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在第11個字的詩句
火在第一十一個字的詩句
- 又思古廟風雨時,香爐無火紙錢飛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云游歌
- 敕紫虛元君降攝,急急如火鈴大帥律令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木郎祈雨咒
- 陽日起頭陰日積,分明陽火與陰符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萬法歸一歌
- 鐵像面壁蕭蕭然,瓦爐無火古殿前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仙巖行
- 摩挲醉眼欄干東,茶鐺無火召玉童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清勝軒夜話
- 神水華池養白鴉,玉爐進火結丹砂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贊歷代天師·第十八代諱士元字仲良
- 峰頭有人名(外囗里力)火,洞泉飄出松花老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贈玉隆王直歲游武當山
- 九竅可風壇墠暖,二時失火藥材枯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呈萬菴十章·爐鼎
- 雪里僧伽已寂然,不知香火幾何年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謁雩都靈濟大師
- 博山霧合春蒙蒙,玉絪搖火生長虹,翠蕩紅翻如夢中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白苧詞(二首)
- 雨砌蟬花粘碧草,風檐螢火出蒼苔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夏日雜興(四首)
- 野宿狐貍鳴戶外,巢居煙火出云端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丙申歲十月還鄉作(五首)
- 萬里羽書來未絕,五關烽火晝仍傳。 -- 出自唐·戴叔倫·行營送馬侍御
- 日暮相將帶雨歸,田家煙火微茫濕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五歌·放牛
- 曉梵陽烏當石磬,夜禪陰火照田衣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和襲美重送圓載上人歸日本國
- 潮落夜江斜月里,兩三星火是瓜洲。 -- 出自唐·張祜·題金陵渡
- 六月翠蓂飛六莢,流空大火將西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臨江仙·六月翠蓂飛六莢
- 為透入凡胎,五行圈*,四火拘囚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木蘭花慢·本輕清體妙
- 子午二門開卯酉,四時運火合乾坤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望江南 以上二首,依托陶隱居,見金液還丹
- 茶葉煮湯勝茗椀,栗花然火稱松關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題清隱堂
- 許昌斷碣稱最佳,已經田火侵鉤畫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涇尉徐絳於其廨得魯公破碑二十六字近又於碑
- 不畏雪霜何太甚,繁英如火滿枝燃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和十一月八日圃人獻小桃花二絕
- 閶闔前臨萬歲山,燭龍銜火夜珠還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上元從主人登尚書省東樓
- 戢戢車徒九門盛,寥寥煙火萬家微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依韻和李舍人旅中寒食感事
- 亦笑煬帝造樓摘星放螢火,錦帆落檣旗建杠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平山堂雜言
- 白紙糊窗堪聽雪,紅爐著火別藏春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今冬
- 乘興偶來心更適,歸時燈火欲棲鴉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病起至幽谷二首
- 滿袖塵埃回俗步,一爐香火隔禪林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朗上人見訪復謁不還留刺而還有詩見謝依韻和
- 謫宦門欄偏冷落,山城燈火苦蕭疏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上元夜作
- 相闊夏秋聞甚事,可親燈火讀何書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二十九日依韻和洛陽陸剛叔主簿見贈
- 洛城雪片大如手,爐中無火樽無酒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謝西臺張元伯雪中送詩
- 萊州石鼎青琉璃,地壚宿火風鳴枝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題李偁推官頤齋
- 緡城之西物色古,霹靂野火燒墻堵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賈碩秀才得兩圭有邸
- 鼎內若無真種子,猶將水火煮空鐺。 -- 出自宋·張伯端·絕句六十四首
- 若到一陽來起復,便堪進火莫延遲。 -- 出自宋·張伯端·絕句六十四首
- 到此金砂須沐浴,若還加火必傾危。 -- 出自宋·張伯端·絕句六十四首
- 首尾須教用武烹,中間文火溫溫煮。 -- 出自宋·張伯端·煉鉛火候
- 無晝夜,要綿綿,聚散周天火候全。 -- 出自宋·張伯端·石橋歌
- 是時積陰又黃昏,叫鬧索火驚四鄰。 -- 出自宋·陳師道·答黃生
- 百念皆空習尚存,稍修香火踏空門。 -- 出自宋·陳師道·酬智叔見戲二首
- 得意歸來期可數,榴花如火照高標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入京到西渡
- 曉對山翁坐破窗,地爐撥火兩相忘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周翁留飲酒
- 識破機關便出林,滿天劫火可能侵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東隱退永固齡叟留之慈云西堂
- 落日孤煙水繞村,山家燈火已昏昏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次韻童尚質
- 講透精光圖上點,默收塵火座閒埋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筠溪八景詩·設僧龍湫
- 欲借昏燈延急景,已拚劫火了來春。 -- 出自當代·錢鐘書·己卯除夕
- 一棹蒹葭初艤處,依前燈火高城。 -- 出自·沈祖棻·臨江仙·一棹蒹葭初艤處
- 欲射狼星把弓箭,休將螢火讀詩書。 -- 出自唐·殷堯藩·下第東歸作
- 三日薰爐沈蕙綠,一星春火并榆紅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答友人清明雨思
- 戍壁風煙閒尉候,客亭燈火混漁樵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登高晚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