濯在第9個(gè)字的詩句
濯在第九個(gè)字的詩句
- 瀲滟三危霧,氤氳百濯香。 -- 出自宋·陳克·南歌子·勝日萱庭小
- 杯行處,香參鼻觀,百濯未為賢。 -- 出自宋·葛立方·滿庭芳·臘雪方凝
- 雷聲翻海電光紅,濯濯薔薇一夜空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喜雨
- 濃如煙草淡如金,濯濯姿容裊裊陰。 -- 出自明·楊基·新柳
- 亂世難逸跡,乘流擬濯纓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湘中感懷
- 御獵思投釣,漁歌好濯纓。 -- 出自唐·呂牧·涇渭揚(yáng)清濁
- 未幾會(huì)京國,君羽正濯濯。 -- 出自宋·強(qiáng)至·走筆成一篇答徐君先輩見寄
- 六幕一汛掃,病骨如濯清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答余司理
- 劇談終日坐生風(fēng),洗濯煩襟一何快。 -- 出自宋·吳芾·復(fù)次韻
- 寒熱一朝作,水火互濯熯。 -- 出自宋·王之望·病后戲贈(zèng)同官蔣子權(quán)
- 暇日宜呼客,平時(shí)好濯纓。 -- 出自宋·姜特立·湖光為劉慶遠(yuǎn)作也
- 漢水思遺佩,滄浪想濯纓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飛泉漱鳴玉詩
- 上不過飲食,下亦止濯洗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適齋示池水大篇效元白體相答
- 我車昔載脂,柳色初濯濯。 -- 出自宋·楊冠卿·感事
- 豈比世上兒,風(fēng)姿矜濯濯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寄答潘文叔并屬恭叔五首
- 陰伏陽乃升,此物方濯濯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十一月二十三夜通夕不寐為賦梅詩且懷斯遠(yuǎn)成
- 索衣亂襦袴,取酒忘濯盥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晨起觀雪
- 我鬢蕭蕭白,庭柯濯濯新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示嚴(yán)君
- 子先發(fā)曹掾,仁義躬濯磨。 -- 出自宋·葉適·題賈儼不忘室
- 只今歸去,滄浪深處濯吾纓。 -- 出自宋·徐沖淵·水調(diào)歌頭·窮達(dá)付天命
- 有泉出其間,泠然堪濯纓。 -- 出自宋·鄭清之·送黃伯厚入廣
- 水山非月期,月豈待濯洗。 -- 出自宋·程公許·代上夔帥丁文伯
- 滔滔江漢流波漫,濯濯芝蘭奕葉芳。 -- 出自宋·程公許·代壽李參預(yù)雁湖先生五十韻
- 云津橋下潺湲急,僧濯袈裟客濯纓。 -- 出自宋·仇遠(yuǎn)·何山
- 一吹吹作終南皺,濯濯春陽染曾透。 -- 出自宋·張埴·題鐘氏深秀樓
- 小葉風(fēng)吹長,繁花露濯鮮。 -- 出自唐·符子珪·芳樹
- 涓涓吹溜若時(shí)雨,濯濯佳蔬非用天。 -- 出自唐·張夫人·古意
- 溪上照奮淪,吾纓此濯塵。 -- 出自宋·宋庠·春渚
- 輕投暗路珠無脛,驟濯迷魂玉有漿。 -- 出自宋·宋庠·同年胡宿自江外寄遺詩筆雜文
- 向來思賢實(shí)微尚,夢(mèng)濯杜老百花潭。 -- 出自宋·敖陶孫·與太常丞丁晦甫
- 煙溪流碧浸炎空,滌濯袢蒸蒹葭風(fēng)。 -- 出自宋·趙汝鐩·漁父四時(shí)曲·夏
- 安得緒風(fēng)涼,涼風(fēng)吹濯發(fā)。 -- 出自·陳昂·暑夜與葛九惟善步信州浮橋
- 誅鋤險(xiǎn)異歸平坦,洗濯英華出草萊。 -- 出自宋·孔武仲·試院書事呈子駿明叔三篇
- 柳堤桃塢未怡融,浣濯新梢上淺紅。 -- 出自宋·孔武仲·折縣道中二首
- 信是滄浪好,中流試濯纓。 -- 出自明·張時(shí)徹·春日舟行四首
- 焉得孟能靜,滄浪共濯纓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七十翁五言十首
- 倦我國垂釣,知誰共濯纓。 -- 出自宋·高遁翁·市橋晚坐
- 塵埃褦襶子,執(zhí)何由濯。 -- 出自宋·黃彥平·樂府雜擬
- 池上有垂柳,煙籠濯濯枝。 -- 出自宋·蔣堂·和梅摯北池十詠
- 都門雪罷看楊柳,濯濯風(fēng)流已不群。 -- 出自宋·李處權(quán)·送徐漕
- 華狨毛垂金,豐豹文濯霧。 -- 出自宋·李復(fù)·翠碧
- 乞以臣骸骨,下從樊濯原。 -- 出自宋·林同·賢者之孝二百四十首·清河王慶
- 快飲可洗胸,所惜姑濯熱。 -- 出自宋·劉達(dá)·惠山泉
- 晚膾雜香茝,夜醺歌濯纓。 -- 出自宋·劉植·漁父
- 往歲比不登,場(chǎng)圃幾濯濯。 -- 出自宋·陸九淵·送勾熙載赴浙西鹽
- 溶溶泛日桃溪浪,濯濯拋風(fēng)柳岸春。 -- 出自宋·錢時(shí)·過九里灣二首
- 飄飄而出溪風(fēng)骨,濯濯而清月水紋。 -- 出自宋·釋慧暉·維摩大士不答文殊問如何是菩薩入不二法門頌
- 幽徑遙通寺,清流可濯縷。 -- 出自宋·釋文珦·春日野步
- 長笛吹明月夜,秋風(fēng)濯足太湖邊。 -- 出自宋·釋永頤·松陵答友人
- 閒閒霽雨之云,爛爛濯波之月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