源在第9個(gè)字的詩句
源在第九個(gè)字的詩句
- 欲挈瓶盂就茅屋,桃源圖上有僧無。 -- 出自宋·釋永頤·寄友
- 一點(diǎn)徹底兮叢林淵源,萬化夤緣兮葛藤枝蔓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
- 道吾當(dāng)年不肯道,漸源中路沒商量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與杲侍者
- 封境東連浴日池,川源近盬四方知。 -- 出自宋·蘇頌·公說再和并前十五篇輒復(fù)課六章用足前篇之闕
- 太原文章伯,師友淵源濬。 -- 出自宋·蘇頌·元佑癸酉秋九月蒙恩補(bǔ)郡維揚(yáng)十一月到治蒞事
- 嗟嗟此病去何瘳,淵源友尚顏軻儔。 -- 出自宋·蘇籀·退士一首
- 力臻門戶立,學(xué)務(wù)本源長。 -- 出自宋·孫應(yīng)時(shí)·悼趙提干
- 濂溪周堂長,正學(xué)有源派。 -- 出自宋·王遂·送三八弟歸九江
- 法海空門老伏波,婺源槐市病維摩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與長老夜話出故人俞宋護(hù)書予至山之日俞適至
- 邇英催晚講,分賜壑源茶。 -- 出自宋·衛(wèi)涇·皇帝合端午帖子
- 海岱明東方,黃河之源,江水之宗,昆侖雪山在其右,巍然天柱當(dāng)中居。 -- 出自宋·魏麟一·天游峰
- 時(shí)聞欸乃歌,恍入桃源路。 -- 出自宋·謝章·天柱
- 旱年人盡汲,汲盡復(fù)源源。 -- 出自宋·薛嵎·題山中井泉
- 澤畔怕逢漁父問,桃源已被世人知。 -- 出自宋·薛嵎·漁村晚照
- 勿謂短綆淺,海底淵源通。 -- 出自宋·俞汝尚·題蒙泉
- 溪谷幽深可避秦,桃源風(fēng)物畫難真。 -- 出自宋·喻良能·題石榴洞
- 摘山勝煮海,財(cái)貨所源流。 -- 出自宋·喻良能·次韻提舉五正言寒食游茶焙
- 前星輝采盛,少海慶源長。 -- 出自宋·喻良能·東呂生辰
- 飽吃番陽飯,細(xì)治星源民。 -- 出自宋·喻良能·星源縣齋書事
- 石磴松陰一化城,泉源疑透古瑤京。 -- 出自宋·張伯玉·同孝叔游玉泉
- 石室霜臺(tái)更奇絕,桃源從此不須論。 -- 出自宋·張大直·題慶云東洞
- 古木聳云尊梵宇,靈源疏滴潤農(nóng)阡。 -- 出自宋·張煒·再游玉泉觀金魚
- 中有如帶水,流出心源清。 -- 出自宋·張煒·虛谷
- 栗里未營三畝宅,桃源已過一年春。 -- 出自宋·趙汝回·峨眉山廨
- 萬里藏云境界寬,仙源江上起峰巒。 -- 出自宋·周惠·蕭巖
- 發(fā)山川兮秘藏,覽旴源兮一方,臺(tái)突兀兮樓棟翔。 -- 出自宋·朱汝賢·樓臺(tái)煙雨亭
- 醉眼眩青紅,欲問真源無路。 -- 出自·曹伯啟·如夢(mèng)令·榮悴本來何處
- 長白山高朔漠連,金源風(fēng)致故依然。 -- 出自明·儲(chǔ)巏·大房金源諸陵(二首)
- 鮒隅祥霧隱,豐沛瑞源澄。 -- 出自明·馮惟健·送少宗伯東渚楊公還朝
- 楪榆開鑿巂君國,桃源點(diǎn)綴秦人家。 -- 出自明·顧璘·張司徒所畫山國圖歌
- 江水東來歸渤海,河源西上接流沙。 -- 出自明·郭奎·答王克讓
- 渠匪廣濟(jì)名,閘有通源實(shí)。 -- 出自明·何允泓·徐武功有貞
- 高士偶來輕漢綬,桃源從此是通津。 -- 出自明·施漸·訪子裕戶郤漆塘新居
- 龍?zhí)督底浣馕鞲瑁?span id="ndspuwe" class="hong">源女兒學(xué)東語。 -- 出自明·孫蕡·送何都閫濟(jì)南省親至京還廣
- 誰謂孤峭中,忽有桃源事。 -- 出自明·陶望齡·游五泄六首(各有序)
- 烽煙嵐色斷,荊棘水源窮。 -- 出自明·王跂·遣懷
- 不是葛洪川畔路,李源休覓舊精魂。 -- 出自明·吳寬·五答李賓之
- 眼前生意日已廣,桃源雞犬同村墟。 -- 出自明·西白禪師·錦莊漁隱圖為醫(yī)士作
- 天臺(tái)山水至今存,桃源望斷空明月。 -- 出自明·徐庸·題劉阮天臺(tái)圖
- 日暮煙火迷,似向桃源宿。 -- 出自明·薛瑄·泊舟貽溪宿陽樓山下
- 凄涼今日事,豈異金源苦。 -- 出自明·葉子奇·楊褒忠公墓
- 漁郎得事無藏機(jī),桃源遂使人間知。 -- 出自明·葉子奇·桃花流水(龍泉十八景之二)
- 可憐武陵溪,本自仙源水。 -- 出自明·岳岱·武陵精舍六首
- 王母裁書報(bào)龍伯,仙源只好灌蟠桃。 -- 出自明·張?zhí)び蜗稍~(十七首)
- 杏樹壇邊漁父,桃花源里人家。 -- 出自唐·王維·田園樂七首(一作輞川六言,第六首一作皇甫
- 五行聚散歸一體,靈源不用苦煎烹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逍遙詠
“源”同音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