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在第3個字的詩句
火在第三個字的詩句
- 吳宮火起焚巢窠,炎洲逐翠遭網羅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野田黃雀行
- 應須火急回征棹,一片辭枝可得粘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常潤道中有懷錢塘寄述古五首
- 作詩火急追亡逋,清景一失后難摹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臘日游孤山訪惠勤惠思二僧
- 何當火急傳家法,欲見誠懸筆諫時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柳氏二外甥求筆跡
- 牛糞火中燒芋子,山人更吃懶殘殘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除夕,訪子野食燒芋,戲作
- 地爐火暖猶無奈,怪得山林酒價高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雪詩八首
- 霜乾火烈聲爆野,飛走無路號且呀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司竹監燒葦園因召都巡檢柴貽勖左藏以其徒會
- 燈青火冷不成眠,一夜捻須吟喜雪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和柳子玉喜雪次韻仍呈述古
- 惟當火急作新詩,一醉兩翁勝酒美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將至筠先寄遲適遠三猶子
- 郁攸火山烈,觱沸湯泉注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詠湯泉
- 西南火星如彈丸,角尾奕奕蒼龍蟠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和子由中秋見月
- )敲火發山泉,烹茶避林樾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游惠山(并敘)
- 君如火上煙,火盡君乃別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和陶影答形
- 齊王火冒三千丈,抓了酒徒付鼎烹。 -- 出自·毛澤東·七言詩·戲改李白梁父吟
- 六月火云時,一見森毛發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生查子 簡吳子似縣尉
- 桃飄火焰焰,梨墮雪漠漠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落花
- 夜長火消盡,歲暮雨凝結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送兄弟回雪夜
- 只見火光燒潤屋,不聞風浪覆虛舟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感興二首
- 外強火未退,中銳金方戰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新秋喜涼因寄兵部楊侍郎
- 酒酣火暖與君言,何事入關又出關?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送張山人歸嵩陽
- 欲知火宅焚燒苦,方寸如今化作灰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贈曇禪師 夢中作
- 劫風火起燒荒宅,苦海波生蕩破船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寓言題僧
- 岸上火兮相迎,將夜入兮邊城。 -- 出自唐·王維·雙黃鵠歌送別(時為節度判官,在涼州作)
- 溪柴火軟蠻氈暖,我與貍奴不出門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
- 灰中火如螢,燎原從此始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雜興
- 炷香火要深,作墨手當緩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雜興
- 香岫火深生細靄,硯池風過起微瀾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題齋壁
- 從醫火攻固下策,遣化飯香方普熏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病中雜詠十首
- 長安火云行日車,此間暑氣一點無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堂中以大盆漬白蓮花石菖蒲翛然無復暑意睡起
- 灰深火可宿,炷小燈耐久,長流故不腐,易成必速朽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戊辰歲除前五日作新歲八十有五矣
- 松肪火暖眠僧榻,芋糝羹香擁地爐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正月二十八日大雪過若耶溪至云門山中
- 篝爐火著衣初暖,爨釜薪乾粥已成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冬朝
- 寒爐火半銷,壞壁燈欲死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十一月二十二日夜待子聿未歸
- 地爐火死凍腳硬,欲作薄粥愁空槍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獨處
- 篝爐火暖床敷穩,臥聽黃鴉谷谷聲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杭頭晚興嚴州
- 計出火攻傷老病,臥聞鳶墜嘆蠻煙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久病灼艾後獨臥有感
- 牧童火入九泉底,燒作灰時猶未枯。 -- 出自唐·杜牧·過驪山作
- 沉香火暖茱萸煙,酒觥綰帶新承歡。 -- 出自唐·李賀·屏風曲
- 沈香火暖茱萸煙,酒觥綰帶新承歡。 -- 出自唐·李賀·屏風曲
- 為問火城將策試,何如云屋聽窗知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次韻酬府推仲通學士雪中見寄
- 日共火云退,風兼水氣涼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夏夜舟中頗涼因有所感
- 金鴨火銷沈水冷,悠悠殘夢鳥聲中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日西
- 五月火云屯,氣燒天地紅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送祁樂歸河東
- 豈知火維地荒絕,漲海連天沸天熱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答圣俞白鸚鵡雜言
- 勸君火急添功用,趁取當時二妙聲。 -- 出自唐·柳宗元·疊后
- 原頭火燒靜兀兀,野雉畏鷹出復沒。 -- 出自唐·韓愈·雉帶箭
- 或如火熹焰,或若氣饙餾。 -- 出自唐·韓愈·南山詩
- 忽然火冷霧亦滅,只見紅爐堆白雪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雪曉舟中生火二首
- 地爐火暖燈花喜,且只移家住醉鄉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燈下讀山谷詩
- 到得火輪相暖熱,山霏特地碧朦朧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後一月再宿城外野店,夙興入城,謁益公二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