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在第11個字的詩句
火在第一十一個字的詩句
- 學道難成,無明觸處生煙火。 -- 出自元·尹志平·點絳唇·學道難成
- 八州生靈數百萬,拔出水火行中逵。 -- 出自明·宋濂·送錢允一還天臺詩(并序)
- 大漢衣冠余百劫,中原烽火似當時;死而后已同肝膽,海內飛傳蕩寇旗! -- 出自·老舍·沔縣謁武侯祠
- 飲露餐風不記年,越南烽火又春天。 -- 出自·老舍·鐮倉大佛
- 十丈莊嚴百煉身,幾朝劫火淚成塵。 -- 出自·老舍·鐮倉大佛
- 仰首青山俯首城,參差燈火萬珠明。 -- 出自·老舍·京都見初月
- 革命風雷神鬼驚,旗紅如火大刀橫。 -- 出自·老舍·北戴河贈四友詩 贈陽翰笙
- 我當枕簟臥其下,暮續膏火朝忘炊。 -- 出自宋·蘇洵·與可許惠所畫舒景以詩督之
- 前古英雄俱寂寞,黃昏燈火自諠嘩。 -- 出自宋·真山民·留槎閣寓感
- 秋有桑麻生事足,夜無烽火戍樓閑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送唐都憲出鎮薊州諸關
- 白紙黃墳野草生,柳煙桐火照清明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茶陵竹枝歌(十首)
- 日出扶筇天地喜,云深撥火鬼神看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積雨寫懷
- 掌故不來光影暮,尚書再火伏生家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詠史上·伏生
- 盡道李斯焚典籍,不知吹火是商君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詠史上·商鞅
- 鑒在機先已是遲,電光石火亦難追。 -- 出自宋·釋普度·送鑒上人
- 傀{礧石換亻}棚頭,全火只候。 -- 出自宋·釋師觀·頌古十七首
- 無伏無臘壺中天,不煙不火壺中仙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賀德慶陳倅生朝
- 亙野桑麻水旱余,連村煙火兵戈后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送陳待制自富沙移守京口
- 去雁來鴻如互避,稚金老火若交爭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五凌晨七月閑賦
- 瓦鼎野蔬將獻供,地壚松火漸無煙。 -- 出自明·憨山大師·山居
- [姑洗為羽]于赫我宋,以火德王。 -- 出自隋·佚名·紹興祀大火十二首
- [圜鐘為宮]燁燁我宋,火德所畏。 -- 出自隋·佚名·出火祀大辰十二首
- 千年玉鼠化蝙蝠,下撲炬火如飛烏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姑蘇雜詠 洞庭山
- 沽酒來尋水驛門,鄰船燈火語黃昏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舟次丹陽驛
- 煙月籠沙客未眠,歌聲燈火酒家前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將赴金陵始出閶門夜泊(二首)
- 方喜神光射天下,忽驚烽火到甘泉。 -- 出自宋·晁說之·我生
- 樹杪鴉兵催急棹,渡頭漁火鎖寒煙。 -- 出自宋·鄭會·將抵家遇雨
- 君特未知其趣耳,若還知、火急來投社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賀新郎·拂袖歸來也
- 舊時廣野無城處,而今烽火列屯戌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筑城行
- 楚俗不知黃面老,家家香火事湘僧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湘中口占四首
- 邊地烽煙差向里,中州燈火尚承平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燈夕二首
- 已是濕灰并槁木,不知榆火與楊花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寒食二首
- 柱史荒壇僅有名,可能香火似承平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蒙恩復畀明道祠寄呈趙克勤吏部三首
- 侯念牧芻無德色,仆尸香火有慚顏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喜雨二首柬張使君
- 識草木名須博覽,夜窗燈火恰新涼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次竹溪韻跋志仁工部柞木詩
- 雖非補造化筆,不似食煙火人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試筆六言二首
- 無奈筆端塵俗在,更呼活火發銅瓶。 -- 出自宋·曾幾·李相公餉建溪新茗奉寄
- 開尊匕箸須一洗,破卷燈火尤相妨。 -- 出自宋·曾幾·蚊蠅擾甚戲作
- 曾向雷塘寄掩扉,荀家燈火有馀輝。 -- 出自唐·趙嘏·送盧緘歸揚州
- 露下銀河雁度頻,囊中壚火幾時真。 -- 出自宋·譚用之·秋夜同友人話舊
- 閑頌國風文字古,靜消心火夢魂涼。 -- 出自宋·譚用之·貽凈居寺新及第
- 一道山川寒色遠,萬家煙火夕陽深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和張屯田秋晚靈峰東閣閑望
- 詩已就成終夕去,遠村燈火一星星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閑居院上方晚景
- 黃人頓駕留天中,金鴉吐火燒碧空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苦熱行
- 子舍光榮身壯健,只將香火事華嚴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江原張景通善頌堂
- 提之滿空若曳帛,雹風電火相卷射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許中正捕龍雷
- 幾樹山櫻曲檻前,花開如火葉如煙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和子山種花
- 丞相英靈消未消,絳帷燈火颯寒飆。 -- 出自明·邊貢·謁文山祠
- 破艦已風方洶洶,積薪未火又悠悠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同孫子直和李參政東園韻十絕
- 骨肉團欒窮亦好,誰能膏火自煎熬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次虞憲日近即事五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