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在第11個字的詩句
火在第一十一個字的詩句
- 一命鴻毛徒許國,單身螢火若驚秋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三年
- 笑看家人競時節,爭持新火照清明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清明臥病有感二首
- 真人嗒然吾喪我,能使炎火為寒灰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踵息齋
- 酒市歌呼迷客醉,畫樓燈火暗更殘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都梁夜景
- 城中赤日風吹沙,老鴉銜火燒竹屋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不雨
- 強起相逢酒未醒,殘膏宿火尚熒熒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上元旦早起贈同游者
- 酒香入戶推枕起,剔燈吹火燃銅盂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自南京之陳宿柘城
- 苕霅清秋水底天,夜帆燈火客高眠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霅溪道至四安鎮
- 我亦云山閑衲子,平生香火舊因緣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寓寺八首
- 空江冷落野云重,村中鬼火微如星。 -- 出自唐·張泌·春江雨
- 為看青玉五枝燈,蟠螭吐火光欲絕。 -- 出自唐·李頎·王母歌
- 何處寄煙歸草色,誰家送火在花枝。 -- 出自唐·曹松·鐘陵寒食日與同年裴顏李先輩鄭校書郊外閑游
- 櫟塢炭煙晴過嶺,蓼村漁火夜移灣。 -- 出自唐·許渾·訪別韋隱居不值
- 自翦青莎織雨衣,南峰煙火是柴扉。 -- 出自唐·許渾·村舍二首
- 持杯收水水已覆,徙薪避火火更燔。 -- 出自唐·李益·漢宮少年行
- 曾向雷塘寄掩扉,荀家燈火有余輝。 -- 出自唐·薛逢·送盧緘歸揚州
- 邊鎮戍歌連夜動,京城燎火徹明開。 -- 出自唐·張說·幽州新歲作
- 想其根源發聲勢,如縱烈火燒千雷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贈黃任道
- 多事鬢毛隨節換,盡情燈火向人明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除夜二首
- 莫對清尊追往事,更催新火續馀歡。 -- 出自宋·毛滂·浣溪沙
- 白鹿原東曉色中,人家新火翠煙濃。 -- 出自宋·魏野·清明日離藍田白鹿原寄王太博
- 欲和新詩無好語,竹窗燈火夜晶熒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八冬苦雨禱晴幸應劉若訥惠詩為賀因次其韻
- 淮岸西風晚更急,似傳烽火過江南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次韻五季夷時同宿蔣山
- 細柳連營石塹牢,平安狼火赤星高。 -- 出自唐·鮑溶·贈李黯將軍
- 泉宮一閉秦國喪,牧童弄火驪山上。 -- 出自唐·鮑溶·倚瑟行
- 遠客閑心無處所,獨添香火望虛空。 -- 出自唐·鮑溶·贈真公影堂
- 恃寵嬌多得自由,驪山舉火戲諸侯。 -- 出自唐·胡曾·詠史詩·褒城
- 醮罷層霄鶴吹分,夜壇香火鏤真文。 -- 出自宋·夏竦·本宮投龍簡中使
- 心到靈源千慮息,氣隨真火百骸通。 -- 出自宋·韓維·送太素南游
- 夜放笙歌喧紫陌,春邀燈火上紅樓。 -- 出自宋·仲殊·望江南/憶江南
- 笑疾禪癡今在否,風燈石火同飄忽。 -- 出自宋·呂渭老·滿江紅·山繞吳城
- 今日丹青拜荊國,草堂香火已無多。 -- 出自宋·蘇泂·金陵雜興二百首
- 時時敲門小童至,輟書倚火再三讀。 -- 出自宋·蘇泂·春日懷詹梁
- 且偎隨、補破遮寒,燒榾柮火。 -- 出自宋·葛長庚·永遇樂·懶散家風
- 打門聲急誰氏子,束蘊乞火霜風寒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三虎行
- 頓有園林春富貴,略無燈火夜闌珊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上元大雪重賦
- 田彼南山多種豆,不愁饑火苦相煎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次韻閒中
- 旋墐山寮準備冬,石爐松火盡從容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墐屋
- 見說與君同一格,數篇到火卻休焚。 -- 出自唐·姚合·寄李干
- 帶雪野風吹旅思,入云山火照行衣。 -- 出自宋·伍喬·冬日道中
- 禁近恩波蒙葬地,內家香火傍撣燈。 -- 出自清·錢謙益·碧云寺
- 清靜無為鼎內,覺心中真火,下降腎堂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滿庭芳·見人錯失
- 浮華不堅不固,似浮漚、石火風燈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滿庭芳·人居浮世
- 固養本根源,決要水中生火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無夢令·潑殺無明業火
- 采戰神丹散失,服還元、水火不當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滿庭芳 贈汝車趙三仙
- 自然成造化,木金間隔,水火潺ё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滿庭芳 覺覺覺
- 多迷房中之術,服還元、水火為憑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滿庭芳 贈姜師兄
- 燒鍋灶不可遲遲,便頻添火燭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清心鏡 示當廚造面者
- 雖是旗槍為絕品,亦憑水火結良緣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瑞鷓鴣 詠茶
- 日日煉心烹藥鼎,時時運火補丹田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玩丹砂 思郝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