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在第1個字的詩句
火在第一個字的詩句
- 火里蓮生,山頭焰滅,端的緣相遇。 -- 出自元·譚處端·酹江月
- 火滅煙消財色離。 -- 出自元·譚處端·瑞鷓鴣·修行休覓虎龍兒
- 火滅煙消成大藥,境忘心盡見菩提。 -- 出自元·譚處端·瑞鷓鴣·本來真性是玄機
- 火滅煙消,靈腑自吐黃芽。 -- 出自元·譚處端·神光燦 贈趙先生
- 火榴開罷芰荷秋。 -- 出自元·劉秉忠·鷓鴣天·柳映清溪漾玉流
- 火光照耀天地赤,支骸撐柱隨燅煆鴻勛垂成事或變,志士扼腕徒咨嗟。 -- 出自明·宋濂·次劉經歷韻
- 火候知應熟,鹵漿配欲勻。 -- 出自清·乾隆·詠煎鹽者
- 火正緝熙。 -- 出自魏晉·陸云·征西大將軍京陵王公會射堂皇太子見命作此詩
- 火里蓮花水上開,亂紅深綠共徘徊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河燈
- 火輪亭午時,田頭捩飛練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水車
- 火來秉節正如山,茀喪何心在世間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詠史上·宋共姬齊孝公夫人
- 火云影裡一葉落,玉鑒光中便見秋。 -- 出自宋·釋普度·偈頌一百二十三首
- 火焰為三世諸佛說法,三世諸佛立地聽。 -- 出自宋·釋惟一·偈頌一百三十六首
- 火候混成如白屑,水中凝結是黃金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逍遙詠
- 火輪窮曠劫,初度起秋毫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贈五行家涂舜舉
- 火云蒸雨無逃處,乞與行人數畝陰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道邊松
- 火乘云氣不為崇,風挾水聲來解紛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前仁和鄭大夫載酒攜文過我妙山逆旅中
- 火氣之余金氣乘,嶺南寒暑獨無憑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五羊中秋熱未艾
- 火樹當筵出,燈屏繞席斜。 -- 出自明·吳兆·癸卯元夕曹能始席上詠夾紗燈屏得花字
- 火照潭心影,經傳洞腹聲。 -- 出自明·吳兆·師子巖
- 火熙土王,爰舉時祀。 -- 出自隋·佚名·紹興祀岳鎮海瀆四十三首
- 火遵其令,無物不長。 -- 出自隋·佚名·紹興祀大火十二首
- 火性炎上,亦生于無。 -- 出自隋·佚名·出火祀大辰十二首
- 火出于辰,興星俱伸。 -- 出自隋·佚名·出火祀大辰十二首
- 火林霰雪,陽泉凝冱。 -- 出自隋··郊廟歌辭·五郊樂章·肅和
- 火傳陽燧,水溉陰精。 -- 出自隋··郊廟歌辭·享太廟樂章·雍和二章
- 火炎上,水靈長。 -- 出自隋··郊廟歌辭·漢宗廟樂舞辭·靈長舞
- 火寒移坐密,燭盡得詩遲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草堂夜集
- 火德孝嚴嗟掠虛,祝融江面怒心余。 -- 出自宋·晁說之·和許嵩老江上舟災
- 火云蒸毒霧,陽雨濯陰霓。 -- 出自唐·沈佺期·赦到不得歸題江上石
- 火德中天,客星一夕,草草聊同宿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念奴嬌·禁中張宴
- 火傘朱旗總叱開,新涼稍自白蘋回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喜雨口號九首呈潘侯
- 火候足時丹始熟,國工琢了玉尤溫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用石塘二林韻
- 火床功甚小,酒榼力何輕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寒食
- 火鈴未降真君宅,金鈕曾盟太帝家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楊山人歸綿竹
- 火從龍闕起,淚向馬嵬垂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讀玄宗幸蜀記
- 火云不入長松徑,露茗何須白玉杯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陪馮使君游六首·迎仙閣
- 火燒六個賊,風吹黑云雨。 -- 出自唐·寒山·詩三百三首
- 火帝動爐銷劍戟,風師吹雨洗乾坤。 -- 出自唐·韓偓·八月六日作四首
- 火天無處買清風,悶發時來入梵宮。 -- 出自唐·施肩吾·夏日題方師院
- 火急求懺悔,從今輒莫迷。 -- 出自唐·拾得·詩
- 火林散雪,陽泉凝冱。 -- 出自唐·魏征·五郊樂章·肅和
- 火力不能銷地力,亂前黃菊眼前開。 -- 出自唐·鄭谷·初還京師寓止府署偶題屋壁
- 火田租賦薄,監井歲時豐。 -- 出自宋·韓縝·句
- 火云散盡奇峰勢。 -- 出自宋·黃裳·漁家傲·汗漫金華寒委地
- 火云烘赫臨中伏,青鎖深嚴直右曹。 -- 出自宋·楊億·中伏日省中當直
- 火齊驪龍脫,江綃玉露團。 -- 出自宋·張舜民·食楊梅荔枝思去年
- 火炎曾是及池魚,世變安能顧妻子。 -- 出自宋·張舜民·五王廟
- 火裹槍旗俱發妙,胸中梨棗不妨春。 -- 出自宋·葛立方·次韻陳元述見寄謝茶
- 火迫歸歟親在視,定教枯卉再婆娑。 -- 出自宋·葛立方·江陰新阡松柏為大浸所壞累夕見於夢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