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在第12個字的詩句
火在第一十二個字的詩句
- 如何向日緣褒姒,無事蓬蓬火又燃。 -- 出自宋·馬之純·烽火臺
- 三年鼠竊例皆然,以薪救火火彌盛。 -- 出自宋·梅摯·和王益新繁縣東湖瑞蓮歌
- 擬心湊泊終難見,須信蓮開火里花。 -- 出自宋·釋崇岳·偈頌一百二十三首
- 焦磚打著連底凍,赤眼撞著火柴頭。 -- 出自宋·釋崇岳·偈頌一百二十三首
- 當言不避截舌,當爐不避猛火。 -- 出自宋·釋道昌·頌古五十七首
- 金佛木佛泥佛,度爐度水度火。 -- 出自宋·釋道顏·頌古
- 九年面壁無人會,玉兔金烏火裹旋。 -- 出自宋·釋法全·頌古十九首
- 焦磚打著蓮底凍,赤眼撞著火柴頭。 -- 出自宋·釋法薰·偈傾一百三十三首
- 日暖婆娑林下行,天寒堆危火邊坐。 -- 出自宋·釋慧空·煨芋
- 禪人描貌邈將來,大蟲頭上火把。 -- 出自宋·釋慧遠·禪人寫師真請贊
- 二百年前江西湖南殺人放火,三千里外山東河北奪鼓攙旗。 -- 出自宋·釋慧遠·臨濟和尚贊
- 驀然合著大石調,斬新臘月火燒山。 -- 出自宋·釋慧遠·香林遠和尚贊
- {假去亻加王}玉已經三日火,探珠曾下九重淵。 -- 出自宋·釋普濟·偈頌六十五首
- 病叟今年六十六,死日將至,火化好,土化好。 -- 出自宋·釋如珙·塔銘
- 然后向者里拈起,謂之衲僧火柴頭。 -- 出自宋·釋如凈·偈頌三十四首
- 雖云博飯栽田,何似歸堂向火,靜悄悄,暖烘烘。 -- 出自宋·釋紹曇·偈頌一百零二首
- 無端刺腦膠盆,日夜烹煎家火。 -- 出自宋·釋紹曇·偈頌一百零二首
- 掙撰出來噇缽酒,郴州六月火云寒。 -- 出自宋·釋紹曇·泉大道贊
- 乳峰今日開爐,不會挑灰撥火。 -- 出自宋·釋師范·偈頌一百四十一首
- 熱則到處乘涼,寒則圍爐向火。 -- 出自宋·釋師范·偈頌一百四十一首
- 佛法有底商量,各自歸堂向火。 -- 出自宋·釋師范·偈頌一百四十一首
- 大家疊足挨肩,共向無煙宿火。 -- 出自宋·釋師范·偈頌七十六首
- 土宿夜游南贍部,泥牛腳下火星飛。 -- 出自宋·釋嗣宗·頌古二十六首
- 西在此土誰知己,夜半優曇火裹開。 -- 出自宋·釋曇華·頌古十首
- 墻頭盧橘金丸重,籬角楊梅火齊圓。 -- 出自宋·釋文珦·身閑
- 只將此語報深恩,朵朵紅蓮火里發。 -- 出自宋·釋咸杰·偈頌四首
- 閻公問汝將何答,未免刀山火焰林。 -- 出自宋·釋印肅·偈頌三十首
- 三祗一念湯消雪,萬行須臾火爍冰。 -- 出自宋·釋印肅·大圓智鏡
- 一下蘭橈驀口鞭,大洋海底火燒天。 -- 出自宋·釋元聰·頌古八首
- 修竹眾苦人難到,六指重來火后尋。 -- 出自宋·釋云岫·悼清藏主
- 昔年謬向途中覓,今日觀來火里冰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偈十首
- 笑里憑誰眼豁開,龜毛須向火中栽。 -- 出自宋·釋智深·頌古十二首
- 林下雅為方外客,人間堪作火中蓮。 -- 出自宋·釋重顯·三寶贊其三·僧寶
- 姹女已歸霄漢去,獃郎猶向火邊棲。 -- 出自宋·釋宗演·頌古十七首
- 冷灰堆里忽豆爆,大地通紅火一爐。 -- 出自宋·釋祖欽·偈頌一百二十三首
- 千家桑梓兵余痛,十世松楸火后悲。 -- 出自宋·舒岳祥·歸故園
- 又聞鄞騎入連山,搜捕鄉兵火廬室。 -- 出自宋·舒岳祥·曉霜成花日色凄淡炙背南檐記所聞見
- 酒開愁緒湯澆雪,書潤枯腸火養丹。 -- 出自宋·舒岳祥·正仲入鄞敘懷送別二首1
- 昨者臨分勤造請,是時暑退火星中。 -- 出自宋·蘇籀·次韻趙德載大監餞行之什
- 主張名教殫才智,王霸蟠煎火上膏。 -- 出自宋·蘇籀·勉旃一首
- 古汴寒灰不可溫,熒熒孤嶼火猶存。 -- 出自宋·王朝佐·清輝堂
- 石甃陰生寒水玉,天燈爍散火云山。 -- 出自宋·王阮·次韻庸齋納涼一首
- 菽韭盤空春睡起,伯仁還遇火攻時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奉酬秀實報章外以前韻示謔且聞灼艾次韻
- 凄涼六籍寒灰里,宿得咸陽火一星。 -- 出自宋·蕭澥·讀秦紀
- 速死趨亡皆自取,鮑魚才歇火咸陽。 -- 出自宋·徐鈞·始皇
- 更煩大眾打圓相,撥取青蓮火里灰。 -- 出自宋·徐敏子·呈癡絕庵主頌
- 郃占逖應星舒彩,欒噀端聆火撲燃。 -- 出自宋·薛田·成都書事百韻
- 攬轡來時柳未煙,榴花又見火初然。 -- 出自宋·楊公遠·餞王書史
- 支離田父煙蓑濕,辟易炎官火傘伴。 -- 出自宋·袁說友·鄂渚得雨
- 謀身豈為金丹秘,去國應知火祚移。 -- 出自宋·張異·題梅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