源在第9個字的詩句
源在第九個字的詩句
- 莫若致之為外事,心源可樂是昭回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金玉吟
- 六十六年無事日,心源方始似昭回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書事吟
- 混沌既鑿元氣痡,鴻源滔天堯曰吁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賈碩秀才得兩圭有邸
- 常道只斯為日用,真源返覆有誰知。 -- 出自宋·張伯端·七言四韻十六首
- 未放清光容易、到仙源。 -- 出自宋·趙長卿·虞美人·西風明月臨臺榭
- 柴門倘可閉,即與桃源近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戴帥初九日無憀以滿城風雨近重陽為韻七首袖
- 莫學武陵人,暫游桃源里。 -- 出自唐·裴迪·送崔九
- 十日身無一日寧,病源知向百憂生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病中
- 哀哉異教溺頹俗,淳源一去何時還。 -- 出自唐·劉叉·野哭
- 笑騎揮斥凌太空,窮源直到天河東。 -- 出自宋·劉過·觀三疊泉
- 逢人問姓字,知子有源流。 -- 出自宋·劉過·送楊伯子
- 布襪青鞋,休誤入、桃源深處。 -- 出自宋·張炎·三姝媚
- 記得相逢竹外,看詞源倒瀉,一雪塵纓。 -- 出自宋·張炎·瀟瀟雨/踏莎行
- 顛狂猿馬鎖空房,靈源一點常教住。 -- 出自元·譚處端·踏莎行·舍俗修行
- 休外他搜密妙,認靈源、蓮結丹紅。 -- 出自元·譚處端·神光燦
- 虎龍蟠繞,真秀結根源。 -- 出自元·譚處端·滿路花·上無三瓦舍
- 曉露未晞紅郁郁,仙源長在日遲遲。 -- 出自宋·白珽·題碧桃折枝
- 大學真儒恥小成,一源體用要流行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論語·君子不器
- 五行聚散歸一體,靈源不用苦煎烹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緣識
- 華胥國在吾宇,桃花源有別天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竹溪再和余亦再作
- 夢得因桃數左遷,長源為柳懺當權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病后訪梅九絕
- 文律不論先漢后,詩源遠自國風來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和北山一首
- 乃知焚籍相,亦自有源流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雜詠一百首·荀卿
- 仙路迷人應有術,桃源不必在深山。 -- 出自唐·李涉·贈長安小主人
- 森森壑源山,注注壑源溪。 -- 出自宋·徐璣·監造御茶有所爭執
- 九月南征九月回,清源黃菊趁時開。 -- 出自明·邊貢·迎鑾曲(十首)
- 田三和氣溢,竇十慶源開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方氏棣華桂叢亭各一首
- 盡道瑤池瓊樹新,仙源尋到不逢人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嘉禾郡偶書
- 毫末用功成一水,水源山脈固難尋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陸山人畫水
- 便擬乘槎應去得,仙源直恐接星東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路入剡中作
- 柳陌乍隨州勢轉,花源忽傍竹陰開。 -- 出自唐·郎士元·春宴王補闕城東別業
- 曾認壺中舊春色,桃源重到路猶迷。 -- 出自宋·楊億·別賦賞花一首
- 吏案總教如雁雁,靈源我且似鷗閒。 -- 出自宋·張舜民·灑然堂
- 未應柳源近,終作桃源隔。 -- 出自宋·劉子翚·次友石臺詩韻
- 君看菊花潭,事見桃源詩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次韻因上人晚菊簡魏定父
- 物態漫勞私曖曖,靈源當信匪今今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和吳子美香林湯韻
- 天上賜金奩,不減壑源三月。 -- 出自金·蔡松年·好事近 附見中州樂府元德明詞內
- 方聞出谷鐘,未返沿源騎。 -- 出自明·林鴻·同王六入西山尋白云僧
- 直疑路不遠,便與桃源通。 -- 出自明·楊基·湘竹有題
- 剩水殘山字句饒,剡源仁近共推敲。 -- 出自清·黃宗羲·周公謹硯
- 物像自隨塵外滅,真源長向性中看。 -- 出自唐·楊衡·贈廬山道士
- 方馳桂林譽,未暇桃源美。 -- 出自唐·蕭穎士·蒙山作
- 桐柏山中草木靈,淮源潏潏繞山鳴。 -- 出自宋·鄭獬·淮上
- 邦家經費足,山海利源開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上運使工部
- 學士聲先壓并游,詞源浩蕩浸昆丘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送記注楊學士被詔赴闕
- 臺星看比比,淮水正源源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寄獻王中丞
- 詩力健能支倒岳,詞源涌可截奔江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依韻和公濟寄仲靈禪老
- 幼海光浮天序永,珠源袞袞日朝宗。 -- 出自宋·崔敦禮·東宮壽章
- 只恐水流云不見,桃源歸路卻無蹤。 -- 出自宋·崔敦禮·密云亭
- 未解州符累已輕,辭源滿意酒邊傾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再次韻送張守