- 地水火風分裂時,親書贈予黃葛布。 -- 出自宋·徐敏子·呈癡絕庵主頌
- 木酸火炎兩不用,清流自沸跳明珠。 -- 出自宋·顏克宗·蕉溪溫泉
- 公命火攻列火傘,船焦楫爛無逃門。 -- 出自宋·員興宗·歌兩淮
- 地爐火軟湯初沸,先約梅花小賦詩。 -- 出自宋·張煒·謝瑜首座寄黃龍茶
- 當其火然時,炎炎已煌熒。 -- 出自宋·章粲·絜矩書院示學子
- 一時火熾俄燼煨,惟有陋俗知營財。 -- 出自宋·趙瞻·魏文侯城
- 養茶火候不須忙。 -- 出自元·洪希文·阮郎歸 焙茶
- 雕題火老鎪金珥,漆齒酋王冠玉麟。 -- 出自明·顧彧·無題(二首)
- 銀花火樹開佳節,遂令觀者相環列。 -- 出自明·皇甫汸·長安十六夜歌
- 紅簇火城丞相至,錦翻晴晝買臣歸。 -- 出自明·九皋聲公·花殤
- 地爐火冷席無氈,短衣百結雙履穿。 -- 出自明·藍智·雨中柬王幼度
- 鳶肩火色萬里壯,虎氣電目千夫強。 -- 出自明·劉炳·義士歌
- 青藜火暖西風勁,白玉堂深晝漏清。 -- 出自明·陸深·秋懷(四首)
- 龍須火槍雜羽箭,騰煙迷目衣皆穿。 -- 出自明·陸之裘·庚子紀事
- 雷驅火衛出三邊,虎驟龍騰歸萬里。 -- 出自明·馬汝驥·邵園行
- 是時火龍行空燒赤鱗,?金浴鐵無纖塵。 -- 出自明·馬之駿·劉將軍歌送勛甫帥師援遼
- 縱使火龍蟠地軸,莫教鐵騎過天河。 -- 出自明·茅大方·寄淮安守將梅都尉
- 博山火爇凝絳煙,霓旌導騎來容與。 -- 出自明·全室宗泐·交門歌
- 自看火候蒸茶熟,野鹿銜筐送下山。 -- 出自明·施漸·贈歐道士賣茶
- 千株火樹爭明月,萬炬金蓮斗彩虹。 -- 出自明·孫蕡·驪山老妓行(補唐天寶遺事,戲效白樂天作)
- 屯蒙火足金母嘯,卦氣白白升黃庭。 -- 出自明·孫蕡·贈皇甫隱士文遠
- 一炷火力透,貫串速如箭。 -- 出自明·陶安·龜頭山
- 何必火書廬其居,然后鄒魯文教昌。 -- 出自明·陶安·送僧芳蘭谷住持明招寺
- 燒殤火傍低星滅,賽社鉦隨戍鼓殘。 -- 出自明·王跂·歲盡二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